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再升级,科学家为何特别担心来自巴西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强生单剂疫苗全球临床试验中有效性为66%;社交媒体纷纷现打疫苗自拍




新冠病毒再升级,科学家为何特别担心来自巴西的P.1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社交媒体纷纷出现施打冠状病毒疫苗自拍照
强生单剂新冠疫苗在全球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为66%

01
新冠病毒再升级,科学家为何特别担心来自巴西的P.1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新冠病毒已经肆虐一年多,在全球造成了一亿多人的感染病例,如今,形形色色的变异毒株正在全球各地到处出现。例如一种来自英国的变异毒株,它的传染性更强,已经在全球肆虐并替代老的毒株,目前已经在美国等国家大范围流传。另外还有一种变异毒株来自南非,该毒株对目前所有的抗病毒疫苗具有一定抗性,它迫使Moderna和辉瑞公司重新配制他们早前所研发的COVID-19疫苗,并开始加快制造“加强版”疫苗,以此来确保疫苗仍然对该毒株保持有效性。不过,对于一些科学家而言,目前最令他们头疼的是变种毒株也在随着时间推移和感染基数增加而导致突变种类和突变速度的升级。在这些突变的变异毒株中,其中有一种叫做P.1的变异毒株,该毒株去年12月初在南美洲巴西玛瑙斯市出现,到今年1月中旬已经造成整个城市疫情的大规模爆发。

本周一,美国明尼苏达州卫生官员表示,在巴西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P.1首次在美国被发现。该州卫生部通过每周随机对50名阳性患者的鼻腔拭子进行测序,发现了这一感染病例。该病例此前曾前往巴西旅行。

“如果你要问我,在我目前听到的所有关于新冠病毒的事情中,最令我担忧的是什么,那就是他们报告巴西玛瑙斯市的病例突然增加,”马萨诸塞大学的病毒专家Jeremy Luban 在该变异毒株到达美国之前的两周前告诉NPR。“(去年夏天)玛瑙斯市已经有75%的人感染了。”
目前,科学家们对P.1毒株的担忧是双重的,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变异毒株为什么在巴西会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传播, 此外,这种新变异毒株带有一组高风险的突变。
来自英国的变异毒株“VUI – 202012/01”虽然只用了大约三个月时间在英国爆发,同时造成数万人死亡,同时,3月该升级版毒株也将替代美国流行的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毒株,我们不禁惊讶其传染性增强的同时,也在感叹该毒株的传播速度。但是巴西的P.1只用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就在玛瑙斯市爆发。此外,巴西的玛瑙斯市在去年4月已经受到病毒的极度打击。根据以往的研究估计,该市的民众从原有理论而言应该已经达到了群体免疫,病毒应该不会再次轻易在传播。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10个月之后,新冠病毒又会再次卷土重来导致感染者激增呢?难道是P.1毒株躲过了针对上一版本病毒的抗体,使得二次感染变得更加容易?又会不会只是传染性明显增强?这两种情况都可能是真的吗?
美国”哈佛大学的流行病学家Bill Hanage在Twitter上写道。“尽管我们不确切知道为什么这种变体在巴西会导致二次爆发,对此,目前我们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
二次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首先,根据早前的研究和统计,二次感染患者更易转为重症死亡。此外像来自南非的变异毒株一样,P.1携带了一个沿着病毒表面的突变群,抗体--特别是强效抗体--喜欢在那里结合。“它们是一种免疫系统的主要目标,”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和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的病毒专家Penny Moore说。“因此,当我们看到(这些表面)有一大堆突变时,它提出了突变可能赋予免疫逃避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这些突变正在帮助病毒逃避抗体或逃避抗体的识别。从本质上讲,这些突变是在为病毒提供一种隐形的披风。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Moore和她的同事们从44名感染了早前版本病毒的人身上抽取了血清,并检查了该血清中的抗体是否仍能对抗来自南非的新变异毒株,还是抗体失去了灵敏度?
“的确,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她说。“事实上,这真的是相当戏剧性的灵敏度下降。我们看到,在一半的血清中,抗体对(来自南非的)新变异毒株的效果明显下降。”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在类似的中和实验中测试出P.1,但P.1有两个突变,科学家们已经证明这两个突变会降低抗体的结合力。
病毒专家Ravi Gupta说,现在我们在病毒和疫苗之间进行了一场 "猫和老鼠 "的游戏。病毒找到了绕过疫苗(和我们的免疫系统)的方法,Gupta说,因此制造商必须重新制定疫苗(否则我们将面临两次感染的风险)。
“我们之前就遇到过流感的情况。我们不得不与流感共存,并想办法通过每年制造疫苗来保持对病毒的领先,”剑桥大学的Gupta说。
“所以我可以想象,我们将对(新冠病毒)做类似的事情。最终,我们需要设计不同的疫苗,这些疫苗针对的是病毒的不同部分--病毒发现更难改变的部分。”
Gupta补充说,这个过程将花费世界上大量的金钱--并且需要时间。“我不认为会有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只是在2021年出现,说,‘就是这样,我们已经完成了’。新冠病毒将造成长期的混乱。"
假设人类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社会隔离和有效的疫苗控制,随着感染人群基数的增加甚至是跨越生物种族的感染增加,在多重交互感染的大环境中病毒突变或许将变得更频发更复杂更危险。目前我们所有做的,是加速研发有效的疫苗和严格执行强有力的社交隔离措施。
02
社交媒体纷纷出现施打冠状病毒疫苗自拍照
这位来自爱荷华市的38岁医学实验室科学家在圣诞节前的周一接种了第一针COVID-19疫苗,除了手臂疼痛外,他感觉很好。从那以后,他没有任何不良反应,长出他想让他的朋友和家人知道这些,于是他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Facebook上。
拍这种作品的不止他本人,这几天打开Instagram、Twitter或Facebook,你很可能会看到一些人的照片,他们戴着口罩,卷着袖子,或者举着写着疫苗信息的小长方形纸。有些人发布这些照片,是希望与质疑疫苗的追随者展开对话。还有一些人只是想分享一个期待已久的时刻,象征着希望有一天生活能恢复到某种正常状态。这些照片来自世界各地,从美国到英国,从摩洛哥到约旦。著名的面孔甚至也加入了这一潮流,包括帕特里克-斯图尔特(Patrick Stewart)、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比尔-盖茨(Bill Gates)、琼-柯林斯(Joan Collins)和肖恩-潘(Sean Penn),以及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和众议员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特兹(Alexandria Ocasio-Cortez)等政治领袖。
尽管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仅在美国,COVID-19就已经造成了40多万人的死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嚷嚷着要撸起袖子打疫苗。在凯撒家庭基金会的一项调查中,只有71%的人表示一定会注射疫苗。其余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要么可能不会或肯定不会接种疫苗,理由是副作用等原因,并担心疫苗太新,政府不能确保其安全性。
不过,让人们接种疫苗是很重要的。克利夫兰诊所是一个有100年历史的医疗中心,它表示大约50%到80%的人口需要接种疫苗,以达到群体免疫的门槛。群体免疫力是指,当一定比例的人群产生免疫力时,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同时,关于疫苗的错误信息已经横行多年,所以一些人希望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贴一张接种疫苗的照片,就能帮助抵消一些错误信息产生的影响。


03
强生单剂新冠疫苗在全球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为66%
本月29日,美国强生公司表示,在针对中度及重度疾病方面,其单剂新冠疫苗在美国临床试验的有效性为72%,在拉丁美洲和南非的有效性分别为66%和57%,整体有效性为66%。据彭博社29日报道,该公司当日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在一项超过4.4万人的研究中,该疫苗的整体有效性为66%,该疫苗针对严重疾病的有效率非常高,成年人接种后4周内对严重疾病的预防有效率为85%。
报道称,基于此次研究结果,强生计划于2月初在美国申请紧急使用授权,该公司首席科学家曾于本月表示,预计将会在今年3月获得批准。
报道称,由于强生疫苗只需要注射单剂,且能够在冰箱里保存3个月,将对结束新冠疫情大有帮助。据此前报道,辉瑞的新冠疫苗必须在零下70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储存,一旦脱离超低温储存环境,疫苗须在2至8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保质期约为5天。莫德纳疫苗需要在零下20℃的环境下运输,该两种疫苗都必须接种两剂。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已同意以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3亿元)购买强生公司的1亿剂疫苗。强生公司表示,计划以美国、欧洲、南非和印度作为生产地,在2021年交付10亿剂疫苗。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