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非本科8年出任副院长,看当下设计院的生态圈~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别人8年副院长,你8年啥也不是!
今早,群里分享了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某双非本科毕业生进入设计院后,通过8年自以为是的努力,成为了某设计院的副院长。
按从业年限来算,本科8年,这位副院长,高工都不是。
虽然文章想要表达远离焦虑,踏实工作,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我是VIP,我不羡慕别人考公考编,我在设计院看着牛马为我造罗马。
看完后,群友们不禁感慨:这就是设计院里的周公子啊......
类似的,知乎有个很火的问题:
我努力学习考上211,在一线城市年入15万,回到三线老家后却得知三本都没考上的初中同学在家人的安排下进了垄断国企,收入也是15万,该如何调整心态?
高赞回答充分发扬了阿Q精神: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拉平了对方三代人的积累,偷着乐吧。
如果我是当事人,我想自己大概率是能接受的,毕竟和初中同学离得远,眼不见心不烦。
但若身处在同一个单位,遇上类似的关系户,又该如何自处呢?
举几个我见过的真实例子:
某综甲院,普通人的门槛是双211以上硕士,关系户的门槛艺术学院本科。
职能部门,普通人脏活累活全包,关系户一个月没上过几天班。
生产部门,普通人是工程师、项目经理、KTV经理、专职司机、专利申请师、论文写作家,关系户是吉祥物&财神。
这样的环境中,一年两年也许感觉不到什么,五年十年后,当你付出成倍努力只换取一个小组长职务时,关系户已经出任副院长了。
十年后的某天,在会议上,你听着关系户拿自己举例侃侃而谈,鼓励新人们向他看齐,踏实工作,终有回报。
你的心中会是什么滋味?会议终了,说不定还会被副院长来一句:小X,把会议室收拾下!你干还是不干?
最后,补充一下当下设计院里的生态圈:
第一档,政府要员家属
主要集中在职能部门,平时见不到人,最为神秘的存在,一般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底细,甚至普通生产部门员工从未见过真人。
第二档,地方官员子侄
摸鱼混日子的居多,积极上进的少数,极少数会活跃在生产一线,是院里到点就提的大宝贝。
第三档,甲方业主晚辈
对设计院业务助力巨大,经济效益远大于所谓的设计院画图骨干,是设计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四档,设计院领导晚辈
有能力点的,设计院领导都不会往自己院里塞,塞进来的基本就是平稳过渡,安心养老。
第五档,普通员工
设计院的最大生产力,大部分人都爱看我的文章并点赞。
-完-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