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更文,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我今年37岁,2018年前后就从国内跑来了越南,现在人在嘉莱省,小日子应该算过得不错,不夸张的说,年入百万很轻松。
我不赞同所谓的考证无用论,对于我而言,考证改变了我的人生:
2008年,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二本,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在河南省内找一份工作不难。
那时候水利行业发展的也好,还没毕业我就被一家做相关行业的设计院给招走了,公司不大,但老板关系硬,总能找来一些不大不小的活儿。
刚参加工作,我每个月的收入2000出头,包吃住,事情也不多,一年到头也就有项目的时候忙个几个月,剩下的时间不是在摸鱼就是在听老板吹牛。
可惜好日子并不长久,在河南做事,关系比啥都重要,11年前后,老板的某条关键路子断了,公司的业绩一落千丈,我从每年忙几个月的工作状态,变成了几乎无事可做。
2011年-2012年,公司在垂死的边缘挣扎,我也是在这一年,开启了我的考证路。
第一本拿下的证书是一级建造师,然后是一级造价和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这些证书虽然考试难度都挺高,但考证真的存在大小年,以注册给排水工程师的专业考试为例,我考的那年,自己都不知道答了个啥,但莫名其妙就给过了。
考证这几年,第一家公司黄了,老板又和其他人合伙,开始搞市政工程,2014年,我作为业务骨干,跟着老板去了新的公司。
那几年郑州哪哪儿都在改造,新的合伙人关系直达某市的政协主席,新公司业务开展得飞速,而我也在拿到注册给排水的那天,成了公司的总工,那一年是我工作的第八年(2015年)。
2014到2017年,我的工作状态其实很轻松,虽然后来职务上是总工,但其实我更多的就起到个签字盖章的作用,所谓的审图,我自己心里都没底。很多项目在中标后,我们都外包出去,那个时候自己年轻,胆子也大,好在小意外虽然出了些,终究没啥大事,靠着地方关系,都平稳过来了。
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在某个项目拿到工程款时,老板直接掏了20万给我,让我安心在这儿做,不会亏待我,七七八八算下来,当时我一年的收入超过了40万,这在郑州已经是很高很高的收入了。
另外,我也没放松考证的进度,到新公司后,我开始准备注会和司法考试,可能也是觉得公司经营会出岔子吧,学一些专业知识多少有点心里安慰。
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会这么过去了,转折发生在了2018年。
扫黑除恶开展前,我们就感觉到形势有些不对,管理层一合计,认为工程项目没有以前那么好干了就打算跑路。
那时候我刚通过司法考试,注会也过了3门,两位老板觉得我这人比较靠谱,就拉我到越南成立了新的公司,我的身份也从员工成为了公司合伙人。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一些人的高瞻远瞩,18年到越南后,国内的大型央企开始转型走出去,越南到处都是国内企业的项目,而我们公司的作用就是充当地政府和国内企业之间的润滑剂。
除了收一些中介费外,我们还会要求分包一些利润丰厚的板块,拿到手后再分包出去,公司总共没几个人,作为合伙人,刚到越南的第一年,收入就超过了百万。
这几年,除了疫情爆发那年对收入稍有影响,其余年份收入都在稳步上升,这里必须得感谢下国内的疫情管控成果和央企员工的奉献精神,越南当地的疫情虽然控制的还可以,但和国内比不了,在恶劣的环境下,国企员工不计较个人健康,在异地他乡,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真的不容易。
现在的我,常驻越南嘉莱省,为某央企服务,2022年随着疫情的好转,预计收入会更上一层楼,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自己,那就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完)
刚开始写公众号,拜托各位顺手点个赞和在看,多多转发,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