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设计院后,我成了个废物?!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停更了2天,因为干了一件很蠢的事:坐高铁回杭州时,把背包落在了行李架上,两手空空就下了车,直到过地铁安检时,才想起自己包不见了。
这要是搁在设计院时,绝不可能发生,笔记本就是工程师用来恰饭的碗,得随时准备着拿出来改图,选址,写报告。没想到离开设计院一年多,出趟门都能把随身物品给丢了。
虽然我一直吐槽设计院不尊重人才,不值得大多数人去设计院蹉跎自己的青春,但也不得不承认,在设计院工作,确实对某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很有效。
举几个例子吧:
1、超长待机能力
去年12月,杭州疫情,我们大概连续上班了5周左右,支援社区。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没有到让人吃不消的地步。
某个周末,一同事找我抱怨说,已经一个月没休息了,再干下去人要不好了,当时的我就呵呵一笑,深藏功与名。
设计院出来的我,只要不是连续干活几年不休息,都能接受。
不过过年没法回家这事,在设计院从未经历过,所以设计院也是有好的一面的嘛。
2、野外生存能力
有一次培训,记得是去探访山村,建设美丽新农村一类的课题,需要爬山,一组十几个,有走几步就需要休息的,有脸色煞白要中暑的,有怕高不敢走的,还有我这样一路带头冲锋的。
习惯了外业,爬多了野山,这种有人走过的山路,走起来不要太轻松。
3、软件学习能力
在设计院时,因为经费问题,很多软件用的都是盗版或者教育版,到处薅一些免费软件,操作教程,自己上手学,都是常有的事儿。
现在,全都正规国产软件,除了WPS,几乎没有其他需要用到的软件,最近连WPS版的WORD怎么调整图片嵌入格式都快要不会了。
4、环境适应能力
以前出差,短途的还好,半年以上的那种,就得快速适应当地的人文环境,基本待个几个月,在接待领导时,就能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说个七七八八,你不但是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领导的半个导游。
现在,几个月出一次差,很少超过三天,绝不会出现在荒郊野岭,大部分都是一线城市,这次就是因为习惯了出门啥都不带,包给落高铁上了。
5、沟通交流能力
现在做项目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最基础的就是你得服务好业主,把业主的需求伺候得明明白白;其次你还得对接好政府,带着业主去跑政府时可以把项目特色,政府要求,限制性条件,社会经济效益等等说得一清二楚;最后,也是最难的,做EPC还得处理好项目所在地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谁家迁坟,谁家征地,都得搞得下来。
可能是因为以前实在说太多,现在见谁都懒得搭话,不熟悉的人面前,整个一自闭症形象。
以上,虽然带有一定吐槽性质,但客观来讲设计院确实很锻炼人,撇开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外,对个人能力的提高还是挺显著的,有头铁想要进设计院历练下的,欢迎后台联系我,有综甲院职位推荐呦。
觉得文章不错,可以点个赞和在看,多多转发,戳下方卡片可以直接关注我,感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