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健身者都有自己的训练频率,有的几乎每天都进行训练,有的一周只练三次或者四次,但不论训练频率高还是低,都可以练出肌肉,而且没有明显差距。
有时候减少健身次数是难免的,比如到了冬季之后,因为天冷健身训练频率会有所下降,但一旦长期习惯的训练次数被削减,肌肉势必会出现一些变化。
肌肉力量与耐力下降
有健友问降低训练频率与完全停止训练,两者对肌肉的改变有什么不同?其实完全停止健身训练会加速肌肉形态的退化,而低频率训练还能对肌肉保持相对规律的刺激,所以保持低频率训练是最佳选择。
当削减训练次数后,最大的变化就是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下降。大多数削减健身次数的健身者会选择一周一练或两练,当隔一周再去进行力量训练时会发现,之前能轻松卧推做组的重量变得起落艰难,有时都不能完整地做完一组。
体脂率上升
减少训练次数后导致体脂率上升几乎是每个健身者都要面对的问题,因为训练间隔时间的拉长为脂肪创造了积累的机会。削减训练次数后,身体的基础代谢会下降,多余的能量被转化成脂肪,由此身材就会变得没有之前那样有线条感。
肌肉围度无明显变化
对于长期健身的人来说,最关心的是肌肉围度的变化,毕竟肌肉的体积才是努力训练成果的证明。之所以不能完全停止健身,而选择削减健身次数,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肌肉围度尽可能少受影响。在减少训练次数的这段时间,肌肉围度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但形态却略有变化,饱满度和分离度会大不如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健身者重新恢复到原来健身频率时,恢复的速度是很快的。一般来说,只要持续一周的规律训练就会看到明显的改变,这是因为肌肉有记忆。当健身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但又不想荒废训练成果,选择用削减训练次数的方式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