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SARS-CoV-2刺突糖蛋白动态模型揭示潜在的新COVID疫苗靶点
中国建免疫屏障或需10亿人打疫苗:大家不应纠结有没有必要打
专家:接种新冠疫苗前后不宜饮酒 会影响到疫苗效果
美CDC最新COVID-19疫情更新:疫苗和变种成为中心议题
Expedia推出COVID-19旅行限制咨询工具
COVID-19疫苗长期效果如何?美加州大学展开新临床试验
研究发现患有COVID-19的儿童比成人的传染性低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改进的鼻拭子 用于COVID-19测试
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
01
新发现的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是COVID-19超高传染性的原因
一个新的、详细的SARS-CoV-2刺突糖蛋白表面模型揭示了以前未知的漏洞,可以为疫苗的开发提供信息。德国法兰克福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的Mateusz Sikora及其同事将这些发现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
SARS-CoV-2是导致COVID-19大流行的病毒。SARS-CoV-2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其刺突糖蛋白它从其表面延伸出来,使其能够瞄准并感染人类细胞。广泛的研究已经产生了详细的刺突糖蛋白静态模型,但这些模型并没有捕捉到刺突糖蛋白本身的灵活性,也没有捕捉到保护性聚糖(糖分子链)的运动。
为了支持疫苗的开发,Sikora及其同事旨在确定刺突糖蛋白表面的新的潜在靶点。为此,他们开发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以捕捉刺突糖蛋白的完整结构及其在现实环境中的运动。
这些模拟表明,刺突糖蛋白上的聚糖起到了动态屏蔽的作用,帮助病毒逃避人类免疫系统。类似于汽车挡风玻璃雨刷,聚糖通过来回翻动几乎覆盖了整个刺突糖蛋白表面,尽管在任何特定的瞬间它们的覆盖面都是最小的。
通过将动态刺突糖蛋白模拟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研究人员在刺突糖蛋白表面发现了受到聚糖“盾”保护最少的点。检测到的一些点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被发现,但有些是新的。在随后的实验室实验中,许多新颖位点的脆弱性被其他研究小组证实。
"我们正处于SARS-CoV-2新变种出现所驱动的大流行阶段,突变特别集中在刺突糖蛋白中,"Sikora说。"我们的方法可以支持疫苗和治疗性抗体的设计,特别是当既定方法陷入困境时。"
为这项研究开发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识别其他病毒蛋白的潜在脆弱性。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compbiol/article?id=10.1371/journal.pcbi.1008790
02
中国建免疫屏障或需10亿人打疫苗:大家不应纠结有没有必要打
我国目前正在应接尽接、按梯次,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城市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截至4月1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16447.1万剂次。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我们国家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人以上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率越高,免疫屏障形成就越牢固,接下来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虽然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国内新冠疫苗单日接种量从三四百万快速增长到700万,但和一些接种率达到百分之四十甚至百分之六十的国家相比,仍然属于较低水平。
王华庆直言,新冠疫苗的研发经历了临床前、临床一二三期然后才上市的,上市之后还要开展研究,这对疫苗的安全性都是保证。
在王华庆看来,任何一个疫苗都有它的风险,我们现在打这个疫苗有不良反应或者严重过敏性反应的,是百万分之一的数据,但相比新冠肺炎的病亡率2%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新冠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疫苗我们还可以有一些措施去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国内还有人对疫苗持观望态度,纠结有没有必要打、质疑能不能打的时候,全球至少有7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批准使用或同意购买中国疫苗,有不少国外领导人早早就接种了中国疫苗。但由于国内疫情控制有力,一些人仍在观望,并期望有更好的疫苗出现。
王华庆表示,大家都把这个接种疫苗往后拖,那我们的免疫屏障永远建立不起来,我们想摘掉口罩的愿望可能就不能成为现实,如果大家接种得快可能这个屏障就会早一天到来,我们就可以早点恢复到过去正常的生活。
此外,王华庆还表示,虽然我们看到了病毒变异,但目前看接种疫苗还是有用的。针对病毒变异的情况,目前各国科学家也在想办法争取把变异的情况监测出来,针对其中可能会影响到疫苗作用的,去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的深入,原来的一些限制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就在上个月,上海和北京先后组织为有接种需求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而在疫苗接种初期,60岁以上的老人并不被建议接种。这种情况我们在指南当中也给了相应的建议,接种疫苗之后怀孕了,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后续做好孕期的保健还有随访工作,跟其他人都是一样的措施就行了。
五种新冠疫苗 究竟该打哪一种?
在新冠疫苗的研发方面,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第一方阵。目前,我国已有五个生产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且全部对国民免费接种。应该选择哪种疫苗为自己接种,也是不少人正在纠结的问题。
王华庆:新冠疫苗之所以能够批准上市批准使用,其实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由国家确定哪些地方供应什么疫苗,统一调配。我们希望尽快接种,尽快建立免疫屏障,尽量不去考虑个体差异,因为如果差异大的话,肯定有办法。
03
专家:接种新冠疫苗前后不宜饮酒 会影响到疫苗效果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显示,截至2021年4月1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447.1万剂次。我国目前正在应接尽接、按梯次,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城市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的说法,我们国家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人以上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率越高,免疫屏障形成就越牢固,接下来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此外,王华庆还表示,虽然没有看到接种疫苗之后,饮酒会影响到疫苗效果,但是过量饮酒确实会影响到免疫功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接种疫苗前后要保持一个平稳的生活状态。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一些年轻的女性接种疫苗之后出现头疼、恶心等其他症状,目前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还有疫苗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全身性的反应都属于一般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病情加重,或者你认为有必要的话,要及时就医诊治。
王华庆想强调一点,因为接种的人群主要是18-59岁人群,这里面有一部分女性。通过目前我们的监测来看,在这个人群当中还是有个别人出现了心因性反应,为什么出现心因性反应,这可能跟我们在接种疫苗前、接种疫苗过程中、接种疫苗之后紧张或者心理焦虑有一定关系,这导致了心因性反应发生,所以大家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就认为它是一次普通的注射,不需要过度焦虑,要以放松的心态去接种这个疫苗,这样会大大减少出现心因性反应。
在国内还有人对疫苗持观望态度,纠结有没有必要打、质疑能不能打的时候,全球至少有7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批准使用或同意购买中国疫苗,有不少国外领导人早早就接种了中国疫苗。但由于国内疫情控制有力,一些人仍在观望,并期望有更好的疫苗出现。
王华庆表示,大家都把这个接种疫苗往后拖,那我们的免疫屏障永远建立不起来,我们想摘掉口罩的愿望可能就不能成为现实,如果大家接种得快可能这个屏障就会早一天到来,我们就可以早点恢复到过去正常的生活。
此外,王华庆还表示,虽然我们看到了病毒变异,但目前看接种疫苗还是有用的。针对病毒变异的情况,目前各国科学家也在想办法争取把变异的情况监测出来,针对其中可能会影响到疫苗作用的,去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
04
美CDC最新COVID-19疫情更新:疫苗和变种成为中心议题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上周五公布了COVID-19周评,显示截至上周结束,美国已经接种了超过1.74亿剂疫苗,其中包括超过6600万人已经完全接种。同时,该机构还讨论了在美国传播的SARS-CoV-2变种,并解释了要“保持警惕”的原因。
CDC的COVID数据追踪器现在包括在美国传播通的SARS-CoV-2变种,以及一个显示每个国家变种报告的全球地图。CDC表示,根据最新的数据,在美国的COVID-19病例中,有超过27%的病例涉及SARS-CoV-2变种B.1.1.7,而一种名为B.1.429的不同变种约占9%,B.1.427变种约占4.3%。
此外,CDC报告称,4月初美国因COVID-19住院的人数较1月初大幅下降--降至67.7%。在4月6日结束的7天时间里,美国平均入院人数为5336人,比4月第一周报告的平均峰值16521人大幅下降。
自疫情开始以来,老年人患COVID-19重症的风险最大。CDC的最新报告有一个好消息,显示在过去两个月里,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因COVID-19住院的人数下降了70%以上。
过去12周,由于美国有更多的人符合接种疫苗的条件,因COVID-19导致的死亡人数同样有所下降。不过,该机构指出,美国人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因为病例又有上升的趋势。不过幸运的是,疫苗大大降低了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的疾病严重程度。
05
Expedia推出COVID-19旅行限制咨询工具
今日,英国的封锁明显放松,该国政府再次表示,人们可以开始考虑海外度假了。不过在现在这个特殊的大流行背景下人们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更加安全的出游呢?Expedia就是一个相当好的帮手。比如从海外旅行回来的英国人,该工具会给出以下建议:
所有旅客抵达英国后都需进行为期10天的隔离。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抵达英国的旅客可以在家里隔离,另外必须在旅行前预订旅行检测包以便在隔离的第2天和第8天进行检测。他们也可以在他们的乘客定位表上选择Test to Release。这能让他们可以选择在隔离5天后进行检测。如果结果为阴性那么他们久可以结束隔离。
Expedia高级体验总监Stacey Symonds表示:“目前,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广,许多人都在考虑预订旅行,但与此同时,他们被关于在哪里以及如何安全旅行的相互矛盾的信息所充斥。”这套工具则有望帮助缓解人们的一些困惑和焦虑。
06
COVID-19疫苗长期效果如何?美加州大学展开新临床试验
新冠疫苗旨在降低SARS-CoV-2病毒感染后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如住院和死亡。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目前批准的疫苗都被证明是相当有效。但人们对这些疫苗预防感染的实际能力知之甚少,尤其是在无症状病例中,这部分人可能不会生病或表现出症状但仍可能携带足够的病毒对他人构成潜在的传播威胁。
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将开始填补这一知识空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最近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项关于接种疫苗的卫生保健工作者的研究指出,这种感染风险很小但仍存在可能。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随后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Moderna和辉瑞两种疫苗在更大的接种过的卫生保健工作者和第一反应者群体中对预防有症状和无症状感染都非常有效。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以及美全国各地参与研究的学术机构现在将关注一个不同的人口群体:学生。
这项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为期5个月,将招募约1.2万名年龄在18岁至26岁的健康大学生。一半的学生将立即接受现代疫苗接种,另一半则将在试验接近尾声时接种疫苗。
该试验是在COVID-19 Prevention Network(CoVPN)的支持下进行的,CoVPN是一个由传染病研究网络和参与伙伴组成的合作组织。CoVPN是由美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创建,总部设在西雅图的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
Moderna疫苗是一种mRNA疫苗,它向细胞提供指令并告诉它们如何产生一种无害的SARS-CoV-2的特征刺突蛋白片段进而使人体免疫系统随后能够识别并抵御病毒。该疫苗需要两次注射,间隔约28天。
加州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医学教授、这项新临床试验首席研究员、医学博士Susan Little表示:“正在进行的疫苗三期试验并没有设计来评估它们预防感染 (特别是无症状感染)的效果,也没有评估它们在减少病毒脱落和传播风险方面的效力。因此,我们不知道接种疫苗是否会减少戴口罩的需要或缩短社交距离。我们不知道在某些情况下是否应该接种疫苗如学校或航空旅行。更好地了解COVID-19疫苗在减少他人感染方面的有效性对个人和制定公共卫生政策都非常重要。”
据悉,该试验将持续到2021年春季和夏季学期,其目的是在秋季学期之前报告结果以便学术机构可以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07
研究发现患有COVID-19的儿童比成人的传染性低
根据马尼托巴大学领导的新研究在CMAJ(加拿大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儿童在向他人传播SARS-CoV-2方面可能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具有传染性。"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临床意义,"首席研究员Jared Bullard博士写道,他是马尼托巴大学Max Rady医学院儿科/儿童健康和医学微生物学/传染病的副教授,也是马尼托巴省温尼伯市Cadham省级实验室的副医学主任。
"如果年龄较小的儿童传播传染性病毒的能力较低,那么日托班、幼儿园开学和谨慎的课外活动可能是安全的,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且儿童保育人员、教育工作者和支持人员的风险比最初预期的要低。"
来自马尼托巴大学、卡德姆省实验室、马尼托巴省卫生和老年人护理机构以及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国家微生物实验室多个学科的14名研究人员分析了马尼托巴省175名儿童和130名成人感染SARS-CoV-2的样本,以了解传染性是否存在差异。利用鼻咽拭子的细胞培养物,他们调查了两组人的病毒载量,以确定儿童是否更具传染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司法管辖区考虑是否应该继续或恢复校内学习,日托和课外活动,与成人相比,更好地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对SARS-CoV-2传播的相对贡献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写道。"考虑到这个群体无症状感染的可能性增加,这一点尤为重要。"
08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改进的鼻拭子 用于COVID-19测试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Jifei Ou经营着一家名为OPT Industries的公司。该公司一直在与医院合作,为COVID-19测试提供一种新型鼻拭子。这些医疗器械是利用3D打印系统,利用Ou在麻省理工学院时开发的超薄、类似头发的结构制作的。棉签具有微小的编织网格,可以比传统棉签吸收和释放更多的液体。
OPT Industries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分支,利用连续制造的方法,使其能够根据需求扩大3D打印生产规模。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经向一些医疗保健和家庭测试机构提供了超过80万支这样的用签,它的生产帮助克服了威胁检测机构运营能力的医疗器械短缺问题。
自从开始帮助COVID-19检测产品以来,OPT公司的生产和分销能力成倍增长,并与包括Kaiser Permanente在内的大型医疗机构合作。该公司还在开发其他产品,这些产品可以从其使用的设计流程中受益。
在麻省理工学院时,Ou创造了设计和3D打印复杂微结构的新方法。他的团队参与的工作要求其自行创造3D打印机、创建设计软件,并开发特殊的聚合物以满足耐用性和分辨率的要求。Ou为他的公司获得了MIT Sandbox和E14基金的支持,同时他也感谢MIT工业联络计划帮助他获得了行业联系。
自从离开麻省理工学院后,这位研究人员提高了他的3D打印机器的吞吐量,以实现连续打印,并使公司能够专注于创造灵活的纺织类材料。OPT创建的棉签可以容纳20倍的细菌数量进行测试,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更多的标本会增加测试的灵敏度。
Science视频号
发现更多精彩
按此关注微信视频号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