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经常在讨论这个话题,我也一直想写这个话题,但一直到了娃四年级,才感觉有“资格”写出点真正的体悟和想法。
教育是个有点玄、又很有意思的事情,只有真正和娃一起经历了某个阶段,才有切实的感受,算是有了一点“经验”“教训”,但这“经验”“教训”用在别的孩子身上、甚至是自家二宝三宝身上,也许又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也只是提供一个思考角度,供大家参考哈。
正文3680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01
家长们常常会谈到超前学,但你有没有琢磨过,超前学到底指什么?超前超的是哪条线的前?
我大致观察总结了一下,“超前”应该可以归为下面三类:
1、超前于教材。提前学了小学一年级课本涉及的若干知识,比如拼音、认字、20-100以内的加减法等。这种超前是时间上的提前,有的是自然习得的,比如在生活中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汉字;有的是刻意练习的,比如在入学前上一段幼小衔接班、或家庭集中训练一段,提前让孩子学习教材涉及到的知识(不一定直接学教材)。
2、超前于某个基准。不同学校对于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期待(公民同招后变成了“隐形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公立普通校的期待相对低一些,而重点校、民办校等的期待高一些。如果要进入重点校、民办校,超前于这种隐形的基准,是很多家庭以前择校的“共识”,即使现在不能大张旗鼓择校,但学生入学后,学校的教学内容、进度、深度也会让准备不足的学生和家长感觉到“难”。
3、超前于孩子当下的能力。前面说的两个“超前”,很容易让家长焦虑,所以,但凡稍微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都知道不能让孩子“零基础入学”,要让孩子提前学一下。这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超出孩子当下能力的“提前学”——理解力不到,效率较低。比如,20以内的加减法,5岁学就要比一年级学费劲很多。当然,这不绝对——有少数早慧的孩子,丝毫不把提前学当作负担,反而求知欲很强;也有些孩子,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那么,现在问题就变成了:
孩子是否具有超前学习的能力?以实现所谓的“超前”。
超前学习的优势能保持多久?
这些问题,咱们可以在后面慢慢寻找答案。
02
超前学,在家长圈里也有不同的前提设定。有家长说,我并不“奢望”孩子超什么前,我就希望Ta能顺利融入小学生活,不要一开学就跟不上大部队,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就好了,所以就提前学学拼音、认字之类,这要求不算高吧?有家长说,我不想让娃超前学,但我怕孩子一入学,跟同学一比,啥啥都不会,被比得没有自信心,丧失学习的热情了...... 毕竟,自信心和求知欲对于孩子是非常宝贵的。还有的家长暗暗期望,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并且要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当个彻彻底底的学霸。在这种大环境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更何况,孩子在学前可支配的时间较多,好奇心又强,求知欲、模仿力爆棚,不用来学习,难道要浪费掉吗?只不过,我们该探究的是:到底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才是值得我们家长花脑细胞的地方。
03
上面两部分,已经连续提了好几个问题了,但咱们不急,再把时间轴往后推一推,看看一年级,再看看三年级“分水岭”现象,等把这些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自己就会有想法。如果让孩子小学入学前提前学,那到了小学一年级会怎样?好的方面:语、数、英,学过哪一科的内容,那一科上课就会很轻松,作业、测评完成顺利,得到老师表扬,投票选举高票当选,成为全班艳羡的“学霸”。且家长心情愉快,家庭气氛轻松。不好的方面:有的孩子因为学过,认为自己会,对学习内容不放在心上,上课走神溜号,继而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长远来说,坏习惯一旦养成,比较难以扭转。因为孩子成绩还不错,家长可能掉以轻心,认为孩子不是不会,是粗心大意。 如果不让孩子小学入学前提前学,那又会怎样?好的方面:孩子有好奇感和新鲜感,上课想跟着老师弄明白,效率低但能中规中矩或认认真真把作业写完。家长跟着操心,对孩子的学业和学习特点比较了解。不好的方面:畏难,不适应上课节奏,得过且过,因测试评价不高而失去信心,甚至磨洋工。家长着急上火发脾气,费时费力费脑子。经过一二年级的或轻松或紧张的学习,到了三年级又如何呢?根据我对柔柔班同学的了解,大致是这样:a、一些提前学的孩子,学业依然还在班级前列;b、一些提前学的孩子,尤其是早期那些识字多、读起语文课本和数学题吧啦吧啦的孩子,光环在逐渐褪去。这里当然不是说早识字没用,而是说识字早的优势没有迁移到后续的学习中;c、一些以前看似普通的孩子,在不同的学科或整体的学业上崭露头角,数学能力、科学能力、写作能力等浮现出来,学业跨入班级前列;d、双减之前,分数上的差距开始较为明显。以前大部分同学都90分以上,三年级时,70、80、90多都占了一定比例。
04
从三年级“分水岭”现象,可以引申出以下几点:1、从三年级开始的学习内容,是学前超前学很难涉及到的,如果只在学前超前学,入学后按部就班,超前学的优势会逐渐丧失,没那么突出了;2、有些孩子持续超前学,类似于学前学一年级,一年级上学一年级下,一年级下学二年级上甚至更高...... 一直处于“降维打击”同班同学的状态,优势很大程度上会保持。这群孩子面临的难点在于:校内学习依然需要认真,校外还要花时间学,每天日程很满,空白时间或真正的兴趣时间很少;3、有些孩子学前提前学了,在校也认真学,校外没学或有少量学习,但是学习习惯特别好,效率特别高,在班级的优势也一直保持着,但在小升初升学选拔中的优势不太确定,因为选拔考试的难度是高于校内的;4、有些孩子学前做了比较到位的启蒙,虽没有涉及学科内容的学习,但可能默默培养了了专注力、求知欲、阅读力等深层次能力,在经过系统的一两年学习后,跃居同龄孩子前列。这些孩子中也有一些根据需要,选择校外课程同时学。5、孩子的时间有限,学习吸收能力不同,所有的提前学,要想达到效果,都必须建立在有时间、能吸收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纯交学费。
05
所以,我们能看出:幼升小的超前学,仅仅只是个开始,无论开头轻松还是紧张,都不能决定孩子三四年的状况。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那些家长用心、学习习惯好的孩子,都是能赶上来的。至于能不能赶上那些从一开始就提前学、又学习习惯好、又持续提前学的牛孩子,这就不好说了。毕竟孩子的学习,除了拼时间和精力,还要拼娃的脑子。像人大附每年招收的早早培(一年级)就是那种牛孩子,每年还不到100个。但,里面也有孩子后来泯然众人的。所以,这个不能强求。但有些家长有比较浓重的名列前茅的情结,希望孩子虽然不是那种万里选一的大牛娃,但在班级里能一直处于前列,这样家长和孩子心理会舒服些。想这样的话,娃还是要提前学。提前学,并不能保证优势,学进去了,才可以。而能不能学进去,也不是纯报班能解决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幼升小阶段的提前学,主要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情况、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相关,希望一二年级轻松些的家长,最好让娃提前学;能顶住压力、披荆斩棘的家长,无所谓。
06
最后回到前面的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又与第一部分提到的超前学的三种类型联系上了,取决于:孩子要上一个什么样的小学?家长有什么样的心理期待?孩子提前学的能力如何?像北京普通的公立小学,孩子能识读拼音、会10以内加减法、英语会简单的打招呼,遵守规则,开学就是比较轻松的“小可爱”了。但像上海某些民办校,可能一开学的起点就是北京普通公小一年级上学期结束的水平。你说这怎么比?作为家长,最起码提前一两年了解下娃一年级要入读的学校,到底有什么样基准?根据学校的基准,结合孩子的特点,看看适合不适合孩子,如果确定要上,一定要规划一下学前一两年的学习。我觉得,以下这10个切入点值得考虑,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和孩子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1、母语阅读多元化一些,不能仅限于有趣的故事,或某一类题材如公主、奥特曼等,科普、人文、历史等都可以涉猎,这是为以后学科均衡和深阅读打下基础。2、语言学习黄金期要抓住。学前是习得英语的最佳时期,一朝建立起优势,后续都会比较轻松,且终生受益。3、拼音学到能自由认读的程度,开学后会比较舒服。即,看到一个拼音,能拼读出来。4、学会写0-9这些数字,a-z这些字母,这对于提高数学的写题速度、提高拼音的写作速度以及写单词,很有帮助。5、10以内的加减法,在入学前一年应该经常练习,可以在生活中练习。6、家里不营造“小学很辛苦”的氛围,努力让孩子赞同这样的认知:学习是很自然的事,学到东西很快乐。7、慢慢建立孩子的规则感、意识感:守时,自己的事情可以尝试自己完成,知道自己发脾气了等等。大人同样。其实有时候,大人比小孩还善变。8、及时肯定、奖励孩子。对于小孩来说,及时的正向反馈比遥远的正向反馈更重要。比如,今天自己收了玩具,家长就要及时表扬,兑现承诺,而不是说积攒100颗小星星再换取一个大玩具。9、别把带孩子弄得太文艺、太浪漫、太不受束缚,要不然进了小学,落差极大。真实的世界,孩子应该感知,找到和世界共处的方法,才是孩子和大人共同的进步,而不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完美的无毒的虚假世界。10、家长心里对于孩子的专注力状况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今天就写到这里啦,分拨写了好几次,终于可以结尾了,哈哈。如果觉得还不错,点赞或转发给朋友吧,谢谢啦
柔妈│芬兰→德国→北京
育儿│把家庭教育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