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上一篇关于设计院2021年年终奖的投票结果出来了,我公布一下:
根据投票,去年年终奖拿到1万-5万的人数最多,占比25%;其次是10万以上和0-5000,占比都为19%;自己还得倒贴设计院钱的也不在少数,达到了15%的比例。
由此可见,各家设计院的年终奖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去年年终奖不到5000,却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年终奖超过了5万。
考虑到关注我的人中,不少是电力设计院的,5万以上的年终奖投票,应该有不少是他们贡献的。
今天就简单讨论下,如何选择一家靠(you)谱(qian)的设计院。
第一步,看行业
虽然整个工程行业都在走下坡路,但矮子中也能拔高个,按照行业划分,设计院可以划分为21大类,新资质办法施行后将会缩减为14大类,今天主要讲一些常见类别的设计院。
从行业来看,首先排除的是建筑类设计院,最近几次爆出来的欠薪或是奇葩年终奖新闻几乎全都来自建筑类设计院。
其次和建筑密切相关的市政公用。虽然这几年市政设计院过得相对滋润,但基本属于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头部大院吃到了一线城市国际化的红利,收入高工作强度也大,去年上海某院还发生了**事件,性价比一般。
再就是和未来发展趋势不符的行业:煤炭、石油、化工、冶金,增量不行,且行业较为封闭,子弟众多,非子弟进入后上升通道狭窄。不过和充分市场化的行业相比,福利待遇却还可观,
交通、电力设计院相对不错,虽然高速公路已经接近饱和了,但轨道交通方面还大有可为,尤其一些新一线城市的地铁项目,基本都是按照几十年来规划的,至于电力设计院,双碳目标下,未来可期。
林业、民航、商物粮、军工设计院,这些就像开盲盒,有的人开出来是神仙单位,有的人开出来就像进了监狱,苦还不容易跳出来。
但以上行业选择,都有一个bug,就是综合甲级设计院。
第二步,看平台
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是我国工程设计资质等级最高、涵盖业务领域最广、条件要求最严的资质。
有了综合甲级资质就可以承担全部21个行业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业务,以及工程总承包业务、项目管理业务,其规模不受限制。
还可承揽其取得的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证书(施工专业承包)许可范围内的工程总承包业务。
例如,某设计院是电力行业的龙头,但如果它同时也是家综合甲级设计院,分分钟可以转型和其他行业甲级设计院抢饭吃。
比如在杭州地界,大量高架、地铁、老小区改造都是某电力系设计院做的,其实力已经远超其他行业甲级设计院,别人根本玩不过它。
所以,在选设计院时,首选综合甲级,其他设计院别看名头大,中国XXXX设计院,只要不是综合甲,全都靠边站。
但是,补充一点,新的设计资质标准出台后,综合甲级资质可能会被取消,以后设计行业的竞争会更激烈。
第三步,看领导
设计院若是国企,就看院一把手年纪,接近60的不选。
国企一把手权力很大,接近退休年纪的一把手更看重平稳过渡,安全着陆,在业务开拓上偏保守。
年轻人进入这样的设计院没机会表现自己不说,还很容易在下一波权力更迭中,站错队,成为牺牲品。
设计院若为民企,看所(分公司)领导年纪,超过45的不选。
私企讲究创造效益,实现价值,中层非升即走,考核制度严厉,若是中层领导年纪偏大,容易在工作中过分压榨下属,美其名曰给年轻人机会。
比较典型的就业界毒瘤,基准**。
以上,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了下设计院的选择标准,下一篇文章将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谈一谈设计院的选择,欢迎戳下方卡片关注我,以便第一时间收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