假如韩信、项羽和刘邦在地府相遇,他们会发生什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韩信、项羽和刘邦都是历史上非常知名的人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三人的关系成为了后世人们探讨的焦点。首先来说,韩信最开始的时候在项羽的门下,但是韩信没有得到重用,因此韩信在萧何的引荐之下加入了刘邦的阵营,由此韩信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刘邦是秦末时期的起义军之一,历史上有刘邦斩白蛇起义的记载。刘邦与项羽发生了楚汉之争,最终的结果就是刘邦胜出建立了汉朝,刘邦之所以能够胜出,韩信是不可缺少的功臣。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的结局并不好,他被萧何与吕后设计杀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如今看来,韩信被萧何和吕后害死,肯定是在刘邦的授意之下,否则皇后和大臣敢害死一个开国功臣?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最终的赢家自然是刘邦。人们不禁感叹,假如当时的韩信拥兵自立,这就会让刘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假如韩信、项羽和刘邦在地府相遇,三人会发生什么呢?一些穿越小说做过很多假设,只不过小说不是描写韩信、项羽和刘邦三人的,在明朝时期,戏曲家冯梦龙就曾经为韩信、项羽和刘邦三人在地府相遇做了描写。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就写过三人的故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就讲述了韩信、项羽和刘邦三人的故事。将文章的内容翻译为白话文就是,汉朝时,有一个叫做司马貌的年轻人,闯祸了。人一喝多了就会坏事,司马貌喝多了,于是就写了一首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首诗叫做《怨词》,这名字一听就不是什么正能量的诗。诗的内容就是假如我做了阎王爷,事事皆更正。司马貌的这首诗震惊了玉皇大帝,这样的小人物的一首诗连玉皇大帝都注意到了。玉皇大帝一看司马貌,觉得此人是个祸害。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于是玉皇大帝下令想要杀死司马貌,这时候太白金星出现了。太白金星让司马貌重新审判刘邦杀死韩信的冤案。司马貌有模有样地坐正,第一个上来告状的是韩信。韩信跪下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到:“我为汉高祖做牛做马,打下了江山,可是汉高祖做了皇帝就六亲不认。”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六亲不认的刘邦授意吕后和萧何杀死韩信。司马貌说:“你是个大将军,没有人帮你吗?”韩信说:“我的谋士蒯通逃跑了,谁还帮我。”司马貌把蒯通叫上来,问他为什么半途逃走。蒯通解释了一个说:“韩信不听我的,这能怪我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紧接着,韩信说到:“我在之前算过一卦,算命先生许负说我能活七十二岁,我就觉得在汉朝能活下去,哪知道三十二岁就死了”之所以许负没有算准,是因为韩信的杀伐过重,导致了阳寿的减短。最后韩信不服地说道:“当初萧何推荐了我,我也不能原谅他。”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萧何想了想说:“我也不想啊,当时是吕后想要弄死韩信。”这个时候,彭越突然闯进来,也来告状。彭越说,吕皇后数次想和自己私通,可是自己不从,于是吕皇后就把我杀了。到这里,小说就有点八卦的意思了。英布也进来愤愤不平,汉家江山如果没有我与韩信,彭越,就凭他刘邦能打的下来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个时候,刘邦被迫出现了,此时的他根本无话可说。韩信问道,萧何怎么处置,司马貌说,萧何与你有恩,却又有负与你,转世为杨修吧,聪明盖世,悟性绝人,但因你识破曹操之事所被杀,偿还你前世杀韩信之仇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样的判决出现后,众人无不服从。把蒯通转世为诸葛亮,辅佐刘备,又对许复说,你算韩信有七十二岁,却真实只有三十二岁,那就投胎为庞统,其后就是把樊哙托生为张飞,项羽不改名,托生为关羽,纪信托生为常山赵子龙。
接着又把吴国各将托生,项伯,雍齿则为颜良文丑,以报背叛项羽之仇,其余大小将兵,皆化为三国战马,以偿还前世杀戮的罪孽。玉皇大帝知道这样的判决后,惊叹于此人的绝世才智,于是和阎王说,司马貌后世可为君主,就叫他托生吧,姓不改变,仍叫司马,单字一个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