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ID-19 mRNA疫苗背后的科学家表示:下一个目标是癌症
西安确诊病例接种疫苗后感染,专家回复为个例现象,不必怀疑疫苗
《柳叶刀》:武汉人群新冠抗体阳性者占6.9% 仍普遍缺乏免疫力
中国科学家重要研究成果:新冠病毒抗体产生后至少可持续9个月
研究称高维生素D水平或与COVID-19感染风险降低有关 尤其对黑人而言
美国心脏协会揭示部分COVID-19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中风风险
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
01
COVID-19 mRNA疫苗背后的科学家表示:下一个目标是癌症
在提供第一种广泛使用的冠状病毒疫苗的竞赛中获胜的科学家说,其背后的技术将很快用于对抗另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 癌症。Ozlem Tureci,与丈夫Ugur Sahin共同创立了德国公司BioNTech,当他们去年得知了一种未知的病毒时,立即投身研究如何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对付肿瘤。
随后这对夫妇决定将他们研究了20年的技术应用于新的威胁。很快,英国在12月授权BioNTech的mRNA疫苗使用,一周后,加拿大也紧随其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几十个国家也纷纷效仿,此后全球有数千万人接受了与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共同开发的疫苗。
随着BioNTech的知名度在大流行期间不断提高,其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增加了公司急需的资金,该公司将能够用来追求其开发一种新的抗癌工具的最初目标。
BioNTech-辉瑞公司和美国竞争对手Moderna公司制造的疫苗使用信使RNA,或mRNA,携带指令进入人体,以制造蛋白质,使其准备攻击特定的病毒。同样的原理可以应用于让免疫系统对肿瘤进行攻击。
"我们现在已经有几种不同的基于mRNA的癌症疫苗,"Tureci说。
当被问及何时可能会有这样的疗法时,Tureci说:"这在创新发展中很难预测。但我们预计,仅在几年内,我们的[抗]癌症疫苗也将达到可以向人们提供的程度。"
目前,Tureci和Sahin正在努力确保政府订购的疫苗得到交付,并确保疫苗对病毒的任何新突变作出有效反应。
周五,这对夫妇正在抽空接受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颁发的德国最高奖项--荣誉勋章。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本人也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她将出席这一仪式。
"这的确是一种荣誉,"Tureci谈到这个奖项时说。"我和我丈夫都很感动。"但她坚持认为,开发疫苗是许多人的工作。"这是关于很多人的努力,我们在BioNTech的团队,所有参与的合作伙伴,还有政府、监管部门,他们一起努力,有一种紧迫感,"她说。"我们认为,这是对这种努力的认可,也是对科学成就的庆贺。"
02
西安确诊病例接种疫苗后感染,专家回复为个例现象,不必怀疑疫苗
3月18日凌晨,西安市第八医院隔离区一名检验师刘某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普通型)。3月19日下午1点23分,健康时报记者致电该院检验科,其检验科医务人员告诉记者,刘某已完成新冠疫苗2针接种。医务人员作为重点人群优先接种新冠疫苗,为什么接种新冠疫苗后仍会感染新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对此表示,新冠疫苗保护率并非100%,接种疫苗后是比较安全而非绝对安全。国产新冠疫苗在国内外已接种了数千万人次,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到充分证实,大众不必因这一个例而对国产疫苗产生怀疑。
03
《柳叶刀》:武汉人群新冠抗体阳性者占6.9% 仍普遍缺乏免疫力
3月19日,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首项在武汉市居民中开展的长期血清流行病学的随访研究。研究显示,首次在中国武汉市居民中开展的长期血清流行病学的随访研究发现,至2020年4月新冠抗体阳性者占6.9%,其中82%为无症状感染。
抗体阳性者中有40%产生了中和抗体,在2020年4月至10-12月随访期间,中和抗体水平未出现明显下降。
据了解,此项研究是在武汉开展的第一项长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在2020年4月武汉解封后,对9000多名居民进行了新冠病毒抗体的检测,随后在6月以及10-12月开展了随访研究。
在9542名受试者中,532人新冠病毒抗体呈阳性,经校正后,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9%。其中82%的抗体检测阳性者未出现任何新冠临床症状。
2020年4月,抗体阳性者中40%产生了中和抗体(可有效对抗病毒的功能抗体)。无论抗体阳性者是否有症状,这些抗体至少在9个月内保持稳定。
研究表明人群仍普遍缺乏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仍需采取接种有效疫苗等防控策略,防止大流行再发生。
04
中国科学家重要研究成果:新冠病毒抗体产生后至少可持续9个月
新冠病毒抗体产生后能维持多久?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至少可持续9个月。3月19日,我国科学家在《柳叶刀》刊发重要研究成果。在湖北武汉开展的一项血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显示,当地人群新冠抗体阳性者中,40%存在可有效对抗病毒的抗体并至少可持续9个月。
首次在中国武汉市居民中开展的长期血清流行病学的随访研究发现,至2020年4月新冠抗体阳性者占6.9%,其中82%为无症状感染。
抗体阳性者中有40%产生了中和抗体(可有效对抗病毒的功能抗体),在2020年4月至10-12月随访期间,中和抗体水平未出现明显下降。
论文领衔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评估感染新冠病毒并具有免疫力人群的比例,对于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降低未来再发大流行的可能性至关重要。
此项研究是在武汉开展的第一项长期血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也是截至目前全球观察时间最长、随访次数最多的前瞻性长期血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人员共同完成。
05
研究称高维生素D水平或与COVID-19感染风险降低有关 尤其对黑人而言
在一项针对COVID-19检测个体的回顾性研究中,维生素D水平高于传统上认为充足的水平与患COVID-19的风险降低有关。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当涉及到COVID-19时,维生素D水平高于那些传统上被认为足够的水平可能会降低感染风险,特别是对于黑人来说。
这项研究于3月19日发表在《 JAMA Open Network》上,回顾性地研究了维生素D水平与COVID-19检测阳性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虽然30 ng/ml或更高的水平通常被认为是 "足够的",但作者发现,水平在30~40 ng/ml的黑人比水平在40 ng/ml或更高的人检测COVID-19阳性的风险高2.64倍。白人中未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COVID-19风险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该研究考察了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3000多名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在COVID-19检测前14天内检测了维生素D水平。
研究团队目前正在为两项独立的临床试验招募参与者,测试维生素D补充剂对预防COVID-19的功效。
这项研究是对早期一项研究的扩展,该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小于20 ng/ml)可能会提高COVID-19检测阳性的风险。在目前的研究中,这些结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发现维生素D缺乏的个体有7.2%的机会检测出病毒阳性。最近一项单独的研究发现,超过80%被诊断为COVID-19的患者都缺乏维生素D。
“这些新的结果告诉我们,拥有高于通常认为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与COVID-19检测阳性的风险降低有关,至少在黑人个体中是如此,”芝加哥大学医学博士、该研究的主要作者David Meltzer说。“这支持设计临床试验的论点,可以测试维生素D是否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干预措施,以降低疾病风险,特别是在有色人种中。”
Meltzer在2020年初看到一篇文章,发现随机分配接受维生素D补充剂的维生素D缺乏者与未接受补充剂的人相比,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要低得多,因此受到启发,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他决定检查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正在收集的关于COVID-19的数据,以确定维生素D水平可能发挥的作用。
“有很多关于维生素D的文献,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骨骼健康上,这是目前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标准的来源,”Meltzer解释说。“但也有一些证据表明,维生素D可能会改善免疫功能并减少炎症。到目前为止,这些数据相对来说还没有定论。根据这些结果,我们认为早期的研究可能给出了太低的剂量,对免疫系统没有太大影响,即使它们对骨骼健康足够。可能是不同水平的维生素D对不同的功能是足够的。”
维生素D可以通过饮食或补充剂获得,也可以由人体在皮肤暴露于阳光下时产生。Meltzer指出,大多数人,尤其是皮肤较黑的人,维生素D的水平较低;世界上大约有一半人口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30ng/ml。“救生员,冲浪者,那些是那种倾向于拥有超过足够维生素D水平的人,”他说。“大多数冬天生活在芝加哥的人的水平都会远远低于这个水平。”
虽然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相对安全,但过量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与高钙血症有关,这种情况下,钙会在血液中堆积,并导致恶心、呕吐、虚弱和尿频。如果不加以控制,会进一步导致骨痛和肾结石。
“目前,成人对维生素D的膳食推荐量为每天600至800国际单位(IU),”Meltzer说。“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表示,每天服用4000国际单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而每天超过10000国际单位的水平,高钙血症的风险就会增加。”
这项研究的挑战之一是,目前很难确定维生素D究竟是如何支持免疫功能的。“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Meltzer说。“我们可以看到,维生素D水平与COVID-19诊断的可能性之间存在关联,但我们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也不知道这些结果是由于维生素D直接导致还是其他相关的生物学因素。”
有证据表明,维生素D缺乏的人更有可能检测出COVID-19阳性,并出现明显的症状,芝加哥大学和拉什大学的一个团队正在进行两项研究,以了解每天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是否有助于预防COVID-19或减轻其症状的严重程度。
06
美国心脏协会揭示部分COVID-19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中风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发表了新的研究报告,确定住院的COVID-19患者,特别是男性和有某些原有疾病的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更高。研究结果进一步强调了SARS-CoV-2不仅仅是一种呼吸道病毒的证据,并强调了尽快为人们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虽然COVID-19,这种由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疾病最相关的症状是严重肺炎和呼吸道问题,但许多研究已经确定了病毒带来的其它潜在的后果,包括失去嗅觉、皮疹和红脚趾等一系列非典型症状。
最新的研究在美国中风协会2021年国际中风会议上以线上的方式进行了展示,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人相比,一些患有更严重COVID-19病例的人患中风的风险也更大。
这一发现是基于对美国去年因COVID-19住院的2万多名患者数据的分析。在这些人中,有281人患中风,其中大部分是缺血性中风,占52.7%。其次是出血或 "未明确"的卒中类型,占45.2%,短暂性缺血发作占2.5%。
研究发现,中风风险因健康因素、年龄、性别和种族而异。例如,黑人患者患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可能更高,在所有分析的中风类型中,64%影响到男性。
老年患者更有可能受到中风的影响,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也是如此。出现过房颤的患者染病后引发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比那些没有房颤的人更大。最为令人遗憾的是,与没有中风的患者相比,发生过中风的患者在医院死亡的可能性是其两倍多。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Saate S. Shakil博士说。
我们知道COVID-19大流行已经不成比例地影响了有色人种的社区,但我们的研究表明,美国黑人可能有更高的风险缺血性中风后感染病毒,以及。中风本身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从COVID-19中恢复过来的人往往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两者加在一起,会对这两种病症的患者造成重大损失。
扫二维码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视频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