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转折点:湾湾港灿后继无人,未来尽在内地演员手中

  ■关于“文革的人才断层导致中国动漫八九十年代无人才可用”我一点也不认同,因为这是在蒙混根本问题。
  
  文革还在拍动画片,拍动画片就需要人,人才断不了。看看美影厂
  
  明显地从1977年到1992年前,中国动画界的表现还是相当活跃的,佳作不断。在这十多年里,文革没有了,教育正常了,老人们都还在拍片,“传帮带”完全可以办到。文革又没中断中小学教育,相反文革期间一举普及了中小学教育,文革1976年就结束了,1977年就恢复高考了,读大学才四年,就算在动画行业里再泡个十年,90年代初也该出成绩了。结果呢?结果是从90一直惨淡到05年,这是“文革人才断层”搞出来的?别开玩笑了。有这么推御责任的吗?你以为是“文革”是背黑锅专用词啊?再过三十年,中国动画上不去,是不是还要哭“全是文革惹的祸啊”?
  
  老谋子1978年赶了个高考末班车,1982年毕业,1984年担任《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的摄影师,1987年转行导演《红高粱》拿奖拿到手软,拿到这样的成绩十年不到。拿严定宪来说,1953年毕业入行,1959年的《一幅僮锦》动画设计,1961年的《大闹天宫》动画设计,1961年《小蝌蚪找妈妈》……同样十年不到。
  
  80年代后的动画人不如电影人,也不如前辈,全是“文革遗毒”?
  
  人云亦云简单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是文科思维。
  
  也不瞧瞧1978年之后中国都发生了什么事。文化决定于经济,决定于大环境,而不是个人的一厢情愿。
  
  改革开放之后的热门词是“下海”,是“三来一补”,80年代开始,美日瞧上了中国的低工资,披着各种马甲来内地开动画加工公司,开的工资比在国企高多了。到八十年代末,中国动画的老牌子美影厂的年轻人都跑到差不多了,全辞职做加工动画,干个几年赚够钱就转行去了,70年代培养出来的人才一下全军覆没了。
  
  聂教授曾经长期在该厂工作,他对该厂的发展史非常熟悉。他说,上海美影厂在80年代的时候还很辉煌。那时是国家统购统销,美影厂只要制作影片就行。80年代后期,体制改革,改成自己制作的东西自己去卖。恰恰在这个时候,国外的动画企业开始进入中国,给美影厂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国外在深圳等地办的许多企业,为吸引人才,“他们开出的工资至少是美影厂的10倍,高的有的达几十倍。美影厂大量人才就哗哗地往那边流。”
  
  
  做动画加工对动画的原创性伤害非常大。
  
  来加工的动画分两种,一种是欧美,另一种是日本,这两种风格都和原本的中国动画截然不同,原本纯正的中国风动画渐渐消失,所以新出来的动画不是美式的就是日式的。相比较欧美的动画加工,日本的动画加工对中国动画的伤害更大。
  
  为何?因为日本动画加工的模式。
  
  欧美加工动画在国内的最高职位是执行导演、原画、修型等,涵盖了动画中期制作的所有流程,在国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而日本动画加工在国内主要是做动画(专业术语,指画出关键动作中的过渡动作)、上色等工作,所以日本的动画加工就只是加工,是结构不全的制作。
  
  日本人先把原画做好,然后发过来给中国人加中间的动画,这是不用多动脑子,连农村青年也能干的活。长期不动脑子的结果就是把脑子废了,把原本的技术扔了。
  
  说中国动画“不缺技术”是个笑话,“不缺技术”的中国动画人,绝大部分都给外国公司打工去了。
  
  幸亏这个情况在05年后终于有了转机,一是国家出台了动漫扶持政策;二是内地工资上涨,导致美日开始把动画加工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印度等国家去了,这就逼得原来依靠加工过日子的内地动画公司不得不走起了原创路;三是《虹猫蓝兔》、《喜羊羊》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国产动画的盈利希望。
  
  建国50周年,把跑去做欧美加工的人抓回来做了一部《宝莲灯》做献礼片。都20年了,还在神话题材里转不出来,这也是“文革”的错吗?
  一股美式动画味。

  作者:潇洒倜傥于二胖 回复日期:2010-07-24 23:14:07
  
  --------------------
  
  不,我没有不快。倒是我的贴子里如果带有嘲讽的意味,请多包涵。我并没有专门针对你的意思,是对很多类似看法的一个回应。我已经厌倦那些统一的声音,希望讲一下我个人不同角度的观点。
  
  文化决定于经济,决定于大环境,而不是个人的一厢情愿。
  
  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结合当时的大环境,用非传统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往往会有让人惊讶的收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