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先进科技:又一本传教士翻译的书中被发现大量中国内容



是时候来说说《西学关键》这本书中的内容了。
据说,这本书是一个名叫“勃利物”的英国人撰写的。笔者试着查询此人的相关信息,却一无所获,其人生卒年不详,父母家庭情况、人际交往亦是没有任何蛛丝马迹,仿佛空有一个名字。
《西学关键》出版刊印于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

该书为汇报馆藏本,鸿宝斋石印,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一个从未来过中国的英国人怎么写了本知识非常专业的中文书呢?
这上面不是写着高龙公书吗?


翻看目录,都1903年了,按现行西史,“物理学”(Physics)早就应该大行其道了,力学、光学、磁电学、热学、声学等等皆应归入“物理”麾下,为何此时尚未形成统一的名称?这些分类之法,不正是华夏古已有之的门类分法么?

此书序中有一段鲜少有人注意:
“格致之学,盛行欧墨多不过百年。” 
即物理学盛行欧洲、亚墨利加洲(美洲),至多不过百年。

在西史叙事中,《西学关键》是英国人勃利物(生卒年不详)所撰,法国人马雅袅增补,“中国天主教第一报人”李杕口译,后在其主编的《汇报》上连载,共有8篇涵盖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知识。
西北大学魏梦月、姚远合著论文《〈汇报〉与其天文地理知识传播》中的信息也印证了这一点。


《西学关键》书中提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牛东。倘若不看事迹介绍,可能还有点费解,此人是谁?不过,看了事迹介绍,就立刻明白此“牛东”,乃是牛顿。
书中也记载了牛顿与苹果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却是这样的:
问:牛东如何测得此理?
答:一千六百六十六年(1666年),牛东散步乡间,偶见树上一果落地,自忖曰:果为何落下?自答曰:地心之吸力引之耳。然使树高及月,果亦将落地耶。曰:然则月亦当堕地,何为不然?不能答。少顷,恍然曰:必也别有一力阻月之落下,其力为离力无疑。然则地与月与他天象,各有二力,一吸力,一离力,彼此相牵制。故安于泰山,千古不乱。
注意,上述1903年版本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中,牛顿是散步于乡间,不是现行西史所称的在自家后院,也没说是苹果,更没说苹果砸中了牛顿,只是说有果落地,而且接着就想到了月亮,想到了吸力、离力。而且,牛顿自言自语时,还能脱口而出“安于泰山”,——牛顿居然会有这样语言习惯,他知道泰山在哪儿吗?


为了更直观的对比,我们还是一起来复习一下牛顿被苹果砸中的故事吧。

关于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出自伏尔泰、第二个版本是牛顿的好友威廉斯蒂克利(William Stukeley),第三个版本是出自牛顿的侄女婿。
威廉斯蒂克利(William Stukeley)比牛顿足足小了45岁,其撰文时牛顿已去世25年了。他在回忆录中有如下记述:
“吃过饭后,由于天气暖和,我们两个人来到花园,在几棵苹果树下的阴凉处喝茶。在众多话题中,他(牛顿)告诉我,先前‘万有引力’思想开始在他脑海里浮现时恰好也是这样的情形。"
“当时他正在冥思苦想,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他想:为什么那个苹果要垂直向下落到地面上?为什么它不斜着下落或飞到天上,而是始终朝着地心的方向?
﹣毫无疑问,原因就是地球在吸引它。”(请见2012年杂记)
与1903年版本的故事相比,没有月亮、也没有泰山。
其实,牛顿与苹果最早的故事版本是由法国作家伏尔泰 (Voltaire,1694-1778)公诸于众的。伏尔泰是一位牛顿研究成果的热情鼓吹者。1726年,他去了英国,当年写了25篇通讯,其中第15篇通讯中有这个故事,——他说,这个故事是听牛顿的侄女说的(细节上有差异)。
牛顿的侄女婿兼助手和后来的著名铸币厂主、国会议员John Conduitt,在他的回忆中提到,牛顿说1666年他从剑桥回到了在林肯郡(Lincolnshire)的母亲家(也是牛顿的出生地),并在那里思考了苹果落地。

“牛顿苹果树”位于林肯郡的伍尔索普庄园(Woolsthorpe Manor,由英国国家名胜古迹信托运营),虽然没有明说牛顿是在那棵苹果树下被砸中,但当地有、且仅有这一株苹果树。这样一颗树,牛顿恐怕得躺在地上,才能被苹果砸中。

《西学关键》卷五“光学”记载:
问:光系何物?
答:光乃助目见形物者,无光天下人不能见一物,故光之于人最不可少,唯光之体用,颇不易解。学士牛东(牛顿)谓明光体如星月之类,散其细粒,传至人目,即谓之光。学士玛尔勃郎与俞根别创一说,谓空中“精气”充塞,名曰以脱其气,异常灵动,伸缩无常,明光体之元粒恒自抖动,其动传之“精气”,如声浪,如水波,然及至人目,即谓之光。近今形性家多从此说,而宗牛东(牛顿)者寥寥无几。

那么,这个把光比喻为声浪、水波的“天才设想”是来自于谁呢?
好巧,东汉王充恰好也是这么比喻和形容的。
王充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问题,阐述了语声形成的原因,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水面波来比喻、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并指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衰减(声音大小与传播远近的关系),这是世界上对声波最早的认识。
《论衡》“变虚篇”:
(1)“鱼长一尺,动於水中,振旁侧之水,不过数尺,大若不过与人同,所振荡者不过百步,而一里之外淡然澄静,离之远也。
(2)“今人操行变气,远近宜与鱼等;气应而变,宜与水均。”
第一段话描写了游动的鱼搅起水面浪花及水波传播距离的远近;
第二段话指出,人的言语行动也使空气发生变化,其变动之情与水波一样。
王充在此处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科学思想,——声音的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衰减:鱼激起的水波不过百步,其声音在一里之外消失殆尽;而人声和鱼声一样,也是随距离而衰减的。
因此,王充是世界上最早向人们描述肉眼不可见的声波图景的人,也是最早指出声强与传播距离关系的人。

有了东汉王充的声波、水波比喻后,只要把光加进入,就得到了《西学关键》中超越牛顿学说的“新光学说”。
而且,这个不知是谁的外国学者(没有生卒年、没有国籍、没有任何人物事迹介绍)玛尔勃郎,居然用中国常常挂在嘴边的“精气”,带着独有的华夏色彩的“元粒”来解释“光”,还真是挺神奇的。
《西学关键》卷五,光学三:
问:光行迟速何如?
答:光行奇速,一千七百五十五年(1755年),学士雷梅尔计一秒钟光行三十万八千零四法,约周地球八次。近有二学士,一名裴邵,一名哥尔呶,殚精推算与雷说(雷梅尔之说)稍殊,然亦不甚悬。
可惜,1903年版本的这几位似乎都被抛弃了。因为现行西史是这么叙事的:
1607年,伽利略首先尝试测定光速;
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奥勒·罗默(Ole Rømer,1644年9月25日-1710年9月19日),测得光速为每秒22万公里;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曼达·菲索测得光速为每秒31.5万公里,首次得到了光速的近似值。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有了新人笑,谁见旧人哭呀。

这本号称从西方翻译过来的书,为什么偏偏要使用中国的度量衡,如八十丈、二十丈、斤两呢?还说什么“万物以元质凑成,元质以元粒构成,各元粒均受地心吸力,举皆向下”,难道著书的英国人对中国如此了解,如此着迷,举手投足之间有着华夏的文化习惯,用“元一”来指代万物本源吗?

接着看光学部分,还会发现图中家具是中式的,解释“回光”(反射)时,还要用十天干甲乙丙丁等来阐述,作者是英国人,1903年了,英国人还不用ABCD?

《西学关键》卷五,光学六,在解释折光(折射)时,又是用甲乙丙丁十天干,而且,还举了一个竹竿的例子:
问:何以竹竿半入水中,视之似中断?
答:不特竹竿为然。而羹杓木棍等半入水中,无一不然。
英国不产竹子,整个欧洲都没有竹子,竹子原产于中国,英人著书怎么会用一个大家都没怎么见过的东西来举例?倒是中国人著述会自然而然地使用竹子、竹竿这种常见的物品来举例。

《西学关键》卷六,磁电学,一,如下所示。注意,它居然不叫西方流行的“电磁学”,而叫“磁电学”。至清朝时,中国恰恰称其为“磁电学”。
问:磁石得于何代?
答:名人亚力思忉德(即亚里士多德)之说,耶稣前六百年,中国周定王时,泰西人已识磁石。
亚里士多德(元始前384年-元始前322年3月7日),早于耶稣300多年。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耶稣尚未出生,还不知道在哪儿,这亚里士多德怎么可能知道300多年后会有一个耶稣诞生?他怎么可能说“耶稣前六百年”这样的话?

《西学关键》卷六,磁电学,二:
问:磁石之力何以解之?
答:有古新二说焉。古说曰,有精气二种,蕴于石内。其性同类则拒,异类则吸,二类合并则隐。……新说曰,磁力出于电,别无异力。近今西人多从此说。
欧洲人著书论述,会用“精气”来解释磁石现象???
而且,“近今西人多从此说”,这分明是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来表述的。中国位于东方,欧洲人自西而来,统称“西人”、“泰西人”。

《西学关键》卷六,磁电学,三:
问:地中有磁气否?
答:地球乃一大磁石,其磁气两极,与天顶两极稍偏,中央无磁气之地谓为磁赤道,与地赤道稍欹(倾斜,歪向一边)。指南针在地球上不拘何处,常向南北二方,因磁气异名则吸,同名则拒,故指北一针与南极之磁气同因亦称为南针。
磁气、磁气,又是气。西方没有这个语言和文化习惯,唯有在中国,会创造各种有关气的名词来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又或形成一种假说,例如,元气、紫气、戾气、杀气、血气、灵气、斗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正是因为上述这种中国特有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现象,所以也如磁气一般,中国才将电称之为“电气”,,而非西人后来删改命名的“电流”。
《西学关键》卷六,磁电学,四:
问:何谓电气?
答:电气乃天地间一物,有大力,其效分为四。一曰运机,如推动机器转运货物等是。二曰形性,如发声发光发热等是。三曰分化,如变化物质,使之散合等是。四曰著身,人身得电觉痛痒伸缩等是。

以下这一段窃以为很重要,网上也没有相关信息,笔者就将其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并断句,以便更多的人能够知晓。
问:电气之力常运动不息否?
答:电气有时动,有时静。动则昭著,静则无所见,故电有动静二景。
问:电气几种?
答:分二种。一玻璃电,即阳电。一松香电,即阴电。玻璃电,出于玻璃,将玻璃力擦之,则生。松香电,则出于松香,以羊毛布擦松香则生。
读完这一段,想必您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这与现行的西方电磁学不太一样啊。是的,这是电磁学发展至清朝时,中国的理解与解释。
西史叙事,1733 年法国人杜菲用实验发现,带电的玻璃和带电的琥珀是相互吸引的,但是两块带电的琥珀或者两块带电的玻璃则是相互排斥。
1747 年,花旗国富兰克林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称为“正电”,用“+”号表示;把毛皮摩擦过的火漆棒(或琥珀)带的电称为“负电”,用“-”号表示。
若是西人著书,而且还是1903年,距离富兰克林都过了156年,怎么还会把电称为阳电、阴电?不应该称为正电、负电吗?

继续看下文,书中还阐释了如此取名的缘由。
问:阳电阴电之称取义何在?
答:古学士谓电气有盈亏之候。盈时为阳电,亏时为阴电。二电不同,此拒彼吸,此吸彼拒。若二电同力,聚于一物,则相克而隐伏。隐伏即为静电。据是,则二电正相反背,故以阴阳名之。
显然,这就是明清之际中国人传承下来的电学知识。
而且,有关电气的定理已经出现了。
问:电气有何公例?
答:凡二电同为阳或同为阴,必彼此相拒,一阴一阳则相吸,其力大小视物体之巨细与相去之远近,物愈巨则力愈大,相离愈远则吸力愈微。

此外,关于导体与绝缘体也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总结。
问:物得电后偏传其体有迟速之别否?
答:有迟速之别。速者称善传电,迟者称不善传电。形物分善传电、不善传电,二类善传者如五金,是人畜之身次之,树木又次之,松香像皮丝绵玻璃等更次之。
问:凡物得电如何偏传?
答:不善传电之物,某处得电,即留于某处,不善传于他处。善传电之物,一处得电,立传于他处,且处处皆有。唯传电总在外面,不入物之内体,物之尖凸处,积电尤多,跃跃欲出。
怎么样?是不是刷新了对古人的认识?

问:阴阳二电既相攻克,何以能同储于一物?
答:空气不善传电,物之四周均有空气阻物中之电出外,故二电能同储于一物。若物有尖处,电即自从尖处出,不复存留。故储电之物当是圆正者乃可。
问:欲一物得电,当用何法?
答:通电之法甚多,或摩擦玻璃,或重压,或熏热,俱能使物发电。或以有电之物近之,亦即发电。盖静伏之电为他电所引,随即动作也。
问:何以摩擦一物能生电?
答:有二说焉。一曰摩擦之力分析二精气之隐伏物中者,遂发外而得电。一曰摩擦之力深入物中,其元粒为之抖动,是即为电。

若是西洋人所著之书,为什么插图画的是清人装扮?
结合此前所分析的《电学》一书来看,西人不研究气,没有以“某某气”来描述、表达、分析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文化习惯,为何电学之中到处都使用“电气”?
“电气”一词,目前能找到的、存世的最早记录源自1855年的《博物通书》,而《博物通书》已经被证明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中国书籍。

在历史的演进中,物理学通过不断修改名词的做法,将“发电气器”改为电池(组),将“增电气器”改为“压缩”,将“放电气器”改为“放电”,将“电气”改为“电、电学”,将“电气浪”改为“电波”,将“摩电气”改为“摩擦电”,将“化电气”套上西人的大名改为“伽伐尼电流”,将“正电气”改为“正电荷”,将“负电气”改为“负电荷”,将“电气压”改为“电压”,将“热电气”改为“热电”……
诸如此类,名词倒是愈来愈新奇,一眼望之,恍若外来之物,与中国毫不相干。当那丝丝缕缕的联系被彻底斩断后,代表近现代文明的、先进的电学、电磁学,与华夏渐行渐远,终至不见。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