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亲率32万大军攻打匈奴,谋士刘敬劝道:天象异常,请陛下撤兵


前200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攻打匈奴。汉军势如破竹,频频告捷。正当刘邦计划攻入匈奴腹地,谋士刘敬劝道:“天象异常,请陛下撤兵!”
刘邦挑起双眉,抿紧嘴唇,怀疑地看着刘敬。刘敬继续解释,昨晚月亮被包裹在厚厚的月晕中,月阴正威胁着朝廷,眼下出兵凶多吉少。
刘邦闻言,怒斥刘敬:“你这个齐国的奴才,一派胡言,扰乱军心,其心可诛。来人,拖下去关起来。”
说完,四个士卒扛走了刘敬。此刻,刘邦满脑子想得,都是昨天十几个使者探来的情报。他们看到匈奴军营里都是老弱的士兵,以及瘦弱的牲畜。
如此羸弱,汉军的32万大军必能将匈奴手到擒来。
更何况,之前和匈奴的交手中,匈奴左右贤王率1万精锐骑兵,全被汉军击退。汉军不仅把匈奴主力逼退,甚至还攻下了匈奴所在的3座城池。
汉军和匈奴的交手经验,让刘邦信心十足。正当刘邦意气风发,率军前进时,一股强大寒流来袭,雨雪交加,不少士兵冻得手指都掉了。
见状,刘邦决定微服出行。他只带了几百名轻骑和侍卫,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平城。
为了占据有利位置,刘邦一小队人马登上白登山,可刚到,侍卫就来报:“我们已被敌军包围。匈奴有40万精锐骑兵!”
刘邦惊得下巴快掉了,为了活命,他们一行人急中生智,来到山顶的白登台等待时机。可过了2天,情况依旧不明朗。更糟糕的是,粮食和水快没了,士兵们饿得都快倒下了。
生死存亡之际,谋士陈平派了一个使者来到匈奴大帐。使者见的并不是匈奴的冒顿单于,而是单于的王后。
见到单于王后,汉使者拿出一副白玉手镯、一串晶莹透亮的翡翠项链,以及一张绢本画像。
单于王后饶有兴致地摸了摸手镯和项链,当看到画像里的少女时,她变了脸色,问这是谁。
汉使者回:“这是送给单于和您的少女,她今年十六岁。”
单于王后轻哼了一声,挥一挥手说:“手镯和项链留下吧,少女就不必了,单于已经有够多女人了。你回去禀报汉朝皇帝,我知道该怎么做。”
刘邦一行人被困到第七天时,匈奴的包围圈出现了一角,刘邦一行人缓缓从一角走出去。
最终,刘邦平安回到平城,和大部队汇合。
捡回一条命的刘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牢里把刘敬放出来。
他紧握着刘敬的双手,后悔道:“我早点听你的话,就不会被困7天了,我要封你为建信侯,赐你2000户食邑。”
幸运的刘邦,成功突围回到长安。这一切,难道只是因为谋士陈平出的奇计吗?
我认为不只是这个原因。
首先,陈平的计谋的确促使了单于王后,在冒顿单于旁边吹耳边风。但更重要的是,冒顿单于本人的想法。
冒顿单于原本希望汉军叛徒韩王信,能和自己一起对抗刘邦,可他们并没有如期而至。
所以,冒顿单于担心韩王信和刘邦有阴谋,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冒险直接攻打刘邦。
其次,冒顿单于其实很了解汉朝内部的局势。汉朝初建,朝中局势还不稳定。就算他抓住了刘邦,也不能挟天子令诸侯。
冒顿单于可不想要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原王朝。
最后,匈奴真实的目的,是想要中原富足的人口和财富。而这个目的,其实他们很快达到了。
刘邦回去后,刘敬就建议刘邦,赶紧和匈奴和亲,然后定期给匈奴送一些汉朝的剩余物资。
既然目的达到,那么就没必要倾注全部兵力,和刘邦交锋。
综上,冒顿单于才决定放刘邦一马。
@夜深人物
回长安的刘邦,听从了刘敬的建议,想把自己和吕后的亲女儿鲁元公主,送给匈奴和亲。
但最后经不住吕后哭闹,刘邦派了一名刘氏宗亲的女儿,把她装扮成真的公主,送到匈奴。
刘邦想用和亲和物质,蛊惑匈奴,以此保住中原不受战乱侵害。
但事实上,在后来的七十多年里,匈奴并没有因为这些小恩小惠,而放弃对汉朝的侵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