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发现3532种变异毒株?印度疫情究竟瞒报了多少?
接种新冠疫苗会影响精子?科学家试验得出结论:无实质性影响
尼泊尔官方确认:珠峰没发生健康危机
研究发现在实施3-6英尺疏离的教育机构中COVID-19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CDC更新公共指南:空气中的SARS-CoV-2病毒可在6英尺的距离外被吸入
美国约三分之一人口已完全接种疫苗 Krispy Kreme免费甜甜圈持续分发
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
01
印度发现3532种变异毒株?印度疫情究竟瞒报了多少?
中国国家卫健委8日最新通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30822.6万剂次。当前全球疫情不容乐观,亚洲部分国家疫情恶化,病毒变异频发,外防输入的压力更大,作为与中国相邻的另一个世界大国和人口大国印度,目前防疫形势不容乐观。
过去24小时,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41.4万例,再次达到疫情以来印度国内,以及全球范围内单日新增的新高。也是进入5月以来,印度单日新增病例第3次超过40万例。印度的疫情在持续发酵,根据一项调查,过去2周,印度全国的检测阳性率达到21%。
这也就意味着,每5个去做新冠病毒检测的人当中,就有1个人确诊。而在印度南部的果阿邦,这个数值达到了41%,也就意味着在当地,每5个检测的人当中,就有2个人确诊。
病例激增,也导致当地医疗系统在高压之下勉强运行。当地媒体就形容,在北方邦的一些医院里,护士干起了医生的工作,护工干起了护士的工作,而患者家属干起了护工的工作。
此外,由于新一轮疫情中,呼吸困难及重症患者的比例增加,也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恐慌,为了“防患于未然”,不少人开始采购家用制氧机。部分有钱人,甚至在家里建造了重症监护室。目前相关医疗物资价格水涨船高,想买到也是十分困难了。
目前,印度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了“宵禁”的行列。而孟买,由于3月底就开始实施限制措施,目前已经初步见到了成效,从数据上看,孟买每日新增病例,从4月初的1万多例,已经降到目前的3000多例。希望在普遍采取限制措施之后,印度疫情能尽快出现拐点。
值得一提的是,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视频记者会。根据发布会的内容,因印度产新冠疫苗订单交付延迟,且印度变异毒株传入非洲一些国家,非洲大陆的抗疫形势陡然严峻。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玛奇迪索·穆蒂介绍,非洲大陆目前累计有近460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死亡病例12万3000例。疫情最严重的南非5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2000,其他10个非洲国家或地区的疫情曲线也呈上升趋势,博茨瓦纳、埃塞俄比亚等国的重症监护能力已接近极限。
穆蒂说,随着南部非洲即将进入冬季,部分地区的确诊病例有可能会出现激增,而新型变异毒株的传播也使非洲大陆面临第三波疫情反弹的风险。
印度安得拉邦一个新冠疫苗接种点外出现混乱情况:民众争相接种疫苗,在接种点外互相拥挤,推搡。
印度和中国之间正上演着疫情冰火两重天。今天,中国网络社交媒体对来自印度的两条信息提出了两点质疑。
1.印度疫情究竟瞒报了多少?
首先,欧洲早期疫情的重灾区西班牙和意大利,根据医疗经验说明这轮疫情在医疗体系被击穿后,死亡率会一路飙升,西班牙和意大利峰值高达14%左右,峰值前后几天也在10%左右,中国在八方支援之下,峰值仍高达8%,印度目前的医疗体系明显被击穿,才1%不到?何况印度医疗水平比欧洲国家和中国明显低得多。此外人口密度相当高,而且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及密度都十分巨大。印度有14亿人口,正常情况下每年约900万人死亡,平均每天在2.5万人左右,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情况下多了不到4000火葬场就瘫痪了,所以印度死亡人数和确诊人数存在巨大漏洞。我们可以理解为贫困人口根本没有确诊可能即死亡,而死亡人数无法得到详细统计即被火化处理。和早前所报道的一样,印度感染人数至少超5亿,甚至可能达到7亿。
2. 印度已经检出了3532种变异毒株?
该消息最早来自于中国主流媒体报道,各路社交媒体纷纷转发,一度导致网民恐慌。不少人担心这是否会导致出现黑死病一样的高致死率病毒毒株,不过也有认真的网民质疑这条信息的准确度,因为过去一年中主流媒体也报道过相似的错误信息,如俄罗斯一女子体内发现18种变异新冠病毒,当时也一度引起国内恐慌,最后是翻译错误导致了错误信息的流传。这次的印度3532中变异病毒也一样是翻译错误。
有关说法来源于俄罗斯学者发表在Virological论坛上的一篇文章。Virological是一个交流病毒研究的论坛。查看该文章可知,并不是该女子体内有18种新冠病毒,而是该女子体内的新冠病毒有18个突变(18 mutations)。也就是说,病毒的基因组中有18个地方发生了变异
再看看印度已经检出了3532种变异毒株
这段翻译成中文后其实是在说:根据印度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印度对1.3万个样本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其中有3532个携带主要的新冠病毒变种毒株,这其中有1527个携带的是被印度发现的B.1.617这种双重突变毒株。
然而,这则信息在传播到国内时,由于翻译的误差,导致3532个携带有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样本被错译成了“3532个变异毒株”了。
我们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导致翻译出现误差的可能是英文中的这个叫做“variants of concern”的词组。由于诸如《印度斯坦时报》等印度媒体在他们的报道中没有《印度快报》写得这么详细,而是简单地写了一个在印度27个邦里检测出了3532个“variants of concern”,所以国内在翻译时很容易把会这个“3532 variants of concern”当成了“3532个变种毒株”。
但实际上,这个“variants of concern”是一个特有的词组。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介绍,“variants of concern”指的是那种具有较高传染性,更容易引发重症,且更难以被免疫系统和疫苗中和掉的变异毒株。而且这种变异毒株一旦被出现,都会立刻报给WHO。
目前已知的这种“variants of concern”,或者说是主要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包括被英国发现的B.1.1.7型,被南非发现的B.1.351型,被印度发现的B.1.617型,被美国发现的B.1.427和B.1.429型,以及被日本和巴西发现的P.1型等。
最后,从印度媒体的报道来看,他们之所以会提到那3532个携带主要变异毒株的样本一事,是因为印度的专家发现原本在印度传播更为广泛的那个被英国发现的B.1.1.7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正在呈下降趋势,而被印度发现的B.1.617型毒株及其子变种(B.1.617.1,B.1.617.2和B.1.617.3)正在呈上升趋势。
这也令印度政府对于印度是否会继续遭到第三波疫情的冲击感到担忧。根据《印度快报》的另一篇报道,印度政府的专家认为只有采取“强力的措施”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然而,截至目前印度政府仍然没有决定采取全国性的封锁性措施。
02
接种新冠疫苗会影响精子?科学家试验得出结论:无实质性影响
虽然医学专家认为接种疫苗将是阻挡新冠疫情的组最有效手段,但是不少人由于担心疫苗副作用选择不接种,其中不少人就担心会对精子产生影响。据外媒报道,日前,以色列科学家发表在在医学预印本服务器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辉瑞/BioNTech疫苗并不会对精子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新冠病毒往往会引起一些神经精神症状。
该研究邀请了43名接种了辉瑞/BioNTech疫苗的男性志愿者,分别在接种疫苗前和接种疫苗后的一个月采集精子,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在接种疫苗后,受试者的精子参数(包括浓度、大小、活力等)并没有发生发生实质性改变。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目前该研究还有待同行评审,但对于每个人特别是美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美国出生率已经降至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低点。
不过,在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极易出现一些神经精神症状。该研究收集分析51项不同研究的数据,共涉及近19000名患者,所有患者都被跟踪随访最多6个月,而随访行动一般在患者确诊后77天开始。
分析后发现,27.4%的患者有睡眠问题,24.4%的人感到疲劳,20.2%的人在认知测试中得分很低。此外,还有19.1%的人报告有焦虑症状,另有15.7%的人报告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很常见,但是神经性发作头晕/眩晕并不常见。下一步,将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了解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并确定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症状是由普通病毒感染还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03
尼泊尔官方确认:珠峰没发生健康危机
印度疫情失控,受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隔壁的尼迫尔了。之前有报道称,尼泊尔不仅国内疫情告急,就连珠峰大本营也出现了至少17名登山者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消息称,大本营中的登山者和医生透露,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
对此,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7日晚间,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发表新闻公报,要求媒体采用官方消息源,不要发表关于珠峰等地区被疫情波及的不实报道。
公报称,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际,关于疫情已经在尼泊尔高山地区的登山者当中扩散的消息连日来被有些媒体大肆报道,已经引起了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的关注。
2021年尼泊尔春季登山季,来自79个国家的86支队伍中745位登山者获得了不同山峰的攀登许可。
据了解,必须持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才能申请尼泊尔旅游局的登山许可证。目前所有团队在包括珠峰在内的雪山地区尽力按照卫生防疫要求进行各项登山的准备工作,同时组织拉练。
官方确认,确认截止到目前,各支登山团队中并没有出现媒体报道的健康危机。
04
研究发现在实施3-6英尺疏离的教育机构中COVID-19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随着COVID-19感染率的持续下降,马萨诸塞州官员发出信号,几乎是时候结束远程学习并将所有学龄儿童送回教室了。虽然新出现的数据表明,幼儿和学校并不是COVID-19大流行的主要驱动因素,但指导防止病毒在学校环境中传播的最佳做法的证据一直很有限,因此,美国的防疫指引和国际建议并不一致。
由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IDMC)的研究员领导的一项研究提供了新的、亟需的数据,即在学校环境中预防COVID-19的学生之间的最佳物理距离。在一项回顾性的全州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比较了马萨诸塞州公立学校中学生和教职员工的COVID-19病例率,这些地区有普遍的口罩规定,但有不同的物理距离要求。研究小组发现,在实施学生之间三英尺与六英尺距离政策的学区中,学生或教职员工的COVID-19病例数量没有实质性差异。发表在《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遮蔽要求的学校环境中可以采用较低的物理距离政策,而不会对学生或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以前的研究没有直接比较不同的物理距离政策在参加面授的学生中的影响,"主要作者Polly van den Berg博士说,他是BIDMC传染病科的研究员。"这项研究发现,在实施学生之间三英尺与六英尺距离政策的学区,学生或教职员工的病例数量没有实质性差异,这很重要,因为许多学校建筑的物理基础设施无法容纳六英尺的距离,无法让所有(或大多数)学生回到教室。"
Van den Berg及其同事研究了马萨诸塞州251个学区的公开数据,涵盖了537336名学生和99390名教职人员,他们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的16周研究期间参加了现场教学。科学家们利用各种信息组合--包括个别地区的感染控制计划、各地区向联邦报告的感染数量以及来自一个无党派、非营利性组织收集COVID-19的社区感染比率数据--发现在规定六英尺距离的地区与规定三英尺距离的地区,学生和工作人员的COVID-19病例比率没有明显差异。科学家们指出,物理距离只是学区采取的若干预防感染措施之一。
"这些数据可用于告知和更新如何在学校环境中实施感染控制计划,"通讯作者Westyn Branch-Elliman, MD, MMSc, BIDMC的传染病专家和VA波士顿医疗系统的临床调查员补充说。"重要的是要记住,疏远只是我们分析中包括的地区所采取的一些干预措施之一。在我们研究包括的各区中,几乎普遍有口罩要求,因此我们的研究解决了在戴口罩的学生和工作人员中,3英尺与6英尺的距离的有效性问题。"
该团队的研究结果还显示,一般来说,学校的总体感染率低于其周围的社区,这使人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学习不是该大流行病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地区的病例率与社区的病例率紧密相连,特别是在工作人员中。
"在大流行的早期,学校和其他环境的感染控制计划是根据当时的最佳证据制定的,在早期,这些证据是有限的,"Branch-Elliman说,他也是哈佛医学院的医学助理教授。"我们希望我们的发现可以用来更新目前关于疏导政策的建议,并最终帮助更多的学生回到课堂。"
05
CDC更新公共指南:空气中的SARS-CoV-2病毒可在6英尺的距离外被吸入
美国疾控中心CDC的联邦卫生官员周五更新了关于SARS-CoV-2冠状病毒传播方式的公共指南,重新界定了之前报告的病毒传播方式:通过吸入微小的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颗粒,以及通过接触喷出的飞沫或用受污染的手接触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现在明确指出,在距离感染者6英尺以上的地方可以吸入空气中的病毒。网上公布的新措辞代表了该机构早期立场的改变,即大多数感染是通过 "密切接触,而不是空气传播"发生的。
在大流行的最初几天,传染病专家坚持认为,CDC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忽视了表明冠状病毒在空气中的小颗粒中传播的研究。许多科学家已经支持CDC取消 "密切接触 "这一短语的决定,他们认为这一短语未能抓住气溶胶传播的细微差别。鉴于新的指导意见,医学专家说OSHA(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应该发布最新的标准,以解决工作场所的潜在危险。
目前与工作场所和室内环境的通风有关的协议可能也需要更严格的准则,以更稳妥地确保人员健康。
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马里兰大学的气溶胶科学家唐纳德·米尔顿同意联邦官员立即解决更新工作场所准则的需要。
"我们需要更好地关注那些必须长时间接近其他人的人的良好呼吸,"米尔顿说。"一个外科口罩,即使它被有效地起来,但设想如果你在一个肉类加工厂里工作,整天在生产线上与其他人手肘相接,在这种场景下这种简单的防护手段依然不能真正给你足够的保护。"
医护人员、公共汽车司机和其他人可能同样需要安排更稳妥的措施,专家警告公众,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病毒会在空气中积聚,因此暴露在封闭房间里感染的机会更大。
访问CDC官网了解更多: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prevent-getting-sick/how-covid-spreads.html
06
美国约三分之一人口已完全接种疫苗 Krispy Kreme免费甜甜圈持续分发
美国疾控中心(CDC)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完全接种疫苗。目前疫苗已经为所有 16 岁以上美国人推出。为了进一步激励美国民众接种疫苗,超过 70 年历史的美国大型甜甜圈连锁品牌 Krispy Kreme 近日宣布:为接种疫苗的美国人提供免费的甜甜圈。
Krispy Kreme 宣布美国境内的分店均参与本次活动,只要向工作人员出示 COVID-19 疫苗接种记录卡就能获得一个免费的原味甜甜圈。本次促销活动将于今年 3 月开始,一直持续到 12 月 31 日。它将允许 "每位客人每天兑换一次",所以理论上你可以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每天得到一个免费的甜甜圈--如果你接种了疫苗的话。
佩戴你的 "我已接种疫苗 "的贴纸将不算数。该公司在其网站上补充说,员工不会对你的疫苗卡进行记录或拍照,因为它 "包含个人信息"。你将需要到 Krispy Kreme 商店或自选商店才能得到这个优惠,该公司指出,它不向那些在网上订购或通过送货应用程序订购的人提供免费甜甜圈。
该公司在其网站上说:"我们理解,选择接种COVID-19疫苗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决定。它补充说,如果你决定不接种疫苗,你仍然可以在周一获得一个免费的原味釉面甜甜圈和中杯咖啡,"为你的一周开个好头"。
Science视频号
按此关注微信视频号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