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设计院到底有什么魔力,让长辈们如此着迷?
图|新天鹅堡
虽然现在网上劝退设计院的声音是主流,但想从设计院离职这事到了父母那儿总是说不通。
就像长辈们总劝孩子去设计院别去甲方那样,不甘心在设计院做牛马的我们到了父母眼中却成了不努力、不上进的代表。
结合他们成长的年代,换位思考,我大致将长辈们的思路讲一讲,可能和大家的原本以为的想法会完全不同。
首先,要明确一点,长辈觉得你不努力,并不是真的就以为设计院是啥神仙单位,而是他们也无能为力!
父母成长的年代,经济条件没那么好,亲戚、朋友间的联系比现在紧密的多,比较常见的就是村子里一个人带着一帮人出去发家致富。
但凡哪家亲戚孩子出息了,别管关系有多远,必然都很好意思麻烦他给提携提携(比如电视剧《父母爱情》中的江德福)。
那个时候是人情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很常见,父母成长于那个年代,必然也信奉着托关系走后门一类的野路子。
当然,走后门现在也会有,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完善,走关系逐渐成了既得利益者的特权,而那些并不是很熟的朋友(亲戚),谁理你啊。
对于既得利益者而言,人情世故,只是权力变现的一种途径而已。
因此,对于自己混得并不是那么好的长辈而言,他们内心相信着走动走动关系一定能把晚辈的一生安排好,但现实又让他们无力,想改变晚辈在设计院当牛做马的现状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社交圈的能力范畴。
所以,怎么办呢?只能借口说你不努力,那谁谁谁在10年前托关系进去的,早就几套房了,你怎么连个首付都凑不齐。
看上去是怒其不争,实则是避实就虚,他们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下意识得会将你对工作的抱怨,当做是换工作的请求,因为他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就是如此!
只是他们没办法通过找关系,让你获得更为轻松惬意的工作,又见不得你彻底躺平,只好色厉内荏得训斥你不努力。
当然,也有极少一部分长辈,自己吃尽了大基建时代的红利,已经获得的权力地位和固有的思维让他无法跟上时代,不愿认清设计行业下行的现实。
最典型的就是前几天爆火文章《如果大学有一个最好的专业,那就是建筑学》的作者陈海津总建筑师。
他们成长的年代就好比是过去十来年的互联网,那个时候赚钱真容易,百万富翁好像只要努努力就能够得到,自己能有今天的社会地位都是靠着年轻时在设计院的努力换来的。
在他们的认知里,设计院就是最好的工作,在设计院中过得不好,只能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因为如果认可了你的观点,就好比是否定了自己的一生。
有几个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靠的是运气而非个人能力呢?尤其是那些在家中声望很高,自身也身居高位的长辈。
因此,当你想要离开设计院时,如果家中长辈并不理解,也不用苦恼,更不要去为难他们,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完-
点赞、关注、转发,传递设计院真实现状!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图审,了解最新图审制度改革;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