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武术界,有这样一句话:“宁练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那么这个筋和肉分别代表的是什么?有人认为“筋”指的是有弹力的运动肌,而“肉”指的是没有活力的死肌肉。
这个解释有失偏颇,因为在中国古代还没有健美练肌肉这个说法,死肌肉的概念也是在健身运动推广之后,出现的一个误解。
练武者在练习一些武术动作时,总感觉四肢被什么东西给卡着,比如腿踢不上去,卡着他们活动的身体部位就是“筋”,而影响身体灵活性的一些肥肉和肌肉,就是“肉”。
“筋长一寸”就需要多拉伸韧带,这样四肢才足够灵活,不过健身者是否同意此观点呢?健身练肌肉就真没用吗?这是一个否定的答案。
之前有人调侃前健美运动员弗拉比,如果是这个大块头和你PK,你是否敢还手?这样的健身大块头本身就不怒自威,块头摆在那,“不练肉厚一寸”在这里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曾有位MMA爱好者总结:出拳的冲击力更主要来源于你对臀腿肌肉的运用,不要专注于出拳,而是要专注如何将臀腿的力量传递到你的拳头上,这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MMA运动员,他们的胸大肌和手臂肌肉并不是那么突出,还有一些女子即使体格很小,一旦学会如何发力,照样能在拳击机上打出千钧的力量,不输男子。(图中女子数据为8830,最高纪录为9868)
更长的“筋”,更强壮的“肉”,其实都是武术中的基础,大块肌肉虽然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会起反作用,但学会如何发力,如何将全身力量传递到拳头上才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或时间去拉筋,去专门练格斗技巧,或许肌肉围度无法决定你拳头的冲击力有多大,但很多时候“肉厚一寸”,往往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安全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