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电力设计院曾经很辉煌,08年的时候,更是因为一份网上流传的电力设计院季度奖金(4万)而爆火,但随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用电量增速远远赶不上发电机组装机增速,曾经辉煌的电力设计院也开始走了下坡路。
碳中和提出以后,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电站再次成了各大发电集团投资的宠儿,作为电站建设绕不开的电力设计院,靠着碳中和的东风成功续命。
但对于个人而言,在电力设计院的工程师们,过得好吗?
1、强行转了专业的锅炉工
碳中和提出前,搞火电的工程师还可以靠着一带一路苟延残喘,碳中和提出后,彻底绝了境外建设火电的路子,汽机锅炉专业的工程师们,除了少数还在做炒冷饭项目的,不少被迫转行。
我认识的一些人里,有些去搞长输管道了,有些去搞加氢站了,但对于电力院而言,这些项目都是小打小闹,正儿八经的项目还是得搞风电和光伏。
可光伏根本用不到热动专业,风电勉勉强强还能搭上边,毕竟流体力学也是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基础课。
于是,一帮锅炉工们开始怒啃风资源,势要成为风资源工程师中最懂火电的人。
2、全民转开发的电工
虽说风电、光伏项目的体量也有几个亿,但和动辄几十上百亿的火电、水电项目比不了,建设周期也短的多。
于是手头还有些钱的电力大院就动起了自己做甲方的心思。
一些区域大院的新能源分公司索性解散了工程管理部,除了还保留设计部门外,其余员工都转去了市场开发部。
电气工程师们的名片上,换上了新的头衔——区域开发经理,跑遍大江南北,各地的XX电力设计院XX省分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要是细究一下,往往是一个总经理下边带着一个兵,分公司就是个空壳子。
工作地点也从格子间跑向了全国各地,虽然工作强度不如以前高了,但长期不着家成了新的问题。
3、成了甲方还得当孙子
承接第二条,本来以为自己开发项目成了甲方终于不用被人指着鼻子骂了。但一个毫无背景的甲方单位,跑到外省搞项目,想找个人办手续都难。
现在西北地区比以前好多了,地基本都在政府手中,要是地方能源集团来开发,找找人,搞定地方关系,按照规矩来,就成。
不过换成在当地毫无背景的设计院,去了政府单位,想请人吃个饭都得找中间人组局,在设计院抠抠搜搜的尿性下,搞定个核准文件难如登天。
可笑的是,回到院里,会有恼羞成怒的领导指着你的鼻子骂:你个没用的东西,项目开发都搞不定,要你何用。
你看着周边那些留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老员工想不想把一摞发票甩到领导脸上,然后说道:孙子,把这些东西给我报销了先!
4、最后,关于收入
相比于建筑设计院,电力设计院的收入还算稳定,至少没有断崖式下跌。
而全国各地跑的新能源工程师们,收入在电力设计院中能够算中上,但要指望着新能源让电力设计院重回往日的辉煌,无异于痴人说梦。
再多的风电、光伏项目,也只是让各位工程师们不用担心自己饭碗不保,至于发家致富,还是得靠买彩票。
-完-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