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替代设计师出图,画图匠的凛冬将至?我觉得不太可能!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图源:36氪  
今天设计圈里最火的新闻莫过于由36氪发布的《首套机器人设计施工图通过官方审查,TransBIM加速数字建筑变革》。
文章大致讲了有一家公司开发了TransBIM这个软件,通过这个软件,可以一键生成施工图,实现用机器人AI替代设计师的双手。
而且,西安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用这个软件生成的建筑施工图获得了主管部门颁发的审查合格证。
这也意味着喊了数年的AI建筑设计,终于有人完成了施工图人工智能设计的应用落地。
虽然文章提出的观点是AI解放设计师的双手,但评论齐刷刷的都是设计师终于卷到了集体失业的那一天,那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关于文章真实性。
常年混迹知乎的我,养成了个好习惯,先问是不是,再问会不会。
为此,我特地查询了文章中提到的两家公司的官网:天华建筑设计公司和第三维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天华并没有发布相关消息,第三维度倒是援引了36氪的文章。
而第三维度,早在去年年底就与天华有接触。

从时间轴和文章配图上看,应该是确有其事,但可惜36氪的文章对于具体的建筑项目和图纸均没有提及,TransBIM软件在施工图设计中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无法用第三方信息验证。
姑且就按36氪文章所述:
TransBIM的客户为各大设计院。第一步,设计师在TransBIM平台上导入CAD方案图和输入设计参数,TransBIM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上传的参数进行分析判断,生成BIM;第二步,AI自动完成碰撞分析、模型检查、结构分析、机电分析;第三步,一键生成施工图,用3~7天便可以交付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暖通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全套图纸。
除去方案设计和AI计算步骤,只需一键即可生成所有专业的的全套施工图纸。
我的直觉是不信的......
其次,AI会不会替代设计师。
因为不相信建筑设计师们这么快就会被AI替代,我又认真逛了下第三维度的官网,从官网对其产品的介绍上来看,设计师们似乎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并不像36氪文章中提到的那样神奇,TransBIM的功能描述更接近一款AI辅助设计软件,其主要功能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快:AI智能分析处理,精准快速转化图纸。
姑且理解为由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转化以及二维CAD图纸到三维BIM图纸的转化,按照产品描述,出图只需3天,且随时可修改参数。
准:设计成果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无差错、零强条、经济合理。
这一点更接近辅助设计,因为没有前期的方案设计,靠着机器人去判断边界条件和经济性,我觉得不现实。
多:多专业协作,多维度优化、多成果展示。
也是辅助设计范畴,按照软件功能描述,建筑、电气、暖通、结构和给排水五个专业可在软件上协同工作,36氪文章中也有提及:
TransBIM能深度交互和高度协同,通过五大专业间的20种交互,以及专业内部的37种交互,杜绝了错、漏、碰、缺的问题,从而实现专业之间的数据统一。
省: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全面大幅度降低。

如上图所示,重点在于每个专业“一人操作”,虽然人效提升了5倍(大概意思是每个专业都可以看到其他4个专业的活),但终究离不开专业设计师。
综上,诸位担心失业的,可以放宽心,所谓的一键生成图纸,更多的是将设计师从繁杂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而非替代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
类似规范性和技术性的工作(施工图),因为易于量化,利用AI替代这部分工作不难,但依赖于主观判断的感性设计和艺术创造,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给第三维度提个建议:
作为首个完成了施工图人工智能设计的公司,能不能把网页做的认真点,从官网的敷衍程度来看,很难相信这是家靠谱的AI公司。
-完-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往期推荐
为什么设计院现在是破鼓万人捶之势?
劝退设计院的都是什么学历和单位?
离开设计院的人都去了哪?
在设计院考屌丝三证有用么?
在设计院走技术路线是否有前途?
为什么家里人劝我去设计院,不让我去甲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