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昨天的文章提到了在设计院做总包相对其他单位还算体面,那么对于一位211硕士而言,设计院的总承包值得去吗?
我认为不值得,理由如下:
1、从行业的整体发展上来说
设计院转型做EPC是国家对工程行业改革的要求,原本的希冀是以设计为龙头,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
设计院承包EPC项目近几年比较常见,但其实部分行业设计院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尝试EPC,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推广的过程并不顺利。
其中的缘由也很简单,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部分院领导对EPC的态度往往只是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行动一言难尽。
2、从设计院本身来说
设计院做不好EPC的直接原因也很简单:人少,体制僵化。
负责EPC的工程部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分支机构,而是作为科室一般的存在依附于设计院的各分公司。
这就导致工程部就像是个流动项目部,你在院里该干嘛干嘛,有了项目就去项目上该干嘛干嘛,院里的事不会少,项目上的事没人帮。
按理说, 你如果去了工程部,就应该走工程部的灵活用工制度,你在设计部就应该是正经的8小时工作制度。
结果却往往是有设计任务时你在院里996,有工程任务时,你跑去工地007,没有合理的岗位职责界定,累到吐血还被人嫌你不专业
而领导们一边吹嘘EPC如何如何好,一边又不建立一套完善的EPC管理制度,哪怕你是EPC项目副经理,做完了回院里照样还是小虾米。
当然EPC项目经理一般还是会挂个领导在那边的,标书会有要求。
3、从个人收入方面来说
少数EPC确实做的不错的院除外,大部分设计院的EPC奖励机制是个迷。
去做EPC并不会让你的收入增加多少,额外收入就全是差旅补贴,项目部也没有独立的启动资金,做EPC需要自己贴钱,这是神马鬼模式。
而在项目现场时,你手头的设计项目照样找你,照样得你出图你沟通,去做EPC会有身兼数职的感觉,设计院为了保住利润,一个项目部连10个人都不会配齐。
在现场你会是项目副经理,生活主管,后勤主管,领导司机,兼职导游,KTV陪唱,喝酒机器,买单印钞机,掏粪工,贫困户调解员......
总之,设计院本身就劝退了,去设计院做EPC更是劝退的平方,做到最后自己与社会脱节,一肚子怨气,领导只会呵呵一笑,又是个小傻子~
以上结论仅适用于大部分设计院,不包括某些巨无霸设计院。
-完-
建了个群,欢迎来聊天
往期精彩文章:
为什么设计院现在是破鼓万人捶之势?
设计院众生相——东南硕士北漂记
注册人员需求大减,持证工程师们该何去何从?
惊!有人在B站晒设计院工资,入职三年就拿25万!
随意裁员降薪,设计院为何敢如此嚣张?
离开设计院的人都去了哪?
什么样的人在设计院算是废掉了?
如何看待 B 站视频「关于我在设计院当牛做马大半年拿了 1381.81 年终奖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