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接连倒闭的设计院值得同情吗?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这几天上海某设计院停工停产的通知传得满天飞,一方面是兔死狐悲,设计院接连倒闭,不免让画图匠们担心自己院的前途,另一方面是这份通知中的一些措辞,让大家觉得设计院老板们似乎也不容易。
摘抄部分通知内容如下:
2、未接到公司指定办公通知的人员,继续停产停业,公司按月支付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3、考虑到本次疫情对公司的长远影响,根据公司管理层对整体行业的评估,无法保证在公司恢复运营后的短期内给到您复工机会。若您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请告知公司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公司祝您前程似锦。4、公司办公场地将于2022年6月30日前退租,自2022年6月28日起指定人员安排居家办公
该院做的比较厚道的点在于,对于暂没有工作安排的员工,依旧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薪酬,对于想要离职的员工,则祝福其前程似锦。
乍一看,似是好聚好散,但如果换个视角,同样是上海某设计院,分享一个建筑师小张的沪漂经历。
小张2021年毕业于合肥某高校,在求职时,她收到了两家建筑设计院的 Offer。
一家是规模较小的建筑设计研究院,给她开出了月薪一万元的薪水,另一家是规模较大的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薪酬略低于前一家规模较小的建筑设计研究院。
考虑到设计院的名气,小张最终还是入职了甲级建筑设计院,但第一天的工作就让对上海充满憧憬的小张饱受打击。
尚不会熟练操作CAD的她才进设计院就常常加班到深夜,个人时间的缺失和飞快的生活节奏,让她觉得自己与上海这座城市格格不入。
时间流逝,到了2022年,疫情来得很突然。2022 年 3 月,小张所在的设计院展开了第一轮裁员降薪,面对主管的问询,小张选择了与公司共进退:" 我接受降薪。" 
但设计院的状况并没有因为降薪裁员得到好转,4 月,上海迎来了进一步的封控。
4 月 12 日,公司再次找小张谈话,这一次,月薪降到了 4000 元,一个在上海吃住都难以维系的薪资。
不想继续妥协的小张选择了主动离职。
没了工作亦没了最初沪漂的梦想,小张抢了 5 月 14日的高铁票,准备回家。
由于疫情管控,没有交通工具,小张将行李箱堆在共享单车车框上,一路骑行 14 公里奔赴上海虹桥火车站,结束了自己有点魔幻的一年沪漂之旅。
注:小张的故事改自某新闻报道。
所以,当你从新闻上看到某某设计院停产停业时,事件的背后也许代表着上百名小张的失业,他们的经历才值得我们去同情。
至于所谓停工停产,继续让员工居家办公的设计院,到底有何值得同情的呢?
是同情老板赚的钱少了?还是员工走投无路被祝福一句不花钱的前程似锦?
-完-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