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图源:云南腾冲旧城改造
今天汇编下最近一个月(7.20-8.19)大家伙儿的真知灼见,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将昵称隐去:
《某些设计院领导们,请挺起你们的脊梁》
发点零碎消息,给新入行的提个醒。
1.某准方中北京分公司,有过一杜姓领导,建筑专业,原来是带方案团队的,施工图零经验,却带了北京分公司第一批施工图团队,技术不行但是爱瞎指挥,总跟真正懂技术的领导较劲。团队跟着通宵加班已是家常便饭,即便如此,项目还是屡次翻车,不出所料成功把团队带得稀烂,配不上接近七位数的年薪,后来溜了,去某子云图当领导,成了经典笑话。
2.同某准方中北京分公司,一于姓领导,暖通专业,说好听点是北京院出身(说难听点就是太菜被人家踢走的),属于高分贝低水平型,规范倒背如流声音洪亮,业务东施效颦贻笑大方,却凭一己之力掌管机电三个专业。有功,自己独揽,有过,下属全责。但声音确实洪亮,听他学大师说话的时候,千万要憋住笑。去处不详,也成了经典笑话。
新入行的北漂,当然优先选择国企,如果最终还是进了民企,又遇到了这两位中的任何一位,一定要躲着走。我以上的描述已做了足够多的美化,信我。
笑死了,一个私企中下层领导真把自己当官了。送他一句话:昔日贵为家犬,他朝沦作弃臣。
注:这篇文章应爆料者要求,在发布12小后删除,原文曝光了某设计院领导要求员工下班陪业主吃饭,并将自行离开的员工pua为没有家教。
《去设计院做BIM靠谱吗?》
BIM这玩意还是太虚了,我们这边智慧化部门都是要么按产品经理培养,要么是开发加产品,BIM建模这种磨时间的东西通通外包,纯靠BIM建模真的没啥前途,而且我们内部讨论的矛盾也是一样,就是这玩意并不能提高效率,所有的BIM还是靠吹出来的,只是说吹的人比较强,让人认为有前景而已。
《设计院总建筑师亲自下场挽尊:如果大学有一个最好的专业,那就是建筑学!》
真有意思,建筑学就是最好找工作的专业,人家说的有什么错?我孩子就上了建筑学,未来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建筑师,你们这种人啊,自己不努力,天天在网上吵吵,要多反思自己!
《国企设计院值得熬下去么?》
我现在就在现场,因为上海疫情已经四个月没回去了。其实我觉得还好吧,幸亏不在上海,而且驻场每天还有两百补贴。
作为新人的话,还是应该去项目现场,因为我刚开始来的时候,坐在电脑前真的不懂现场啥样子。个人感觉吧。
《深度好文!设计院骨干是如何看待取消施工图图审制度的?》
人口红利叠加工程师红利都是对应国家的,我们这辈工程师都给占上了,自己卷自己,还能过得舒服么?
敢为设计师发声,且有理有据有节!!!
《设计院迷惑行为大赏》
这个我可有太多要说的了,简直想把我们单位的勤俭办企业红头文件发给你看看!包括打印必须双面,否则被发现无故单面打要通报批评;下班要关电脑,不然通报批评;报销流程复杂了一倍,票据稍有不慎就没法报销了,人数对不上不能报,总数超额了不能报、甚至没达到也不能报,出差前oa没走完流程也有可能被卡。每月打到饭卡的钱忽然少了40块,说是要扣税!!
我们还有每年的奖金年底发70%,剩下的视收款进度再发,前年的是去年10月发的,去年剩下奖金遥遥无期!
迷惑行为还有:1离职要收培养费。2年终奖要设计师找发票抵税,找不到扣20%个税。
公众号没有底部留言功能和各位读者的互动就少了许多,以后每月20日会汇总下大家在我后台的留言,当然我也是可以偷懒一天不写文。
各位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点击下方卡片给我留言,也可以在文中快捷私信,我一个人的想法终究是狭隘了,大家各抒己见哈!
-完-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