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中国已成立国家新冠病毒中心 病毒早就适应人类或无法溯源;盖茨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旅行禁令可能加速了新冠大流行




中疾控:中国已成立国家新冠病毒中心 病毒早就适应人类或无法溯源
盖茨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旅行禁令可能加速了COVID-19大流行
美CDC修改COVID-19检测指南:接触过新冠感染者的民众都应进行检测
研究发现DIY口罩在阻止高速飞沫方面 “相当有效”
12种新冠治疗用药成“准医保药品”:利巴韦林、君歧肠胃合剂等

01
中疾控:中国已成立国家新冠病毒中心 病毒早就适应人类或无法溯源
9月18日,在2020中关村论坛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透露,中国疾控中心已经成立国家新冠病毒中心。新成立的国家新冠病毒中心将负责收集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新冠疫情防控相关的培训、国际合作、协调全国活动、制定国家标准等工作。
高福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依然还在全球流行,与流感病毒最大的不同,新冠病毒没有季节性,全球无论是感染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在持续上升中。
“目前全球仍处于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高福说。根据已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很早就适应人类,但是处于休眠状态,可能无法明确溯源。
高福称,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疫情防控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四早”原则非常重要。在武汉、北京、大连、乌鲁木齐等地的疫情控制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02
盖茨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旅行禁令可能加速了COVID-19大流行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主持人Chris Wallace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今年早些时候的旅行禁令实际上可能会使新冠大流行恶化。这是因为这些禁令造成了到达的旅行者的匆忙,而从新冠病毒检测等角度来看,美国并没有做好准备。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反复宣传实施旅行禁令是他的政府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最有影响力的措施之一。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团队的统计,美国已经有超过672万例新冠确诊病例,同时还有近20万例死亡病例。特朗普的民主党总统竞争对手乔·拜登在竞选活动中对特朗普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措施进行了反复的猛烈抨击,这是可以预料的。在特朗普官员应对新冠疫情的行动中,有一项是启动“曲率急速行动”,特朗普本人也多次强调,这是一种曼哈顿计划式的调集资源,以加速新冠疫苗的研发。

特朗普在疫情初期还实施了旅行禁令,对一些国家的游客关闭了美国边境。特朗普多次告诉人们,这些禁令拯救了生命。而在福克斯新闻播出的新采访中,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反驳说,这些禁令实际上可能有相反的效果。
盖茨在与福克斯主播Chris Wallace交谈时说,因为官员们关闭了边境,旅行禁令刺激了游客的匆忙和混乱。此外,并非所有游客都能够接受检测。那是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当时资源仍然稀缺,或者还没有送到需要的地方。
Wallace在采访中问盖茨:“你是说旅行禁令让情况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盖茨回答说:"3月份看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爆发--西海岸来自中国,然后东海岸来自欧洲,所以,即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看到了欧洲,但那种测试能力和明确的行为信息并不存在。"
“我们制造了这种匆忙,”盖茨继续解释道,“我们没有能力对这些人进行检测或隔离。”
03
美CDC修改COVID-19检测指南:接触过新冠感染者的民众都应进行检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正在警告美国民众,如果他们接触过新冠感染者,无论他们是否出现症状,都应该进行检测。这是对之前建议的颠覆,即对于没有表现出疾病症状的人,即使他们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也没有必要进行检测。

CDC 此前发布的、饱受争议的COVID-19检测指南建议,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不一定需要检测”。批评者指出,从疫情初期就已经知道,COVID-19可以没有症状,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有人可以在出现症状之前传播病毒好几天。
根据《纽约时报》本周发表的报道,由于新冠病毒可能会在无症状和症状前传播,CDC的科学家们强烈不同意该指南。报告指称,8月24日公布的这份有争议的指导意见是出于政治动机,将政治置于科学之前。

该报告公布后仅一天,CDC就发布了关于该指南的“澄清”,现在CDC在其网站上表示:
由于无症状和症状前传播的重要性,本指南进一步加强了对无症状者的检测需求,包括有SARS -CoV -2感染记录的人的密切接触者。
CDC明确指出建议对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无症状者进行检测的决定,得到了公共卫生组织和专家的好评。专家们继续建议使用口罩、经常洗手和保持社交距离,作为遏制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措施。
04
研究发现DIY口罩在阻止高速飞沫方面 “相当有效”
在疫情初期,人们对使用自制和可重复使用的口罩存在一些争议,公众对这些普通材料是否能适当减缓空气中飞沫的扩散表示担忧。一些研究已经验证了这些口罩的使用效果,不过他们关注的是较小的飞沫,而不是打喷嚏时排出的较大飞沫。

气溶胶颗粒是指尺寸小于5微米的微小飞沫,但也有更大的飞沫可以排出,特别是当人咳嗽或打喷嚏时。这些较大的飞沫直径可达1毫米左右,如果有足够的力量,它们基本上可以 “挤 ”过织物上的微小缝隙--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打喷嚏和严重咳嗽。
当这些较大的飞沫逃出口罩屏障时,它们就会破裂,变成较小的颗粒,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有可能感染附近的人。口罩的整个目的是阻挡这些颗粒,并减少能通过的颗粒的传播距离。医用口罩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研究称可重复使用的织物口罩也有惊人的能力。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这项最新研究研究了由各种常见材料制成的织物口罩,包括旧衣服、新衣服、床单、洗碗布和绗缝材料。
与医用口罩相比,这些织物具有更多的舒适性和更好的透气性--而且,事实证明,它们在阻挡100纳米的高速飞沫方面 “相当有效的”。单层是有效的,但研究人员指出,两层或更多层将使飞沫阻挡能力达到接近医用口罩的水平。
05
12种新冠治疗用药成“准医保药品”:利巴韦林、君歧肠胃合剂等
今天,国家医保局公示《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其中包括利巴韦林注射液等12种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药品。在申报药品名单中,共有目录外西药和中成药728个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23个。

其中目录外药品里,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药品有12个,分别是: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散、利巴韦林氯化钠注射液、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盐酸阿比多尔颗粒、注射用利巴韦林等11种西药和中成药君歧肠胃合剂。
此次药品申报名单的公示期为1周。国家医保局邀请社会各界对公示药品的资格条件及形式审查结果进行监督。
9月18日,在2020中关村论坛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依然还在全球流行,与流感病毒最大的不同,新冠病毒没有季节性,全球无论是感染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在持续上升中。在疫情防控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四早”原则非常重要。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