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编辑|还是叫XX吧
图源|网络
昨天和老同事闲聊,他现在有项目基本都是做设总,但因为手头的活没人能替代,自己专业还是自己上。
其他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统筹各个专业,协调对接业主,和施工单位扯皮,按时去工地/现场接受批评教育,各种开不完的协调会......每天折腾得身心俱疲。
还好手底下的年轻人都比较负责,对内的活干得还算顺畅。就怕遇到一些个老油条主设人,活干不好不说,还得天天求着他出图。
说好听点是设计总工程师,实际就是个项目专职保姆,啥事都得自己沟通,行政权利一点没有,约束底下人,全靠嘴皮子。
至于分配产值?早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你敢打破下试试?老油条能天天堵你桌。
吐槽了许多,总结就是:
真正干活的人,不但在业主面前得不到尊重,在自己院里也是上下受气,钱多不了几万,活却是成倍的增加,整天加班都觉得对不起自家老婆。
而这些所谓的工作和付出,除了多拿那几万以外,换不来任何职场上的回报。提分院副院长?做梦!
设总不是行政职务,项目结束了,设总也就没了,院里永远不会有行政职务给到自己,职业生涯的尽头就是挂着没有任何领导序列的经理(组长)头衔拿到主任工,安心等退休。
可这种糟心的工作状态,真的能坚持到退休吗?
以上情况,是大多数设计院“骨干”面临的尴尬处境,也是我认为设计院管理体系中最大的弊病——生产部门没有一个明确的上升通道!
对于进入设计院的应届生而言,初衷大多是想成为某个领域,某个专业的技术专家,可以站着体面得把钱挣了。
可等你工作干了多年,积累了所谓的工程经验(技术)后,却发现自己的职业天花板也到头了,越是能干,你就干得越多,但干得越多,你得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为什么?
因为设计院的技术早已不再独占,你面前那一摞摞厚厚的规范,就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技术),几乎没有项目需要你推陈出新,你只要将规范熟练得复现出来就行。
这也就导致了画图不会让你成为稀缺性人才,你想要的体面,很难靠努力工作来实现。
当然也有部分领域在过去这十几年从无到有,飞速发展,有技术人才靠着专业走上人生巅峰。
比如之前《大国工匠》中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那位从事海上风电设计,工作10年做到总工的“大国工匠”。
只可惜,现在大多数行业没那样的机会,设计院的发展也不靠你图画得有多好,设计行业早就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设计院想要做大做强,缺的是能带来市场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各个大院都在转型做经营,开拓市场。
自带流量的关系户就是设计院里最靓的仔,能够拎壶冲的汉子才是院里的实力担当,至于埋头画图的,都是设计院的“人力成本”罢了。
那对于已经选择了设计院的普通人而言该怎么办?
如果进入院里还不久,拒绝这样惨淡的职业生涯,越早离职越好,不管出去做什么,总归是要摆脱当工具人的命运。
如果处于不上不下的年纪,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得不到任何尊重,却上有老下有小,要么练习下酒量,再拼一把,要么找找关系,去职能部门吧。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油条而言,不用建议,设计院是他们的家。
对于天生擅长钻营人际关系,专业也过硬的小伙子(姑娘),设计院就是你一展所长的平台。
当然,安于现状,只管画图,拒绝一切提拔,一直稳稳当当做个主设人,在效益不错的大院里也是个挺好的选择,毕竟大院收入还是挺有竞争力的。
但要是想着在设计院里靠技术走上人生巅峰,还是尽早醒醒吧。
顺带一提,各大院中的职能部门确实是最好的岗位,可惜里边或是藏龙卧虎,或是藏污纳垢,普通人只有羡慕的份儿,真进去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完-
点赞、转发、关注,传递设计行业的真实现状!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华东院,最强水利设计院待遇几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工资,了解全国各大设计院真实收入!
后台回复:30万,考证通向财务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