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优等生的作业抄起来就是香,争先恐后一起抄,从建筑到装饰,除了鱼和植物,连农村大娘的竹篮子都得好好研究



年羹尧你肯定听过,但年希尧估计知道的人凤毛麟角。
二人姓名如此相似,难道是亲戚?
不仅是亲戚,还是亲兄弟,都是年贵妃的兄长,一个是大哥,一个是二哥。
年希尧(1671~1738),安徽怀远县人,字允恭,一作名允恭,字希尧,号偶斋主人,湖广巡抚年遐龄之子,清朝名将年羹尧、雍正帝敦肃皇贵妃之兄,清代大臣、医学家,历任工部侍郎、内务府总管及左都御史等要职。年希尧博才多闻,是广陵琴派传人,常与友人论医,有方辄录之,并以之治人病多效。后辑成《集验良方》六卷,另有《本草类方》十卷,现有刊本行世。在数学和美术方面,著有《视学》介绍透视法。
年希尧在清朝历史中是一个被极力试图抹去的名字,其生平事迹在清史稿中已经被删得七七八八,只剩寥寥数笔了。
我们来看看年希尧流传后世的这本《视学》倒底介绍了些什么,又如何应用于建筑学。
视学.清.年希尧..撰.清雍正十三年刊本,如下。看到这幅图的第一瞬间,有没有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如此工整的笔触,已经与现代设计几无二致了。

视学,阐述的是一种建筑作图的透视方法


看到图中柱子的式样了吗?这种式样多半都是石柱。想想西方的石柱,是不是有点眼熟?




看到这个纹样,或许有人立刻会说这是西洋风格,这个问题稍后再讲。




通过上述透视法作图,大家是不是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学有了一定的新认知?
毕竟,时代在发展,相关领域的知识、技术也在发展。
满清统治者销毁了太多典籍,所以导致我们现在对于明末清初、以及明代技术发展的真实情况知道得太少了。
为了抢夺榫卯的发明权,不仅邻居改头换面抢注,就连远在欧洲的德国也加入了进来。
德国宣称在北部莱比锡出土了距今大约7000年的榫卯,还于2018年在中国科技馆展出的“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中展出了在德国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木构水井榫卯构造示意图。
所谓榫卯,一种利用木构件的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构件连接的工艺。通俗来讲,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的部分叫卯,榫头插入卯眼中,两块木头便牢固相连,不再分离,也不使用一根铁钉。

根据目前的考证,中国的榫卯结构,起源于河姆渡文化。
1973年,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处,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即“河姆渡遗址”。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木质构件,有部分是使用凹凸对插的榫卯结构连接的。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质榫卯

为了确保榫卯构件的稳固,河姆渡人会在榫头打孔以安插木质销钉,示意图如下:

有意思的是,2012年底,德国考古学家也宣称在莱比锡附近小镇阿尔特舍比茨(Altscherbitz)发现了一处号称是新石器时期(距今约7000年)的木构水井,水井有着明显榫卯构造,呈“井”字形层层累叠,隶属于中欧地区的 Linearbandkeramische 文化。

由此,这便成为欧洲最早的榫卯实物,也突然把西方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更有人在网上宣称,其干栏式房屋、干栏式水井,拼接方式更为复杂,就连所使用的楔子都比中国的鲁班早了四五千年,好不得意。

此外,更是把这个发现的榫卯结构,与古埃及联系起来,声称:
“在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中,大量发现古埃及的木制家具,其中有椅子、凳子、桌子等物品,距今约4800年。这些木制家具,其构建连接都是使用的榫卯。
目前的考古证据表明,古埃及人是最早使用椅子的民族。图为图坦卡蒙金干座。这把配有脚踏的金王座(椅子),与现代椅子没有本质区别。”
喏,他们所谓的全世界最早的椅子就是这把,号称黄金打造的

可是,有个很严重的问题,既然是号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那德国所谓的距今七千年前的小镇阿尔特舍比茨(Altscherbitz)都出土了些什么文物呢?
什么?只有几座所谓的房屋和水井?还有吗?
这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来看看中国的河姆渡遗址都出土了些什么。
迄今为止,位于杭州湾南岸、四明山北麓的姚江之滨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陶片高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农业生产工具(多达数千件)、生活用具、原始艺术品、农作稻谷、墓葬及人类遗骨等。
这才叫“遗址”啊!
实际上,河姆渡遗址的榫卯(干栏式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远远不止7000年。
比着7000年来,呵……
还有一个问题是,工具呢?德国七千年前的榫卯使用什么工具打造榫卯结构?有配套的工具出土吗?
有没有???
由于榫和卯分别对应凸和凹,必然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来打磨出此种结构,因此榫卯的出现得益于穿孔技术的发明和石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此之前,想要把两块木头连接在一起,只能选择绑扎的办法。
西方所谓的建筑史,就是一部偷师的历史。
哪怕历经数百年的改头换面,仍旧可以在其石质建筑结构中发现华夏木质建筑的身影。
西方石质建筑保留了华夏早期木质建筑做法,这与欧洲后期大变身后的木结构建筑的做法大为不同哟。
注意看人字形屋顶下方的一根根横着的椽木。

对比一下华夏的建筑,那人字形屋顶下横着的一根根椽木像不像?

元始前1世纪,所谓的古罗马工程师、建筑师马可·威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就在其《建筑十书》中明确抄袭了华夏建筑的抬梁式构架。

书中所绘这幅图的内部结构完全抄袭华夏建筑的分心槽、抬梁式构架和天花。 

中国的古建筑结构,与上图对比一下,是不是很眼熟?

何谓分心槽?
分心槽,古代建筑名词,据《营造法式》记载,是指门屋建筑中,用一列中柱将平面等分的做法。例如,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便是分心槽的典型。

你看看,研究得多起劲啊。

何谓抬梁式构架?
抬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



何谓天花?
在华夏建筑学中,天花俗称顶棚,宋时谓之“平棋”。建筑物内用以遮蔽梁以上部分的构件,可施各种彩绘,所以是室内重要的装饰部件。同时,还可以界定室内空间高度,保温、隔热及防尘。
天花是华夏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彩绘各种纹样,彰显华贵,十分精美。
以平棋天花为例,纹样大致分为五种:花草平棋、卷草花卉平棋、五福捧寿平棋、团鹤平棋、团龙平棋。
花草平棋由木条组成的大方格中绘以花草图案,故称花草平棋。

天花中最令人震撼的当属藻井。

中国的藻井艺术



故宫藻井


滕王阁藻井

中国的藻井摇身一变,就成了西方教堂的穹顶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穹顶

当华夏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构架继续发展,宋代便出现了混合型,二者结合在了一起。


后来,英国也学了去,只不过稍微作了些改动,将四椽栿从中间断开,故意弄成一种悬臂梁的结构,以免被人一眼看穿。其实,这就是华夏的四架椽抬梁式,节点部分采用了穿斗结构,仅此而已。

德国看到英国人抄作业很香,也跑来学习。回去后,从华夏的抬梁式构架中改出了一个“凳式结构”的框架结构,变成了他们的“悠久历史”。
日本建筑中的小屋组、唐破风,全部源自华夏。
唐破风(からはふ),“破风”的一种,破风是由古代中国传入日本,在一些宋代的画作中就可以看到抱厦的影子。日本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正门屋顶装饰部件,为两侧凹陷,中央凸出成弓形类似遮雨棚的建筑。

成都有一座中式顶、西式屋的校舍的“唐破风”建筑,属于“轩唐破风”,中部隆起的弧形两端有水平向外侧的延伸,是重檐中的一檐,且外延檐与隆起弧形在结构上为一为一体。该建筑是以前的华西协和大学,今属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西安兴庆宫公园东门北翼有座亭子,是1958年后的仿唐建筑,属于“轩唐破风”。


小日子的唐破风



其实,华夏这种建筑方式还还影响了东南亚。
如下所示,位于印尼日惹爪哇的Banyunibo(水滴水)寺庙,据说建于9世纪。


在查询这座水滴水寺庙时,还在某网站上发现了一个有关捐赠的“亮点”:

日式小屋组也源自华夏。下图为苏州瑞光塔,其七楼屋顶的梁架结构,便是日本和氏小屋组的鼻祖。作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塔的典型实例,瑞光塔构造精巧,其群柱框架结构在现存古塔中较为罕见,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丰富,至今还有"七朱八白"、 "折枝花"等红白两色宋代粉彩壁塑残迹,形制古朴,清秀柔和,隽秀挺拔的瑞光塔,保存着唐宋古塔的建筑风格。成为苏州城南风景区的“盘门三景”之一。

王书林《两宋时期苏州瑞光塔的修缮工程》

但是,光有建筑,建筑表面空荡荡的,光秃秃的,没有装饰可不行啊。那么,装饰的纹样、图案,从何得来?从何产生?
西人又把目光瞄准了华夏。
华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们都在学习、研究和模仿。
这种竹编的生活用品,对中国人而言,应该不陌生吧?
农村里多得是,可谓司空见惯,毫不稀奇。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这种竹编的日用品没什么价值。此前,笔者也曾有过这种类似的看法。可是,当我发现外国学者对这种竹编进行正儿八经地深入研究,并还为此出专著时,不禁有些意外和吃惊。
《中国篮子》(又译作中国篮篓,英文名为Chinese baskets),是德裔美国汉学家劳佛尔(Berthold Laufer)对中国传统竹编工艺的研究编著,全书使用了38幅图文介绍了中国的竹编篮篓工艺,1925年由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出版。

刚开始看,好像也没什么,普普通通的竹编制品,普普通通的介绍。




虽然不是每一个都见过,但也没有超出认知。





这个倒是令人眼前一亮




可是,当继续往下翻阅时,我沉默了,心里开始变得有些五味杂陈。
这个编织的工艺十分精湛,恐怕许多人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中国有这样手工艺竹编制品。



这个……中国的匠人手艺居然可以达到这种巧夺天工的程度?


这个感觉已经是“奢侈品”了




如果说上面的竹编工艺品属于“轻奢”的话,下面这些肯定属于“豪奢”的档次。



……
我相信,这上面的许多东西许多中国人都是不曾见过、不曾听说的,但是,他们却知道,——他们比我们还了解自己。
你以为他们只是在研究这些?不,他们连中国有哪些鱼都做了研究。
他们研究了中华大地的地理、矿物、物种、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甚至对中华大地上的一草一木都在进行研究…… 
而他们研究习惯的学习对象,却恰恰来自华夏,研究采用的这些方法恰恰来自华夏的类书,以及各学科领域的专著。
比如,石灯笼图谱.4册.宽延到明和年间.18世纪末.写本



然后,西人有样学样,便有了:


西人把下面这个称之为日式,偏偏不是中式。

又比如,华夏有《古今名物类聚》陶斋尚古老人.志

中国第一部植物学词典是《全芳备祖》,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其后有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本状》。华夏古代有关生物学的知识发展至两宋时,逐渐从原来的知识门类中分离形成“鸟兽草木”之学。
这与知识的分化与书籍的增多有关,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以花卉谱录为代表的植物学专著大量涌现。宋朝有关“草木”类的专著,至少有四十一种,包括欧阳修、陆游等士人皆对“草木”之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代,《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十二卷,慎懋官选集,万历时期刻本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植物、药物书籍,也是一部博物书籍,内容包括天文学、地理学、史学、矿物学、生物学、化学等内容,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达尔文将其称为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清代状元吴其濬(有清一代,河南唯一的一位状元),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此外,华夏还有《禽经》晋.师旷撰.张华注.兽经.明.黃省曾撰.明天启六年吕茂良刊本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然后,西人就着东方古国的模样,有了专门记录和研究中国金鱼的专著。
Histoire naturelle des dorades de la Chine.十八世纪中国的金鱼.作者为Edme Billardon-Sauvigny,1780年
是不是很惊艳? 他们已经用上了源自华夏的光学技术,其实是借助光学工具“临摹”的效果。



西人不仅学会了研究鱼类,还学会了考察植物,并著述论说。
科罗曼德海岸的植物.图谱.Plants of the coast of Coromandel.3卷.作者William Roxburgh.英文版.1795年


还学会了开着船到处考察,比如,瑞典“信天翁”号考察船标本记述(Notes and description of specimens collected on the Philippine Expedition of the Steamer Albatross),1908年

对于植物的长期研究,华夏形成了独特的植物认知与文化,并赋予不同植物不同的内涵。而后,中国人将喜欢的植物(以及鸟兽虫鱼)抽象为图案,频繁运用于家具装饰、生活用品的装饰中。
《营造法式》,钦定四库全书版

西人也学了去,改一改,然后大量使用。
木制家具风格元素.Elements of style in furniture and woodwork.作者Robert Brook,英文版,1889年。
经过不懈的努力,到处收集、盗取、剽窃中国的各种类书、博物书,然后销毁中国的存书典籍,自己却悄悄研究得来的知识、研究动植物,现在终于建筑物和家具上有图案、有纹样了!书的封面四角也能用上植物的图案了!

营造法式中的纹样

Robert Brook一书《木制家具风格元素》(1889年版)中的纹样,如下。你卷我也卷,大家一起卷,看谁卷得更好看。

中国把花草的纹样图案用于建筑、家具等装饰方面,技艺炉火纯青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学着中国人的模样,也将植物纹样作为主要的装饰图案,特别是其中的卷草与花卉,它们凭借其形式与构图的丰富性,呈现出百变的造型,在西方广受欢迎。


对于卷草纹样的来源,为了掩饰东方来源,掩饰西方汲取利用东方葡萄唐草纹的结果,西方理论界炮制了另外一种说法:这与东方无关,完全是根据欧洲生长的茛苕叶变化而来。
然而,这是真的吗?
西人大量使用的卷草纹样

东方大国的葡萄唐草纹




号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卷草纹样

怎么样?是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从建筑结构,到建筑装饰,经过多年辛苦努力,终于全学齐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