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月最关键 张伯礼院士称今冬疫情有望3月初疫霾尽
核酸检测前半小时不要抽烟喝酒 专家称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新研究表明某些人可能通过饮食渠道感染新冠病毒
?:
01
1月、2月最关键 张伯礼院士称今冬疫情有望3月初疫霾尽
随着冬季的到来,特别是最近又赶上了春节春运,北京、河北、黑龙江等地新冠疫情也开始严重起来。这一轮反弹的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采访中说道:我老提1月份、2月份两个月最关键,你看现在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这些地方也都有散发的。
张伯礼院士表示,所以这两个月确实关键,后边还有一个月,2月份又是关键的一个月。真正到了2月底,特别是到了3月初,我们就可以开始说春暖花开,“疫霾”尽。
从石家庄的经验来看,张伯礼院士称到了春节前,应该说整个局面就完全控制了。
对于春运春节期间的疫情控制,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够返乡,同时这些返乡人员回去以后,当地基层政府要进行网格化管理。
工作方案所指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主要包括:
一是跨省份返乡人员;
二是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
三是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从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实施,至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
02
核酸检测前半小时不要抽烟喝酒 专家称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如果你要去做核酸检测,那么千万要知道的是,核酸检测前半小时不要抽烟喝酒,对此专家表示,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测试准确度。核酸检测前两小时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采样前30分钟不应吸烟、喝酒、咀嚼口香糖等;检测者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检测前取下口罩;检测后立即戴好,可准备一个备用口罩,方便污染后随时更换;
由于个体差异、耐受性、既往病史不同,存在出血、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少见并发症和不良后果,采样前告知采集人员有鼻腔手术史、鼻中隔弯曲、血液病、咽喉疾病,或服用抗凝药等相关危险因素。
在采集口咽拭子时检测者头后仰,张口发出“啊”音,有助于暴露咽喉,但过程中会出现刺激性干咳、恶心、呕吐等症状,检测者可配合采集人员尽量放松、深呼吸。
采集后立即离开采集点,避免在采集点周围吐痰、呕吐,离开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
核酸检测前后都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擦拭双手。
核酸检测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仅仅是在采集时会有些许异物感,是没有疼痛感的。核酸检测原理通俗讲,就是通过放大样本来识别荧光信号以检测病毒。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感染者体内的新冠病毒抗原。如果测出阳性,说明患者被感染,因此在诊断新冠肺炎的标准中具有重要意义。
据卫健委的说法,《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自下发之日开始执行。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从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实施,至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
是不是返回城市就不要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
《方案》所指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需要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并进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而返回城市人员需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
另外,之前官方提到的,工作方案所指返乡人员包括哪些人群?工作方案所指返乡人员是指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
主要包括:一是跨省份返乡人员;二是来自本省内中高风险区域所在地市的返乡人员(中高风险区域内部人员原则上不流动);三是本省内的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
03
新研究表明某些人可能通过饮食渠道感染新冠病毒
1月21日,江苏无锡梁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进口食品开展常态化监测中,发现一份生产日期为2020年12月18日的进口车厘子内表面核酸检测阳性。这让广大网友直呼“有点怕”。
那么,进口车厘子还能吃吗?对此,四川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解答。
栾荣生说,不管是车厘子还是其他水果,在食用前都会清洗或削皮。虽然在加工、搬运、运输过程中,水果表面可能会受一些污染,但一般在清洗之后,可以去掉水果表面绝大部分病毒。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化道传播途径,因此即使有少量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也不会被感染。而且动物实验也表明,在给动物投喂被污染过的食品后,并没有造成动物的感染和传播,所以公众无需对此事过度关注或是恐慌。
不过,近期国外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除了主要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产生的飞沫、气溶胶在空气中传播,并进入到他人的上呼吸系统中。病毒通过鼻子、眼睛或者嘴巴进入,并开始在局部细胞中传播,最终到达肺部。但某些人是却还是因为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而感染新冠。
在疫情早期,我们都认为食物是不会传播 COVID-19 病毒的。该病毒会和鼻子、肺部的 ACE2 受体结合,但在消化道中无法存在。首先烹饪的食物在高温加热后也会消灭病毒,而且胃酸可以破坏食物中存在的颗粒。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卫生当局进一步强调,通过食品包装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圣路易斯的研究人员对患有巴雷特氏食管的病人进行研究,并发现了可以和新冠病毒结合的食管细胞。酸(或胃)反流会对食管造成长期损害,包括开始类似肠细胞的细胞的修饰。这些细胞带有ACE2受体,因此病毒可以在穿越食道时与它们结合。
Jason C. Mills 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患有巴雷特食管的人有更高的 COVID-19 感染率或有更大的风险,但部分原因是由于还没有研究过。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可能值得看看,看看患有巴雷特氏症的人是否有更高的感染率”。
患有巴雷特氏食管的人经常服用一种叫做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来抑制酸的分泌。因此,胃的酸度降低,这可能有另一个副作用。更多的病毒可能会通过胃,然后与肠道中的受体结合。在美国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患有胃反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有从食物中感染病毒的风险。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实验表明,病毒可以与食道中的改造细胞结合,但这并不能证明这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了。目前也不清楚,如果巴雷特氏症患者只通过食物而不通过气管感染病毒会发生什么。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一个人呼吸道中的病毒含量已经很低,他们可能会吞下含有病毒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会与食道下段的异常细胞结合。这可能会使他们的病情加重,但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猜测。科学家们目前证明的是,病毒确实可以与食管细胞结合。
https://medicine.wustl.edu/news/for-some-gi-tract-may-be-vulnerable-to-covid-19-infection/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