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
   《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一两(30g)  麦冬八钱,连心(25g)  细生地八钱(25g)  大黄三钱(9g)  芒硝一钱五分(5g)用法:水八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功用: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者。
方歌:
增液承气玄地冬,再加硝黄力量雄;
温病阴亏实热结,泻热养阴肠道通。
方解: 温病热结阳明胃肠,津液受邪热灼耗,大便燥结不得行。燥屎不下,邪热愈盛
津液渐竭,致燥屎在肠中,虽下之亦不通,即吴鞠通所说:“津液不足,无水舟停”之意。法甘凉濡润,以滋阴清热,咸苦润降,以软坚泄下,使阴液来复,燥屎得下,则热结可除,津液得复,自然邪去正安。方中玄参、生地、麦冬能滋阴增液,润燥滑肠;配合芒硝、大黄(即调胃承气汤去甘草)软坚润燥,泄热通下,合成攻补兼施,是“增水行舟”之法。
   《温病条辨》指出,阳明温病,大便不通,如属津液枯竭,水不足以行舟而燥结不下者,可间服增液汤以增其津液。若再不下,是燥结太甚,宜予增液承气汤缓缓服之。说明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之证,有虚实挟杂者,使用下法,宜加审别。
     本方主要用于热结阴亏的便秘证。若痔疮日久,大便燥结不通,属于阴虚血少,肠中燥热者,亦可应用。
附方: 承气养营汤《瘟疫论》 知母(9g) 当归(6g) 生地黄(12g) 大黄(12g) 枳实(9g)厚朴(9g) 白芍(15g)(原书未著分量) 水煎服。功用:泄热通便,滋阴润燥。主治:数下亡阴。唇燥口裂,咽干渴饮,身热不解,腹硬满而痛,大便不通者。
     本方与增液承气汤均能滋阴泻结,泄热通便。但本方乃小承气汤合四物汤去川芎之辛燥,加知母之苦寒滋阴而成,是攻下兼以滋阴养血之剂;增液承气汤则由调胃承气汤去甘草合增液汤而成,滋阴增液之力尤强。二方各有特点,宜加区别运用。
              编辑:杨文杰  医师  邮箱:1347416165@qq.co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