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本文为独家授权转载文章
本人情况:人在北京,211本硕土木 ,东家是综甲院,刚上岸,办离职手续中。
(一)我在设计院的工作状态
刚入职时主要任务是学习,就是照着以前的老图画,学习一些规范,任务比较少,基本不用怎么加班,实习期半年还发了几万的年终,并给了落户名额,内心还有一丝窃喜,只能说当时还是太年轻了。
一个项目通常从前期的方案设计、投标到后期配合,周期差不多得好几年,所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会有之前项目的施工配合、现在项目的设计,新项目的方案设计等工作同时发生的情况,加上一些设计上的反复,工作只会越干越多......
所以到了今天,在离职的前夕,我手里竟然有七个项目在同时进行,每个都在催,每个都说很急......而就算24小时干活,我也很难在deadline之前把每个项目干完,所以只能在图纸质量上做妥协,应付了事。
(二)设计行业窘境
设计作为技术服务行业,在大基建时代确实享受到了政策红利,设计人员有着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但这几年市场开始极度内卷,竞争加剧,收费比率逐年降低,收费周期越拉越长,服务态度堪比跪舔,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一言难尽。
院里为了自身的发展和保障仅剩不多的利润,只能多接项目,基层设计人员工作强度越来越大,收入不增反降。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设计院的内部管理却依旧停留在几十年前。
据我了解目前多数设计院仍然以专业划分科室,设计收费也是以科室为单位,科室一年的收费,决定了这一年科室人员的收入情况,但由于专业不同,项目不同,一个设计院里各个科室收费天差地别,加之国企普遍存在的论资排辈问题,年轻人在收入分配上毫无话语权,只能给多少是多少,多劳多得是痴心妄想,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三)个人发展空间
设计院生产部门领导岗位极少,转去职能部门只能靠投胎技术,教高由于名额限制,一般只有专业总工才能竞聘,所以绝大多数人只能默默画图,高工就是职业天花板。
也就是说你四五十岁时如果没到领导岗位,仍旧要画图,不管你考了几个注册,只不过就是说画图任务稍微少点,多一些校核审核,仅此而已,但仍旧摆脱不了画图的命。
如果你天资聪颖,能跟任何人谈笑风生,混个十年左右,也许有机会混个室主任或者项目负责人,但就算当了室主任或者项目负责人也不容易。你的工作重心从画图变为了市场开发(拉活),整个科室的人养家糊口都得指望你,所有项目的进度配合也需要你,没有背景当上领导过得反而更艰辛。
(四)收入
如前文所述,不同专业科室的收入天差地别,多的一年大几十万,少的十多万,甚至倒欠公司,总之主专业稍微好点,附属专业就算了。
收入也并不稳定,完全看天吃饭,以目前国内经济情况,未来大概率会更糟糕,除非有什么重大技术变革或者行业变革。
而且设计院加班成风,基本无节假日休息日概念,每天晚上十点工作群里还在不停的响,只能说性价比极低。
(五)设计院的优点。
其一,同事基本都是硕士,前些年的老同志里面,甚至不乏TOP2高校的,整体从业人员素质偏高,如果你不是什么领导、项目负责人之类,也不会牵扯到利益之争,工作相对单纯。
其二,不用像施工单位那样风吹日晒,好歹有个工位。
总之,对于年轻人来讲,尽量还是找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吧,为了挣钱来设计院并不值得,因为无钱可挣,或者性价比极低。
长城很伟大,但又有谁知道是谁设计的,是谁修建的呢?
(六)正式离职后感言
离职前在无数个夜晚想了很多的离职感言,但在离职的时候朋友圈只发了一句再会。
这几年的设计生涯除了在本身专业这块极其狭小的领域外,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提升,包括组织能力,言语能力,社会关系等,甚至有所下滑。
看到自己在其他行业的同学一个个走上领导岗位,而自己还是个小小的画图机器,不胜唏嘘。想入行的学弟学妹们,还是要深思,想入行不是不行,除非真的热爱设计,否则极大概率会后悔。
简单总结下这个行业缺点:
1.加班很严重,一年几乎不可能正常下班。
2.工作压力大,人的心态包括身体状态会很差,难得的休息时间也根本不想出去,同学聚会也不想参加。(这点我也是感同身受)
3.社会地位低,不能积累人脉和社会关系,上升空间几乎没有。
4.低底薪加年底奖金模式,将风险转嫁给员工,且发多少领导说了算,薪酬很不透明。
5.所谓大院也不过是小作坊模式的生产,很落后。
6.工资性价比很低。
对于我来说离职最大原因就是就是第三点,待了近五年,看不到任何未来,先说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PS:大家可以后台发送“加群”,一起来唠嗑!
-完-
点赞、转发、关注,传递设计行业的真实现状!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图审,了解最新图审制度改革;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