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伪装自己的方式让新冠病毒变得如此危险,新研究解释哪种类型的自制口罩最为安全




1.一种伪装自己的方式让新冠病毒变得如此危险,新研究解释哪种类型的自制口罩最为安全
2.新研究解释哪种类型的自制口罩最为安全

01
一种伪装自己的方式让新冠病毒变得如此危险,新研究解释哪种类型的自制口罩最为安全
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触发局部警报,向免疫系统发出信号,使其采取行动消灭这些对象。无论是病毒、细菌还是其他类型的微生物都是如此。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身上。不过有些免疫反应比其他免疫反应更好、更有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经历的疾病版本较轻,有些人根本没有症状。
一些人的免疫系统反应会比较慢,所以病毒会在肺部内轻松复制,并引起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还有就是免疫系统的超速反应如果弊大于利,这也会导致死亡。医生们还在试图弄清楚这一切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像地塞米松这样的药物为经历大规模炎症反应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但需要更好的药物来显著减少并发症和死亡。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弄清了什么可能是SARS-CoV-2导致不同结果的怪异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该病毒有一种伪装自己的方式,一旦进入细胞内,会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但这种情况并不总是发生,这可以解释是什么使新的病毒如此危险,以及为什么一些病人更难摆脱它。

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见解,解释了使病毒逃脱免疫系统反应的伪装术。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nsp16的酶,病毒会产生这种酶,然后用来修改其RNA帽。一旦病毒与细胞结合,它就会利用其RNA指示这些细胞大量生产成千上万的病毒拷贝。细胞在这个过程中被破坏,新的拷贝可以感染其他细胞。这个时候,人体免疫系统会阻挡其中的一些病毒,也会破坏被感染的细胞。这种持续的战斗发生在细胞层面,这是影响患者康复的关键过程。
"这是一种伪装,"主要作者Yogesh Gupta博士在谈到这种机制时说。"由于病毒的自我修饰骗过了细胞,因此产生的病毒信使RNA现在被认为是细胞自身代码的一部分,而不是外来的。"

这一发现可能对未来的抗病毒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新的药物可以靶向nsp16酶,并阻止它做出任何改变。因此,免疫系统将更快地识别病毒,并更快地开始对抗它,从而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与任何COVID-19研究一样,这项工作可以从未来的研究中受益,同时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来测试任何旨在抑制nsp16酶的新分子的功效。
完整的研究报告可以在这个链接中获得: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496-8
5月中旬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冠状病毒在感染细胞时如何阻断干扰素的活性。这个过程使得冠状病毒可以继续复制,不受快速、局部免疫反应的阻碍。近两个月后,一个不同的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基于干扰素的雾化器可以提供可以改变传统规则的治疗,以防止并发症并减少COVID-19的死亡。
02
新研究解释哪种类型的自制口罩最为安全
为减缓新冠病毒引发的 COVID-19 疫病的传播,卫生监管机构已经给出了一套组合建议措施,即勤洗手、戴口罩、以及保持社交疏离。在空气传播能力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应该注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因其可能在谈话、打喷嚏或咳嗽时造成传播。基于此,戴口罩就成了一种看似很简单、但效果却相当有效的飞沫 / 气溶胶阻断措施。

研究配图(来自:BMJ)
在一项新研究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团队已经比较了不同种类和层数的口罩面料的飞沫 / 气溶胶阻挡效果。如果你难以购买到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也可在自制时进行参考。
借助 LED 照明和每秒 1000 帧的高速摄像机,研究人员得以评估佩戴口罩前后,咳嗽 / 打喷嚏时喷出的液滴扩散范围、以及佩戴单层、双层、三层口罩时的效果差距。
根据多国卫生机构的早期建议,市面上的标准三层医用口罩,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够用。至于效果更佳的 N95 口罩,最好也不要选购那种带呼吸阀的版本,这项新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Face coverings to minimise droplet dispersion and aerosolisation
研究人员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单层口罩总比不佩戴任何跟人防护用品要好。
其次,尽管单层覆盖物能够减少说话时喷出的液滴,但双层面料能够更好地减少咳嗽和打喷嚏时的液体扩散。
最后,三层医用口罩能够最有效地阻止飞沫的排出。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原标题为:
《Face coverings and mask to minimise droplet dispersion and aerosolisation: a video case study》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三类口罩的防护效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收看这项新研究随附的慢速摄影视频。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