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设计院从年龄结构看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网上有键盘侠发现设计院干活的都是年轻人,而建筑行业又不存在35岁危机,只会越老越吃香,所以就天真得认为年纪大的工程师都成了领导,so naive......
确实,设计院年龄结构断层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且这几年设计院里干活的越来越年轻化,很少看到中年人的身影,领导也都是50+快退休的人,中坚力量流失严重,不少曾经的头部大院甚至出现了人才断代的现象。
设计院和十年前相比,市场化竞争日益严峻,还正经历着纯设计到EPC和市场开发的转型,习惯了作威作福的老一辈工程师们,有的坐到了领导位置上,胡乱指挥,有的安心养老弄孙为乐。
中年一代,吃了十多年设计院红利,有想法的已经手握n套房,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对于他们而言,往上位置少责任大,不如每天泡泡茶,当个副组长(主任工)派任务。
这类人一般你会在设总的名头上看到,但很少能在评审会上见面,几乎不出现,拿着主任工的工资,过着最惬意的生活。
当然并不是所有中年一代都享受到了房地产的红利,也有少数现在还冲在一线,担任组长职务,主要负责挂名大设总,虽然业务不行,但好在经验丰富,劳心劳力,为的是还上刚买的学区房的房贷,孩子的学费还有保姆的工资。
这一类人,你会经常在不同项目看到他的身影,虽然说不出什么有用的话来,但设计院缺了他真的不行。他是领导眼中的苦力,咸鱼眼中的sha逼,新人眼中的劳模。
入职5年左右的青年一代,正处在设计院转型的阵痛期中,投胎好的,做做VIP ,向着中年咸鱼靠拢;家里一般的,只能靠自己找机会跳出去,要么创业要么转行;家里条件较差的,就只能待在院里,靠身体换钱,毕竟建筑行业包吃包住这一点对于条件不好的农村孩子,真的很有吸引力。
我离职前,院里的大领导已经向人资部主管嘱咐过,以后招聘应届生要挑家里条件差的,这样才留得住,他们换工作的沉没成本更大,所以,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的,收到大院的offer时留个心,也许他们想把你招进去,往死里使唤。
至于入职2年内的,都还是没有彻底上手,可能刚当上主设人的愣头青。他们有的对设计院还抱有幻想,有的还在领导有心的安排下,没接触到在设计院做牛做马的一面。等比这些孩子资历更老一些的工程师们提桶跑路了,就轮到他们成为领导口中有担当的年轻人了。
-完-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干货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