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变异毒株再升级 ,新冠病毒新变异株或致疫情再次大暴发;新研究证明新冠疫苗确实能起到遏制疫情的作用;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会攻击大脑




英国变异毒株再现变异 ,新冠病毒变异株或致疫情再次大暴发
新研究证明新冠疫苗确实能起到遏制疫情的作用
不只嗅觉失灵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会攻击大脑:滴度1000倍于肺部
多地调整返乡政策:省外低风险区回城非重点人群无需核酸检测
福特计划用新的透明N95口罩、过滤技术来对抗COVID-19大流行
美国一医生希望人们将COVID-19安全放在首位 建议“不要分享你的空气”
为结束新冠大流行:美新政府将佩戴口罩等公共卫生措施纳入法律
路透社:印度超3亿人或已感染过新冠病毒

01
英国变异毒株再现变异 ,新冠病毒变异株或致疫情再大暴发
变异毒株或将有利于病毒抵抗疫苗和抗体疗法,并让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康复者或注射过疫苗的人群再度感染病毒。这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南非和巴西变异毒株已经出现了这种突变,而引起全球关注的英国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在肆虐数月后再度出现新变异,目前,这种突变看上去似乎提高了病毒对现有疫苗的抵抗力。近日,英国公共卫生部门在本周一发布的最新报告中称,科学家们发现了新毒株的11个不同序列发生突变。研究结果来自包含逾20万个序列的数据集。

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兼临床病毒学家Julian Tang在英国科学媒体中心演讲中称,这种变化“令人担忧”。“最近的研究表明,mRNA疫苗仍将对原始英国变异毒株提供最佳防护的说法可能将不再成立。”
Tang表示,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这个变异是在英国变异毒株上自行产生,还是与南非、巴西或其它毒株产生了重组产生。后一种情况常见于流感病毒,但在冠状病毒上并不常见。
行业研究分析师Sam Fazeli表示,这次突变发生在英国本土,这个事实表明光是限制来自南非的出行恐怕还不够,对疫苗制造商针对新毒株加强疫苗效果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遏制这一变异株的传播,英国卫生部门2日开始对8个地区的大约8万人“挨家逐户”检测新冠病毒。
随着美国改变新冠病毒确诊策略,近期美国新冠病毒确诊数量从纸面上出现了下降趋势。不过新冠病毒仍然在美国持续传播。本月1日,美国拜登政府首席医疗顾问,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警告说,如果新冠病毒变异株在美国占据主导传播地位,康复后的新冠肺炎患者仍将面临二次感染的风险,美国也可能再次出现确诊病例数激增的情况。
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尚未在美国占据主导传播地位,不过,一旦新毒株“支配”美国,就像南非和巴西一样,即使感染过新冠病毒,仍然有很大概率再次被感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目前,英国、南非和巴西发现的三种对疫苗和抗体产生免疫的新毒株均在美国被发现。其中,最早传入美国的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已在美国32个州被发现,感染病例达到467人。
不少医学专家和机构对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断蔓延的危险发出警告。
病毒变异株扩散 或致春季病例数激增
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变异株在各地广泛传播,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将可能出现“春季激增潮”。
美国知名传染病专家奥斯特霍姆也警告称,在新冠病毒变异株等因素影响下,美国可能将再次面临新增确诊病例激增的情况,他还将这一风险形容为“五级飓风”。
波士顿医学中心专家巴德里娅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也作出了类似的预测。
波士顿医学中心专家 巴德里娅:你很可能会看到2月有更多的新增确诊病例,这会直接导致3月出现更多的住院患者和死亡病例。
周二,世卫组织发布的每周流行病学报告指出,80个国家和地区已出现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41个国家和地区已出现在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10个国家和地区已出现在巴西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研究发现,部分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传染力可能更强,但传播方式没有改变,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变异株的传播。
02
新研究证明新冠疫苗确实能起到遏制疫情的作用
自12月中旬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截至周二上午,已有超5650万人至少注射了一剂。其中超1126万人已经完成了疫苗的接种。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但还不够高、还不足以遏制疫情。来自各个专家的说法--要实现群体免疫,接种率必须超过70%才行。
      疫苗无法预防感染,因为它们是为了降低出现严重疾病和防止死亡而研发的。但通过免疫得到保护的人越多,病毒传播的难度就越大。另外人们还需要继续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配电口罩和接种疫苗后仍保持社交距离等。现在,关于新冠疫苗效果的首批研究已经开始了,这显然是个再好不过了的消息了。虽然群体免疫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疫苗已经在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降低了传播率。
以色列
以色列正在为其人民接种疫苗。目前,该国约有317万人注射了第一剂,该数值占以色列总人口的30%以上,这一比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匹敌的。在这些人中,有182万人同时接受了辉瑞/BioNTech两剂疫苗。因此,以色列将成为首批记录COVID-19免疫情况的国家之一,也是首批了解何时达到群体免疫的国家之一。
据BBC报道,以色列已经开始开展免疫运动。尽管以色列正在抗击包括英国和南非新病毒在内的疫情,但该国观察到的病例总数在下降。这种变化尤其在老年人和疫苗项目更先进的地区被注意到。

以色列卫生部(MoH)证实,在近75万完全接种疫苗的人中,只有531名60岁以上的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只有38人住院治疗--患病程度有中度、重度或危重,只有3人死亡。报告指出,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感染者是否在完全形成免疫力之前就感染了这种疾病。尽管如此,这个数字仍在辉瑞制药95%的有效百分比之内。
BBC指出,在疫苗有时间发挥作用之前,有超7000例感染病例被记录在案,其中包括约700例中度至严重病例和307例死亡。而在接受第一次注射后的14天,感染人数大幅下降。
由于以色列目前仍处于封锁状态,所以让病例出现下降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疫苗接种。据悉,在数据分析中,没有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可以用来衡量封锁的影响。但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试图确定封锁是否在确诊病例减少中发挥了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在60岁以上人群中以及在那些迅速接种疫苗的城市中,感染和住院人数的下降幅度都表现得更大。这些变化在此前的封锁中都没有被观察到过,这表明疫苗已经在抑制病毒感染。
还有一项来自以色列医疗机构Maccabi的研究则进一步支持了辉瑞药物有效的观点。据该机构披露,在248,000名接种疫苗的人中只有66人在第二剂疫苗接种一周后感染。另外没有出现住院病例,感染者均为轻度症状。该组织还将研究结果跟90万未接种疫苗的人进行了比较。在未接种的群体中约8250人被感染,是接种疫苗组的11倍。他们估计疫苗的有效性有92%,接近官方的95%。
英国
《泰晤士报》报道称,疫苗在英国表现出了相当有效的迹象。虽然证明这一点的研究论文将在几天后发表,但数据显然已经表明,疫苗确实在减少新冠病例数量。这是来自该国疫苗接种和免疫联合委员会(JCVI)副主席Anthony Harnden的说法。

这位官员指出:“初步数据表明,在年轻人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第一针疫苗都表现出了效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似乎还会增加。通过第二剂的注射,我们有可能获得更强、更好的长期保护。”
英国对其疫苗接种制度做出了重大改变,据悉该国选择为尽可能多的人接种第一剂疫苗,但在建议的3-4周之后将第二剂疫苗推迟数周。官员们还表示,他们可能还会将不同的疫苗组合在一起,这样即便出现疫苗短缺的问题也不会影响到第二剂注射。
Harnden称,早期的数据主要包含了辉瑞的疫苗,这是首个在该国使用的疫苗。至于疫苗混合,他说目前还没有关于实践的研究,但应该不会有问题。此外他补充称,有证据表明,接种第二剂不同的疫苗总比完全不接种好。
截至1月31日,英国已总共为近50万人接种了疫苗,而第一剂接种的人数则超过了930万。
英国的这项研究可能比以色列的数据更重要,因为该国正在对抗一种更具传染性的变种,该变种在2021年初左右引发了创纪录的感染浪潮。当时,尽管英国实施了严格的封锁,但COVID-19病例数量仍在飙升。
03
不只嗅觉失灵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会攻击大脑:滴度1000倍于肺部
新冠病毒在全球已经感染了1亿多人,大家已经知道它会感染呼吸系统,后遗症有嗅觉、味觉失灵等问题,然而研究发现它还会更可怕的问题。此前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后遗症不仅出现在呼吸系统相关的地方,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也会被影响,重症病人会出现脑肿胀、失忆、幻觉和癫痫等症状,要比嗅觉失灵严重多了。

之前的研究并不够深入,美国乔治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小白鼠上做了更仔细的研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了在《病毒》(Viruses)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病毒感染老鼠的鼻腔通道会导致对大脑的快速、不断升级的攻击,并引发严重疾病,即使在肺部成功清除病毒之后也是如此。


他们还发现,老鼠大脑中的病毒含量明显高于肺部,大脑中的病毒峰值滴度(水平)大约是肺中的病毒峰值滴度的1000倍,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在大脑中有很高的复制潜力。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助理教授穆克什·库马尔(Mukesh Kumar)表示,这些研究结果对了解新冠患者身上出现的广泛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有意义——包括为什么有些新冠患者似乎正在康复,肺功能有所改善,但却迅速复发并死亡。
这意味着,这样的情况下,感染者复阳的风险也并不小!


 “我们认为这更多是一种呼吸道疾病的想法并不一定正确。”库马尔表示,“一旦感染大脑,它就会影响到任何东西,因为大脑控制着你的肺、心脏和一切。大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器官。它是所有东西的CPU(中央处理器)。”
04
多地调整返乡政策:省外低风险区回城非重点人群无需核酸检测
2月3日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近期部分地方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的“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现象明确表态,这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对明显违反返乡加码“六不准”的地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上述通知要求,各地要做到“六个不”: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的期限。
目前,一些省市已经调整了返乡政策,比如甘肃,从省外低风险区回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无需核酸检测。
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给出的公告称,对于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通知称,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口岸直接接触进口货物从业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确需省际、市际出行的,以及跨省返回农村地区的返乡人员,应当持 7 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其他人员应当持健康码“绿码”出行,在体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
另外,湖南岳阳、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城市也调整了策略,低风险地区确需出行的其他人员,在体温正常、做好个人防护、持健康通行码“绿码”的前提下,可有序流动。
云南大理于2月1日下发文件,1月27日的文件作废。低风险地区人员到大理,不再要求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只要有健康码和行程卡绿码即可通行。
丽江方面,旅游局也下发通知,低风险地区人员前往丽江不再需要7天内核酸检测,持健康码和行程绿码可有序通行。
05
福特计划用新的透明N95口罩、过滤技术来对抗COVID-19大流行
福特公司呼吁全美民众继续对抗新冠大流行,并在周二透露了它计划推出、捐赠和部署的新技术,以帮助该国击退COVID-19。它们是两种特定的技术:一个新的N95口罩和一个简单的空气过滤系统。

福特开发的N95口罩是完全透明的,让人们在互动中再次看到面部表情。它的目的是为了给流行病带来更多的人性,因为微笑、笑声和基本的人类情感都隐藏在必要的口罩后面。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它有信心该设计能够获得N95过滤认证,并将在冬季继续测试该口罩。如果一切顺利,它希望在今年春天就能推出这种口罩。

第二项创新或许更为关键,因为地方政府正在权衡让孩子们重返校园的方案,而个人也在努力应对聚集在家中和其他情况下的风险。这是一个简单的箱扇过滤套件,包括一个模切纸板底座、一个20英寸的箱扇和一个空气过滤器。福特说,任何人都可以在家里,或在学校组装这个简单的系统,以增加通风,减少病毒颗粒在一个空间内集中的可能性。该汽车制造商与明尼苏达大学合作测试其系统,该系统在减少教室大小空间内空气中残留的颗粒和飞沫方面显示出积极的效果。
福特公司不仅计划生产这些套件,还将在下个月向服务不足的社区捐赠2万套套件,关于该系统的进一步细节将在未来公布。此外,该公司还将免费提供基础设计,以鼓励复制和广泛使用。

在承诺在全美生产和捐赠1亿个口罩的基础上,该汽车制造商表示,将在2021年中期把这个数字提高到1.2亿个。在福特去年因新冠大流行而结束呼吸机生产后,口罩生产仍在继续。
在受COVID-19打击最严重的特定地区,福特还将播放一个超级碗广告,福特希望随着疫苗在美国各地继续推出,它将鼓舞士气。
06
美国一医生希望人们将COVID-19安全放在首位 建议“不要分享你的空气”
一种源自英国的传染性更强的COVID-19变异毒株已在美国20多个州被发现。一些卫生专家表示,遵循COVID-19安全指南在和以往一样重要,尤其是现在许多医院的ICU已经满负荷运转。这意味着人们在公共场合应该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部卫生及尽可能避免室内聚会等。

鉴于室内聚会往往是新冠病毒爆发的主要原因,最后一点尤其值得强调。举例来说,去年纽约的接触者追踪数据显示,在所有新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有近75%来自家庭聚会。室内聚会往往会成为新冠病毒传播的“温床”,因为病毒在几乎不通风的封闭环境中更容易传播。
“我们现在需要更多关注室内的空气再循环,”福奇博士在几个月前接受《美国医学会杂志》采访时说,“这告诉你,当你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在室内戴口罩是一件和在室外与你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或他们是谁的个体打交道时戴口罩一样重要的事情。”
此外,很多人在和朋友在一起或者在自己家里聚会的时候,往往不太会重视COVID-19的安全准则。
鉴于上述情况,美国医学专家Leo Nissqla博士在为《 EatThis,NotThat》撰写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建议,希望人们将COVID-19安全放在首位:“不要分享你的空气(Don’t Share Your Air)。”
如果你不想感染COVID,就不要和其他人一起在室内闲逛。就是这么简单。你更有可能在室内空间感染COVID-19--所以为了避免生病,请避免在室内活动。
因此,Nissqla敦促人们避免外出到酒吧、餐馆、宗教集会和理发店。同样值得指出的是,当人们确实选择在室内聚集时,会发生什么。今年8月,佛罗里达州一家社交俱乐部的200人卡拉OK派对变成了一个超级传播者事件,导致50例新冠确诊病例和两人死亡。
“这其实是一个很戏剧性的事件,它几乎是可以公布的,”Flagler和Volusia卫生部门的Stephen Bickel博士当时说。“这真的是一个悲剧。这当然是对风险的深刻无知。公众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怎样的风险。我以为他们知道,但也许不知道。”
07
为结束新冠大流行:美新政府将佩戴口罩等公共卫生措施纳入法律
辉瑞对新冠病毒相关的最新更新是,等到5月,该公司应该能向美国输送2亿剂COVID-19疫苗,这比其最初的目标提前6个月时间。据悉,这一数据来自根据一份最新公布的报告。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因为一种疫苗加上其他持续的公共卫生措施,通常被认为是终结新冠大流行所必须的配方。

与此相关的是,拜登政府现在也正式确定了另一方面需要做什么以帮助加速结束这场大流行,即将公共卫生措施纳入法律如要求佩戴口罩。
前总统特朗普对自己佩戴口罩和鼓励他人佩戴口罩持抵制态度,而拜登总统则完全扭转了这一趋势。1月21日,拜登宣布了一项要求在总统可以行使联邦权力的地方如飞机上必须戴口罩的行政命令。美疾控中心(CDC)遵循了这一命令,并且在总统命令的基础上发布了自己的口罩规定。
现在美联邦法律规定,如果乘坐飞机或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和地铁,那么必须戴用于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口罩。美CDC的命令已于当地时间周一深夜生效,这将由运输安全管理局(TSA)以及其他各种联邦、地方和州机构和官员强制执行。
“当人们在公共场合广泛使用口罩时,口罩最有可能减少COVID-19的传播,”美CDC的命令写道,“采取(佩戴)口罩以及其他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离、经常洗手以及清洁和消毒经常接触的表面是减少COVID-19传播的最有效可用策略之一。”
据了解,美CDC命令适用于飞机、火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和拼车服务的乘客。乘客在乘车、上下车时以及在与这些交通方式相关的公共等候区时都需要佩戴口罩。不过2岁以下的儿童可获豁免。另外残障人士也一样,不过CDC给予交通官员自由裁量权,他们可以要求提供残障人士提供证明其残疾的医疗文件。此外,旅客可以在进食时摘下口罩。
08
路透社:印度超3亿人或已感染过新冠病毒
据路透社报道,近日一份来自印度政府的血清调查显示,在印度约13.5亿人口中,每4人中就有1人可能感染过新冠病毒,这个结果远超卫生部报告的官方数据。这次调查由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ICMR)进行,但该机构表示仅会在当地时间4日分享有关报告内容,消息人士则拒绝在官方宣布前公开自己的身份。
据报道,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调查,但3亿人的感染基数相比之前的类似研究“保守很多”。

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曾在2020年8月及9月,使用近3万名10岁以上民众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印度每15人中就有1人携带新冠病毒抗体,在人口稠密的城区贫民窟则是每6人中有1人携带抗体。路透社在2020年12月还曾报道,由印度政府授权的评审组使用数据模型估算,印度60%的人口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
据印度卫生部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10777284例。在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确诊病例11039例,新增死亡病例110例,累计死亡154596例。印度目前已经为约400万人接种了新冠疫苗,政府计划在8月前完成3亿人的接种工作。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