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龙狂人刘伯温,其一生共斩了多少条龙脉,最终造成了什么后果?



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907期
  ——野史纲目——
自古以来,便有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说,单纯看这句话,明显有高抬刘伯温的嫌疑了。
如果单纯以能力来论,刘伯温并比不上诸葛亮。、
我之所以持有这样的意见,只需要将二人一生的经历放在一起,就可以轻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两人都是“谋士”,而谋士最大的作用便在于“借势”。借助于平台的资源,然后才可以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
诸葛亮借助刘备的平台,而刘伯温则借助于朱元璋的平台。虽然刘伯温最终协助于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看似高诸葛亮一头,实则不然。
蜀国对抗曹魏,无异于以卵击石,而朱元璋的起义军则是顺势而为,一逆一顺高下立判。而且,刘伯温早先成为元朝廷的小官,一度混得相当坎坷,最终才不得不辞官回家,最终加入到朱元璋的阵营。
由此可以观之,刘伯温是一个特别吃平台资源的人,只有平台合适才可以发挥出相应的效力,而诸葛亮则不会是这样的人。
再者是两者的结局,诸葛亮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并且权力已经到了蜀国的巅峰,而刘伯温则是死于“狡兔死走狗烹”,被胡惟庸用慢性毒药结束了生命。

诸葛亮死的是轰轰烈烈,而刘伯温则略显凄凉,几番对比下来,高低立判。除此之外,刘伯温还在服务权贵的过程中,向权贵低了头。斩断龙脉便是最明显的标志。
刘伯温破坏行规,协助朱元璋斩断龙脉
身为谋士,出谋划策此乃本分,而刘伯温却干上了斩龙脉的勾当。识风水辨龙脉的本事,原本就不是刘伯温的专属,历史上有名的谋士,像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等人皆可判别。
但唯有刘伯温一人当上了“斩龙狂人”,实在是有失颜面。按照风水学的说法,龙脉指的是山脉起伏的走向。
通常来说,山脉绵长起伏走向不定且转折多变,风水学中才有了“龙脉”这一说法。古代的术士多信风水之说,所谓的风水即代表着气运。
作为统治者来说,他们自认为是真龙天子,本身就带有相当强的气运。
按照道理来说,真龙天子的气运都要比一般人多,但是随着朝代的发展,大多都会走下坡路,而在这时,统治者本身说具有的气运也就大打折扣,这样一来,此消彼长之下,世间便会出现新的天子,推翻老朝廷建立新纪元。

朱元璋为了大明江山永固都不惜连自己的淮西兄弟都杀,更别是几条龙脉了。
所以,朱元璋便让刘伯温主持这个斩断龙脉的项目,将威胁大明天下的种子扼杀在摇篮之中。
按照原则来说,风水术士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此乃逆天改命有损阴德之事,可刘伯温却被动地答应了这件事。
刘伯温斩断了99条龙脉,可最终也没能阻止大明灭亡
几千年封建王朝发展下来,纵使再强悍的王朝都不会世代传递,朱元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想法,就本是错误的,更别提要用斩龙脉的这个办法了。
刘伯温更不应该承接这个项目,但他也背着良心的将这件事揽了下来。刘伯温第一站来的是无锡龙山,这里的龙气非常强大,如果置之不理,数年之后必出奇才。
刘伯温便下令让周边百姓开垦此处土地,让山不再是山,当山不再是山,山脉也就不再连续,而龙脉之气也就会大幅减弱。

除了无锡山脉之外,刘伯温还斩断了了兰州的南北山,在山上新建了锁龙井和困龙钉,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在山上修建了一座伏龙亭。
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刘伯温一路走一路斩,竟然将大明境内大大小小的99条龙脉悉数斩断。
刘伯温此举,维持了大明江山200多年的基业,通过大明王朝整个经历就可以看出,王朝气运时断时续,尤其是到了中后期,在起起伏伏间,一路走下坡路。
刘伯温斩断了大明境内的99条龙脉,为何没能阻止大明灭亡?按照科学的解释,封建王朝的特点就决定了其统治不会世代相传。
按照风水学的解释,那就是刘伯温忽略了关外的那条龙脉,而那条龙脉之下,有一个叫努尔哈赤的年轻人,统一了建州女真。他的子孙最终进入关内,建立了大清朝。

后记
个人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如果朱元璋不让刘伯温强行斩断龙脉,或许大明境内出现的强力人物,会将汉人的统治持续下去,哪里会有关外游牧民族的事儿?
也正因为刘伯温与朱元璋的一念之差,才引发了更多的问题。试想一下,满清不入关,不进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又岂会有清末的屈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