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现在劝退设计院的大部分人都是头部院+高学历,相对来说二三线设计院尤其是和当地政府还深度绑定的设计院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就拿东部的某综甲院来说吧,正式员工几乎都是211/985本硕起,十几年前,年收入到手20左右,公积金自己缴纳2000+,单位缴纳2000+,某网补贴4000+,大概9000不到。
那个时候,房价才多少?
哦,对了,每年还有5w左右的购物卡、数额不定的加油卡、杂七杂八的福利......少数还持有某网三产公司股份,不定时打钱到某些卡上。
过了十多年,到手收入没变,少量工地常驻狗加上补贴能到30,公积金就按照你年收入均摊到每月的12%缴纳,没有额外补充公积金。所有福利只剩下蛋糕卡一张,300元。
老员工们、领导们住着别墅排屋大平层,对着新员工不断PUA,还得让新员工把单位当做自己的家,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在工位前画图,当然新员工靠自己也很难买得起属于自己的家。
干就干吧,一个个的都跟业主学,极不尊重个人的劳动成果,方案说改就改,强条说违反就违反,天天让你突破突破突破,就差没告诉你在人坟上盖楼了(最近湖南长沙塌了的那楼,就是最好的例子)。
背过身,还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老油条说,自己女儿要是找设计院的男朋友,打断腿。。。
自家的领导都那么没下限了,遇到一些年轻的吆五喝六的业主,那就更忍不了了,不说其他行业,在能源领域,就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项目一线的业主大多学历低能力低嘴巴最响,设计院学历高技术凑合最没脾气,厂家学历高技术强话语权还行。
设计院夹在中间,毫无存在感,但做项目又绕不过去设计院这道坎,大多数项目就变成了甲方早早和厂家谈妥了一切,也定好了厂家,设计院最终按照这个厂家的产品做个方案就成。
当然项目前期的开发、设计,设计院必须全程参与,可研也得做,初步设计也得有,但说不准啥时候就突然换了主机设备,方案全部推翻重做。
所以,现在设计院自知没办法融入到行业的上游中去,只能向下兼并,一个个都做EPC,和施工单位深度绑定,取个好听点的名字叫工程总承包单位,美其名曰以设计为龙头,降本增效,更好服务业主。
一个要地位没地位,要技术也没啥太深技术的单位,没有了体制的保护,走下坡路是必然的事,未来的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融合成为大体量工程公司是发展大趋势,如果你是211/985本硕毕业,你有更好的选择,何必去一个向下兼容的单位呢。
想走技术路线的,去厂家,想走管理路线的,gwy不香么?
-完-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干货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