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虽然挨了顿揍但至少全须全尾回到家中的公孙贺相比,他兄弟公孙敖则要苦逼得多。本来骑着高头大马在草原上兜风正是心旷神怡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遇到了匈奴人,匈奴人一看是汉军,二话不说提着刀就开始砍人,急得公孙敖大喊:我是来打酱油的,我是来打酱油的。等匈奴人终于听明白他在喊什么,人马已经被砍掉了一大半!
宽宏大量的匈奴人放过了公孙敖,没有对他赶尽杀绝,悲剧了的公孙敖带着剩余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跑回了长安城。临走前匈奴人还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下次再出来打酱油不要这么高调,带这么多人马很容易让人误会他是出来打架的。
回到长安城的公孙敖先到菜摊子上买了点大葱,往鼻子眼睛上都抹了点,然后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进宫面圣去了。听说打趟酱油就折了几千人马的消息后,刘彻本来很有点把公孙敖打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冲动,可一看他这么悲伤,又有点下不了手,只能眼睁睁的听他一边控诉匈奴人如何野蛮凶残如何暴力血腥简直就是无耻无情无理取闹,一边检讨自个儿如何惭愧如何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尤其是对不起陛下。等他终于得不得不完了,皇帝陛下和颜悦色的说话了:公孙将军辛苦了,就在朕这里吃几天公家饭好了,过几天再让你家人来接你回去,对了,让他们别忘了饭钱。大家都知道各行各业都有个祖师爷,据说搞绑架的这行的祖师爷就是汉武帝。领会了皇帝深意的公孙将军一边托人带话给家里,让他们赶紧凑钱来赎自己,一边乖乖的去吃大锅饭了。
如果说公孙将军是个杯具,那李广将军就是个餐具。长期的守城经历把李将军变成了一个墙控,一旦看不到城墙就有点腿软心虚找不到北的赶脚。带着万把人马行走在草原上,李将军突然感到世界很大人类很渺小未来很迷茫。也许是思考诸如我从哪里来要去向何方之类的哲学问题太入神,李将军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被匈奴人围了起来。李广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可惜形势比人强,虽然奋力反抗还是被砍了个七零八落,傲骄的李将军一看这回自己输的裤子都没了,当下就有点不想活的意思。可是俗话说得好,千古艰难唯一死,自杀讨薪不可取。来之前单于就交待过了,要活捉李广,捉回去搞巡展,两斤羊毛或一斤羊奶参观一次,活捉李广的可以从中抽成,要是把李广弄死了,事故责任人负责赔偿损失。因此被砍成光杆司令的李将军自个儿倒是毫发无伤,并且为了防止他自杀,匈奴人把他从头到脚绑成了一个木乃伊。
被绑成木乃伊的李广慢慢冷静了下来,觉得好死不如赖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接着李广发现单于的小王子对自己特别关照,看自己的眼神颇有点含情脉脉的意思,心想这娃莫非是个叔控。天人交战了半天,傲骄的李叔终于决定牺牲一把色相,跟小王子勾兑。纯情的小王子很快就给勾兑成功,对李大叔放松了警惕。比泥鳅还滑的李广则趁着小王子花痴的时候抢了一匹马逃走了,留下小王子的一颗芳心碎成片片。
被公孙兄弟打击的差不多的刘彻看到李广被削成光杆司令后逃回国倒也没有特别生气,按照公孙敖的处理方式处理了李广以后,就回到后宫专心致志的等卫青回来了。
对于刘彻来说,等待卫青的日子是漫长的,尤其是对方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就更难熬了,于是找到卫子夫,诉说了自己的担忧:子夫啊,匈奴人那么能打,连李将军都被削了,你说你弟弟会不会也。。。
卫子夫虽然也很担心,但贤惠的她还是尽量的找说辞安慰皇帝也安慰自己:陛下,请不要太过担忧,我弟弟那末帅那末萌,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匈奴人肯定不会下狠手削他,说不定被哪个匈奴公主看中了找他做个上门女婿也不一定呢。
听完了卫子夫的安慰,刘彻不知道怎么的心里觉得更担心了,当天晚上就做了个噩梦,梦里眉清目秀的卫青和一个膀大腰圆长了一巴掌护心毛的匈奴公主正在拜堂,围观群众都以为新娘是新郎新郎是新娘。梦醒以后的刘彻觉得自个儿不能在这么等下去了,再等下去卫家就该多个混血儿了,打算天亮就给卫青派援兵,而天还没亮,前方就传来了六百里加急的军报,刘彻打开贴满鸡毛的军报,终于松了一口气,龙城大捷!
番外 郭解之死
郭解出身于一个犯罪世家,是汉武帝时著名的流窜犯,当时叫做游侠,年轻的时候干过摸金校尉赏金杀手,也造过假钞,涉及的犯罪领域十分广泛,也可以算是个多才多艺的犯罪分子。尽管干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儿,但每次都被皇帝给大赦了,因此导致他法制观念十分薄弱。
郭解什么时候认识卫青的不大确定,反正不是在平阳公主府就是在建章营,那时候两个人都属于屌丝,比较有共同语言,经常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卫青说自己的理想就是挣钱买羊然后天天在家数羊玩儿,郭解认为卫青小农意识,说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先行侠仗义挣笔钱到韩国整容,回来继续行侠仗义走楚留香路线。卫青认为郭解这么颜控很肤浅,并用自己举例说长的太帅经常被人性骚扰也是很烦恼的。虽然两人三观有不少分歧,但一个羡慕对方武艺高超尤其会耍剑,一个羡慕对方花样美男不用整容就帅的人仰马翻的,也成了一对好朋友。
卫青的朋友很多,刘彻开始并没注意到这个郭解,直到龙城大捷以后,卫青在庆功酒会上发表获奖感言,谦虚的表示自己要感谢陛下,感谢国家。由于卫青的官话不是太标准,还有点山西话的成分,被陛下听成了感谢郭家。陛下不知道郭家是何方神圣,就让张汤去查查卫青和郭家是神马关系。一头雾水的张汤七查八查最终查出了个郭解,添油加醋的跟陛下汇报了郭解和卫青的交往史,陛下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郭解从此就在陛下心中挂上号了。
过了不久汉朝要搞一次大的移民搬迁,郭解本来属于可搬可不搬的,但在刘彻的特别交待下,成了重点搬迁对象,政府工作人员天天上门做工作,弄的郭解十分不爽,这时候的郭解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皇帝陛下的黑名单,更不知道自己为毛上黑名单,扳着指头把自己的狐朋狗友数了个遍,发现在皇帝跟前说的上话的只有卫青,于是找卫青开后门。
卫青接受了郭解的托付后就进宫找皇上把郭解的情况说了一下,表示郭解不符合搬迁条件,皇上能不能给臣一个面子云云。刘彻听了越发做实了心里的怀疑,故意说:仲卿你说他没钱不符合搬迁条件,可他能请得动你这大将军帮他求情,可见也不是完全没钱嘛。
被诬陷贪污受贿的卫青感到十分冤枉,连忙分辨说:臣可没拿他的钱,拿钱发帖臣死全家。那时候的人还是比较封建迷信的,不象现在的水军天天拿户口本甩着玩。刘彻听了以后更不舒服了,又一联想郭解长的那个返祖样儿,益发断定尼玛这绝逼是真爱啊!
只是刘彻在怎么说也是个皇帝,有些话无法说的太明,也无法做的太显眼,只能潦草的把郭解打发到茂陵,心想老子就不信你们这异地恋能维持多久。
长话短说,法制观念淡薄的郭解到了茂陵也没变老实,没过多久又犯罪了,这次是隐藏犯罪分子家属,淮南王的世子。郭解想,自己以前亲自犯罪都木事,这次只是隐藏个犯罪分子的家属,宽宏大量的皇帝陛下一定不会咋样的。
那边皇上接到了密探的情报,心想这次终于抓到了姓郭的小辫子,兴奋的半宿没睡,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卫青找过来了。
"仲卿啊,朕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问你,你要想清楚再回答哦"
"臣知无不言"
"朕和郭解同时掉到河里了,你救谁"
卫青腹诽到,这都什么什么跟什么呀,不过还是恭恭敬敬的回答到:
"臣救皇上,不过皇上以后能不能少看那些个乱七八糟的测试题,臣回头跟姐姐说说让她也少看,市面上这些不着调的书也该禁了,引起多少家庭争端有木有!远的不说,就说臣,每天在家被老婆测,上朝被皇上测,偶尔到后宫请安被姐姐测。那天连霍去病那小子都拿本小册子,说是要测跟臣的相似度。你说臣的亲外甥,这相似度还用测嘛。"
"好了,朕知道了"刘彻看他越扯越远,连忙打断他,回了回神,继续说道:"郭解如今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真正是胆大包天,再不严惩朕看他就要造反了"
卫青看皇上义愤填膺的样子,也不知道郭解到底犯了什么事儿,只得试探道:"臣上次给郭解搞完普法教育后,他倒是很有洗心革面的决心,还给臣写了份保证书,保证以后再不会私下帮朝廷铸造钱币了。"
"比私铸铜钱严重,这回他是藏匿罪犯家属!"
藏匿罪犯家属比私铸铜钱严重吗?前者不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大罪吗?卫青纠结了一下,决定还是以皇上的说法为准,继续问道:
"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哼哼哼"刘彻痛快的哼了几声,"仲卿你是不是tvb剧看多了,说话都一股港剧味儿?朕的情报工作人员是吃白饭的吗?不如你现在就去郭家,看淮南王世子是不是在他家,看朕有木有冤枉他"。
"诺"看刘彻像是动了真气的样子,卫青也不敢再说什么,老老实实的奉命去郭家了。
卫青前脚刚走,刘彻马上又回过神来,让卫青去郭家,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嘛。当然仲卿不是肉包子,可郭解比狗还可恨。于是又赶紧集合了上百个弓箭手,后脚也奔郭家去了,一路走一路咬牙,这回不把你射成个筛子朕就不姓刘!
到了郭家,刘彻先让弓箭手把郭家的小院儿围了个瓷实,再一看,卫青的亲兵都在院儿外站着,院子里叮叮当当正打的热闹。于是找过来一个亲兵问道:"神马情况"?
"回陛下,是大将军说他要跟郭大侠单挑,郭大侠要能赢了大将军,大将军就放郭大侠一马。"
刘彻一听肺都气炸了,谁不知道姓郭的武功天下第一,这不明白是放水吗?仲卿果然跟姓郭的有jq。于是鼓足中气大喝一声:"大将军你给朕出来"。
这边卫青和郭解打了半天也有点累了,皇上这么一喊正好就坡滚驴来个中场休息。郭解先说话了:"大将军你先出去吧,皇上不会把我咋地"。
"你确定吗,卫青担心的问道,皇上这次好象很生气。"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咱又不是头回犯事儿了"
卫青一想也是,郭解怎么也算是个经验丰富的犯罪分子,有事没事肯定比自己有数,于是放心的走出了郭家小院。
卫青后脚刚出小院门,刘彻一挥手,只见弓箭手万箭齐发,那箭跟不要钱似的往郭解身上射,郭解只来得及啊了一声就挂了。卫青回头一看,惨不忍睹。
把郭解射成了个刺猬,刘彻本来挺痛快,可一看卫青一脸不忍的表情,还有点泪汪汪的样子,又不痛快了,故意说道:哼,什么朋友都敢交,死不足惜!
没有领会到陛下话里深意的卫青沉重的点点头说:陛下圣明,要不是交上淮南王世子这种朋友,郭大哥也不至于落到今天"。
刘彻表情复杂的看了卫青一眼,欲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说。
话说那天,卫青率军出了上谷关后,一边念叨者打匈奴,羊羊羊,一边派出了上十路斥候,命令他们找羊找匈奴人,当然我们知道匈奴大军正在雁门关外群殴李广呢,可是卫青不知道,找来找去找不到,真可谓心急如焚。
随他出征的苏建将军,据说以前是跟公孙贺的,提建议道:要不咱先回去?就说匈奴人都望风而逃了,报个大捷先?
卫青没说话,只是看了一眼苏建,这一眼把苏将军看惭愧了,红着脸说:末将刚才开玩笑的,咱哪儿能干这弄虚作假欺瞒皇上的事儿呢?
卫青无可无不可的笑了笑说:玩笑就好,只是这种玩笑苏将军以后少开,容易动摇军心。
"是"苏建多一个字儿都不敢说了,心想这皇上的小舅子看似温柔其实暗藏锋利,以后在他跟前倒要谨慎些。
打发了苏将军卫青又开始琢磨哪儿能找到匈奴人呢?也是福至心灵,突然想起句俗话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虽然匈奴人不是和尚也木有庙,可是封建迷信活动还是一点不少搞。他们信奉的是昆仑神,每次出来抢东西前都要围着一大堆柴火向昆仑神祷告,昆仑神啊,保佑我们这次多抢点蔬菜水果吧,天天吃肉大伙儿都便秘了;昆仑神啊,保佑我们这次多抢几个妹子吧,部落里老爷们太多不能都去搞基吧!而这个供奉昆仑神的大本营就在龙城,那里肯定有羊有匈奴人。
想明白了,卫青就带着大部队往龙城进发,接下来的故事就很简单了,抢羊砍人,然后牵着羊提着人脑袋回朝了。
?且不说这边卫青军团的士卒们一边牵着羊一边提着人头踏上了归途,路上每隔一会儿就会有人带头喊一嗓子:打匈奴,羊羊羊,哦也!士气别提多高昂了。单说龙城大捷的消息传到长安,整个朝野都沸腾了,从官方到民间,从前朝到后宫,很快分成了卫粉,卫黑和路人。卫粉负责天天在酒馆茶楼发传单搞演讲,还有把卫青的事迹编成评书到处说的,主要内容是车骑将军最威武,把匈奴虐成渣渣,车骑将军最帅最可爱,天下无双男女通杀,车骑将军最善良最厚道,是我大汉朝的活雷锋等等。卫黑则在旁边嗤之以鼻,有的说卫青完全是靠偷袭,匈奴人没有准备才侥幸获胜,有的说靠骑兵战胜匈奴人不算本事,有本事带领步兵战胜匈奴人才能算证明自己,还有的宣称自己本来是路人,完全是被脑残粉逼成卫黑的。
下面花点笔墨介绍下大汉朝的头号卫粉,他,和卫青有着相似的出身,都是私生子,从小在卫叔家长大,卫青因为可怜他的出身,以及基于对于自己不幸童年的补偿心理,对他照拂有加,教他习武练剑,帮他解决各种外事争端。成年后他多次被评为大汉朝第一高帅富,长安城最有价值的钻石王老五。尽管出身官二代,但他并没有长成一个纨绔子弟,反而不知道怎么的变成了一个愤青,极端民族主义者,堪称官二代中的战斗机。如果用一句话来介绍他,那就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三姨卫子夫就进了宫,某天他跟随他娘进宫请安,遇到了皇帝。可惜当时皇帝不大安,因为在地上睡觉被一只蜈蚣钻进了耳朵,科班出身的御医没一个能治这样的疑难杂症,皇帝急得一边跳脚一边打算把御医砍掉几个。正在这时,传来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婴儿啼哭,吓得蜈蚣连忙从皇帝耳朵爬出来看发生了什么。当然爬出来的蜈蚣很快被就地正法碎尸万段了,而皇帝的耳朵也迅速痊愈了。兴高采烈的皇帝认为他比御医还管用,于是给他赐名去病。没错,他就是被后世无数玛丽苏们yy的死去活来的大汉名将霍去病。
虽然都是私生子,但卫青属于传统的苦逼型私生子,而霍去病属于逆天的富贵型私生子,除了他舅舅卫青无微不至的关爱,他还特别投皇帝陛下的缘。自从无意帮皇帝陛下解决了耳疾问题后,迷信的皇帝陛下就认定他是自个儿的幸运星,隔三差五让他进宫帮忙攒rp。此外他和皇帝陛下的兴趣爱好也是高度一致,最喜欢谈论名剑,宝马,打匈奴和如何保护舅舅\仲卿的利益神圣不受侵犯。
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霍去病,下面是不同的人对于霍去病的看法。
问题:霍去病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彻:这还用问吗?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模范青年,我大汉朝的青年学习标兵。
卫青:去病是个苦孩子,从小没爹,不过总算是长成了个有为青年,也不枉我这么多年的辛苦。
卫家姐妹:皇上和青弟是有点太宠他,不过倒也没失了分寸,去病这孩子也挺争气的。
汉朝百姓:每次打匈奴都开外挂的人。
匈奴人:坏人。
史官:人很帅话很少气质很傲娇。
问题:霍去病有什么缺点?
刘彻:基本没什么缺点,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节约了,上次朕看他穿的袍子都不是当季最新款,有时候一双鞋穿好几天都不换,朕看着心疼死了,没爹的孩子就是苦逼。
卫青:去病就是太内向了,太乖太听话了(那是在您跟前),也不会跟人吵架(没错,您外甥的座右铭是别人骂他他就打人,从不跟人争吵)。
卫家姐妹:没啥大缺点,就是偶尔在外头失手把人打伤了,总要我们给人赔医药费,不过这两年好多了。(那是因为已经没人敢跟他发生正面冲突了,大家都学乖了)。
汉朝百姓:没听说有啥缺点,敢在公开场合发表黑霍言论的人据说都被皇帝陛下河蟹了。
匈奴人:残忍血腥暴力无耻无情,话说他有优点吗?
史官:汉朝百姓的说法基本正确。
问题:对霍去病有什么希望?
刘彻:希望他是我儿子,太象朕了。
卫青:希望他是我儿子,这样去病就不会缺少父爱了。
卫家姐妹:希望后世哪些玛丽苏别在yy他了,每次都拿我们当反派搞宫斗宅斗真心委屈啊。
汉朝百姓: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象霍去病一样争气,那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匈奴人:当然是希望他赶紧去死!灭灭灭灭你妹呀,匈奴人又不是四害,也有人权的,给个活路让老子们投降行不行啊?
史官:希望他不要看见我们不理不睬的,多透露点宫廷八卦,尤其是他姨父和舅舅的事儿。
霍去病自我评价:我是一个亲情观念很重的人,希望自己能成为象舅舅那样的人。匈奴人?当然是见一个杀一个。匈奴女人?哥没兴趣,毛都没退干净呢还一股子膻味,哥没那么重口。史官?不要来烦我,编你们的八卦去!哥不是种马,也不会随时随地发情,要什么男人女人都是姨父一句话的事儿,哥没那么饥渴。金钱美女于哥如浮云,哥的志向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对了,哥还是个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