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下一批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可能是一线必要行业人员和老年人
斯坦福使用算法为雇员分配首批5000剂新冠疫苗 仅选中7名一线医护人员
英国单日新增确诊数创纪录 病毒新变种在多国出现
我国新冠疫苗首批预计接种5000万人次 2月15日前完成
疫情下的春运大考,健康码跨地区可信可用
福奇告诉孩子们:他为圣诞老人接种了COVID-19疫苗
01
美国下一批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可能是一线必要行业人员和老年人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一个独立委员会建议,一线必要行业人员和75岁及以上的人群应该在下一波免疫接种中获得COVID-19疫苗。这个群体包括约4900万人。
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称,在这些群体接种疫苗后,接下来应该接种疫苗的应该是65岁至74岁的人群,有潜在健康状况的16岁至65岁的人群,和其他不再被认为是一线的必要行业工人群体。
疫苗将至少在未来几个月内供应有限。CDC预计,12月应该有剂量的疫苗可供2000万人接种,1月有3000万人,2月有5000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CDC医疗官员Kathleen Dooling在向ACIP介绍时说。
美国国家和地方管辖区最终围绕疫苗接种的分布和优先次序做出最终决定,但CDC的建议有助于形成他们的方法。疫苗接种的第一阶段是去卫生保健工作者和长期护理设施居民。这些群体上周开始接种疫苗,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有超过50万人接种了疫苗。
ACIP平衡了两大目标,为第二波疫苗接种提出建议:预防死亡和疾病以及维护社会功能。75岁以上的老年人因COVID-19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最高;前线基本工作者--委员会称包括消防员、教师、超市工人、制造业工人等--无法在家工作,经常要与公众互动,使他们面临接触病毒的风险。保持这些群体的健康将有助于维持关键服务的运行。
“这种方法减轻了健康不平等,因为种族和少数民族在许多基本行业中的比例过高,”Dooling说。
委员会所说的第三个应该接种疫苗的群体包括必要的工人,如在食品服务、建筑、运输、废水和媒体工作的人。65至74岁的人群也是因COVID-19住院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以及有心脏病或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更年轻群体。
虽然CDC有一份它认为是前线和必要的工作场所清单,但不同的州会以不同的方式设定这些指定。各种利益集团正在游说各州将其工人纳入早期疫苗接种群体--例如,Uber要求各州优先考虑其司机。
向第二波和第三波优先群体分发疫苗将是困难的。例如,很难确定资格,而接触基本工人(他们可能无法请假,或者可能住在农村地区)是一个挑战。委员会成员强调了为疫苗分发提供充足资金的重要性。资金被投入到疫苗研发中,这导致了绝大多数有效的最终产品。地方卫生部门需要对疫苗接种项目进行同样的投资。华盛顿州金县的卫生官员Jeffrey Duchin在会议上说,这些疫苗是“凯迪拉克”。“但它们的油箱是空的,”他说。
近期美国每天有超过20万人被确诊患有COVID-19,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1780万例。
02
斯坦福使用算法为雇员分配首批5000剂新冠疫苗 仅选中7名一线医护人员
根据斯坦福大学首席居民委员会在12月17日发出的一封信中,确定哪位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雇员将接受其首批5000剂COVID-19疫苗的算法仅包括名单上的7名医学住院医师/研究人员。此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领导层对此表示歉意,并承诺将对该计划进行重新评估。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发言人在给The Verge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对疫苗分配计划执行中的错误承担全部责任。” “我们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道德合理的疫苗分发程序。我们向包括我们的居民,同伴和其他前线护理提供者在内的整个社区道歉,他们在大流行应对期间表现出色。我们将立即修改计划,以更好地安排疫苗的分发顺序。”
最初的计划导致了医务人员的示威,此外还有首席居民委员会的来信。
信中说:“斯坦福大学决定取消居民和同胞的优先权,这是毫无根据的科学,理性,道德和平等基础。” (ProPublica已在DocumentCloud上托管了完整的信件内容。)“我们很多人认识自2020年3月大流行开始以来一直在家工作的高级教师,没有亲自承担患者的责任,因此被选为疫苗接种者。同时,在大流行的第十个月中,我们的居民和同胞戴着N95口罩,而没有透明,清晰的计划来保护我们。”
居民的信还声称,在上周二发现了该算法的错误,但领导层选择在该计划于12月17日发布之前不对计划进行更改。
据NPR报道,这是该算法的工作原理:
根据一位主要居民发给其他居民的电子邮件,斯坦福大学的领导人解释说,使用了一种算法来分配疫苗的首次分配。据说该算法优先考虑那些感染COVID风险最高的医护人员,以及年龄,他们在医院工作的地点或单位等因素。居民显然没有指定的位置,而且他们的年龄通常都很年轻,因此在优先事项列表中排名较低。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行政部门还于12月18日向员工发送了电子邮件,对最初的计划和有希望的改变表示歉意。电子邮件说:“我们正在迅速努力解决我们计划中的缺陷,并开发修订版本。”该电子邮件是由ProPublica卫生保健记者Caroline Chen获得的。“我们很乐观,下周将有大量疫苗到货,这将使我们能够为社区的大部分人群接种疫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权在美国使用两种COVID-19疫苗。由辉瑞/ BioNTech公司开发的疫苗于12月11日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由Moderna公司开发的疫苗已于12月18日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https://beta.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20432343-stanford-letter
03
英国单日新增确诊数创纪录 病毒新变种在多国出现
英国12月20日通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5928例,创单日新增病例新纪录,累计确诊2040147例。近日,英国疫情突然加剧,与一种新变异的新冠病毒有关。目前,包括丹麦、荷兰等多国已出现感染变异病毒的病例,多国紧急限制英国人员往来。
多国现感染变异新冠病毒病例 欧盟将召开危机应对会议
英国首相约翰逊19日宣布,一种变异新冠病毒正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地区蔓延,传播速度比原先发现的病毒快70%。但他强调,暂无证据表明变异病毒更致命,或者疫苗针对变异病毒的效力会削弱。英政府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体。
当日,英政府宣布收紧圣诞期间防疫限制措施,把首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疫情防控级别提升至新增的第四级。
据世卫组织消息,在英国以外,丹麦通报出现9例感染变异病毒的病例,荷兰有1例,另有1例出现在澳大利亚。此外,意大利通报,从一例确诊病例样本中,提取出了近日英国发现的病毒新变种的基因。意卫生部表示,该确诊病例近日从英国乘机返回意大利。
当地时间20日,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指出,欧洲各地疫情传播速度加快,各国必须加倍采取控制与预防措施。
当天,欧洲理事会一位不具名官员表示,欧盟成员国已针对向英国采取的交通禁令措施进行交流,21日欧盟将召开危机应对会议进一步讨论,以协调一致性措施。此外,欧盟药品管理局也将开会,届时可望建议批准美国辉瑞制药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共同研发的疫苗。
停飞航班关闭边境 多国采取措施防控
自20日起,欧洲多国包括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还有荷兰,相继决定停飞往返英国的国际航班,比利时还同时停止了往返伦敦的欧洲之星特快列车,并宣布自20日起暂时关闭比利时与英国的边境。
与此同时,法政府交通部长宣布,从20日午夜起,法国暂时禁止来自英国的航班、列车和轮渡运输入境48小时,但前往英国的人员和交通运输不受限制;奥地利将禁止来自英国的航班在该国降落。
保加利亚宣布,自当地时间20日17时起,来自英国的人员入境都须强制隔离10天;希腊宣布自当地时间21日早晨6时起,所有来自英国的人员,在入境后均需强制隔离7天;葡萄牙宣布,21日起只允许拥有葡萄牙国籍或持有该国居留许可的旅客从英国入境,且入境旅客须在抵达时,出示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
西班牙首相府则发布声明,称已请求欧盟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欧盟层面采取共同举措,以阻止来自英国的航班入境欧盟。
04
我国新冠疫苗首批预计接种5000万人次 2月15日前完成
新冠疫苗全国范围内重点人群接种驶入快车道。据1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消息,将在全国范围内对重点人群进行新冠疫苗接种。12月20日晚,原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疫苗医师陶黎纳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据业内消息,我国首批新冠疫苗预计接种5000万人次,首针将于1月15日接种完成,第二针于2月15日完成。具体仍待官方发布为准。
“我国新冠疫苗的应用是走在国际前列的,7月份我国便签署了新冠疫苗紧急使用,预计今年年底或2021年初还将签署新冠疫苗附加条件上市,明年4月初正式上市”,陶黎纳说,“而国外12月份刚批复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
如何看待疫苗副作用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于19日在一份新冠疫苗接种指导意见中介绍,首批新冠疫苗于13日发往美国各州后,目前全美已有27.2万人接种,6人在观察期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得到了及时治疗。美疾控中心提示,接种第一针新冠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不应再打第二针。所谓严重过敏反应者是指需要接受肾上腺素治疗或住院才得以缓解症状的人。
目前FDA批准了两款mRNA新冠疫苗,一款是由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联合研发,第二款新冠疫苗由美国莫德纳生物技术公司与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合作开发。
疫苗副作用引发关注。
“有很多人对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有些怀疑,实际上这个担心是大可不必的,疫苗与平时使用的化学药物是不一样的,化学药物的剂量是较大的,进入体内代谢机制比较复杂,可能会造成肝肾损伤或影响胎儿等,而疫苗的剂量是很小的,并且只是刺激免疫系统,不含活微生物体的疫苗最多也就是会出现与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如面瘫、过敏等,这些也是在预料之内的”。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有5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灭活疫苗可以说是最成熟的疫苗技术,像现在儿童接种的脊灰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手足口疫苗、狂犬病疫苗等都是灭活疫苗,狂犬病疫苗连孕妇都能接种”,陶黎纳说,“重组蛋白疫苗已经非常成熟,包括乙肝疫苗(30年应用历史)、戊肝疫苗、宫颈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也有几年的应用历史”。
“mRNA疫苗是一个新技术,在紧急获批之前全球使用人数没超过10万人,相对其他技术的疫苗来说,其安全性风险要大些,但也不至于有预想不到的不良反应”,陶黎纳说。
及时关注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消息
我们国家目前新冠疫苗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接种。
“现阶段主要是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陶黎纳说,“普通人群可关注居所附近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有消息应该会第一时间公布”。
健康时报记者致电北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仍待进一步通知安排。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在19日发布会上提醒各位接种者,在接种过程当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向医务人员如实反馈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样的基础疾病,现在是不是正在处于疾病的发病期,有没有过敏史,是不是过敏体质等。
另外,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些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所以接种者都要在接种以后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处理。30分钟以后,没有问题可以回家。回家以后,即便出现了刚才提到的不良反应相关症状,也要及时就医。同时,也提醒各位接种者,要注意饮食、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让身体机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05
疫情下的春运大考,健康码跨地区可信可用
【疫情下的春运大考 健康码跨地区可信可用】年关将近,春运也就不远了。往年的春运,都是学生叠加务工人员的返乡大潮。对于每一位返乡者而言,抵达目的地后,能否顺利出站至关重要。本服务于科学防疫的健康二维码,在以往的应用中就出现过“码不互认”的情况。
本月,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印发有关通知,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同时还提出,在低风险地区,除特殊场所和特殊人员外,一般不应查验健康码。从增加阻碍严格限制,到用更科学的手段服务和便利返乡者,在专家看来,经历了“十一”假期大规模人员流动的考验,明年疫情下的春运还将会有序进行,但开展春运工作仍不能掉以轻心。
06
福奇告诉孩子们:他为圣诞老人接种了COVID-19疫苗
特朗普政府白宫新冠疫情应对工作组成员安东尼·福奇博士经常提出有科学依据支持的建议,以帮助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在周六的CNN芝麻街市政厅活动中,福奇告诉家长和孩子们,他为圣诞老人接种了COVID-19疫苗,所以他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样上门送礼物。
福奇告诉孩子们,他亲自前往北极,为圣诞老人接种了疫苗。“我测量了他的免疫水平,他是可以的,”福奇在视频中说。“他可以从烟囱里下来,他可以留下礼物,他可以离开,你不用担心。”
孩子们还问福奇博士什么时候可以再抱抱他们的家人,尤其是他们的爷爷奶奶。一个叫Freddie的4岁孩子说,他想给奶奶一百个拥抱,但不确定这是否安全。
“我想,如果这是你的直系亲属......而且不是也许旅行回来的人......是的,你可以给他们拥抱,”福奇告诉他。但他也提醒说,如果那个人已经通过机场和火车站旅行,并进入你的房子,也许拥抱不是来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
福奇还回答了孩子们关于打疫苗是否会痛的问题。他向他们保证,接种疫苗的感觉就像“针刺”,只会持续几秒钟。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COVID-19 Dashboard的数据,截至发稿前,美国已有超过31.7万人死于COVID-19,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780万例。
来源:健康时报、中新网、中央电视台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