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10亿,变种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新型防御机制 RIG-I受体是关键




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10亿,变种病毒正在全球肆虐
研究:第三剂COVID-19疫苗或能为器官移植受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新型防御机制 RIG-I受体是关键
美国完成3亿剂COVID-19疫苗接种 但独立日70%目标能否实现依然存疑
没有证据表明SARS-CoV-2变种的呼吸道病毒载量更高 但症状依旧明显

关注视频号,发现更多精彩
01
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10亿,变种病毒正在全球肆虐
中国国家卫健委6月20日通报,中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预计年底前至少70%目标人群接种疫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用《中国即将进行第10亿次新冠疫苗注射,是的,你没听错》为题,对中国的疫苗接种进行了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中国“惊人的”接种活动规模和速度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其速度更加引起美国媒体关注。截至6月16日中国的注射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的3倍,占全球注射量的近四成。而且,中国的疫苗注射速度从3月27日达到每日100万剂,到5月后显著加速,现在6月15日当天的注射量就已达到2000万。

目前,Delta变异株正成为主要流行病毒株,已扩散至超80国。研究表明,Delta变异株的传染性比最早发现于英国的Alpha变异株高约60%,而Alpha变异株比2019年底从武汉发现的毒株具有更高的传染性。此外,世卫组织6月16日表示,有报告显示,这种Delta变体还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但该结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尽管如此,仍有迹象表明,Delta变异株可能引发与其他变异株相异的多种症状。
中国多地也通报发现Delta变异株感染者。据澳门特区政府6月19日通报,澳门第5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初步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的病毒为Delta变异病毒。广西南宁市疾控中心6月11日通报称,在对一份南宁海关送检复核的印度尼西亚入境人员新冠样本进行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后,确认其感染的是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        5月30日,广东广州市卫健委通报,5月21日以来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为传播速度极快的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Rochelle Walensky)博士于18日也表示,她预计Delta变种将成为在美国传播的主要变种新冠病毒。根据CDC的数据,这种变种病毒现在占美国所有新增新冠病例的10%,与上周相比上升了4个百分比。面临该趋势,瓦伦斯基敦促未完成接种新冠疫苗的人们应立即采取行动。
据CDC汇编的数据显示,截至18日,超过1.76亿美国人,即53.1%的人口,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超过1.48亿美国人已完成疫苗接种。但美国医学专家表示,随着病毒持续变异,美国仍需要更高比例的人口接种疫苗。
02
研究:第三剂COVID-19疫苗或能为器官移植受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对那些免疫力低下的人进行加强针的调查。在6月15日发表在《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中,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说,他们首次有证据表明,对于接受过器官移植的人来说,三剂量的疫苗比标准的两剂量方案更能提高对SARS-CoV-2--引起COVID-19的病毒的抗体水平。

研究主要作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研究员William Werbel医学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进行临床试验,以确定移植受者是否应该接受COVID-19疫苗的加强剂量,作为标准的临床实践,类似于目前对这一人群进行的乙肝和流感疫苗接种。”
接受实体器官移植(如心脏、肺部和肾脏)的人通常必须服用药物来抑制他们的免疫系统并防止排异反应。这种治疗方案可能会干扰移植接受者对外来物质产生抗体的能力,包括对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
在之前的两项研究中的第一项中,研究人员表明,只有17%的参与移植的接受者在一剂药后产生了足够的抗体。然后,在第二项研究中,他们发现第二次注射后,水平提高到54%。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使是那些有抗体的移植受者,其抗体水平也远远低于健康免疫系统的人的通常水平。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30名器官移植受者,他们在2021年3月20日至5月10日期间接种了强生/Jansen、Moderna或辉瑞/BioNTech这三种疫苗之一的第三剂注射。他们之前已经接种了两剂Moderna或辉瑞/生物NTech疫苗。研究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57岁,17位是女性,一位被认定为非白人。没有研究参与者报告说在接种疫苗之前有疾病或SARS-CoV-2检测阳性。所有人都在服用多种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止他们的移植器官发生排异反应。
研究高级作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器官移植流行病学研究小组主任Dorry Segev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三分之一抗体水平为阴性的参与者和所有在接种加强剂前抗体水平为低阳性的参与者在接种第三针疫苗后,其免疫反应增加。”
在接种第三剂疫苗后一周,23名研究参与者完成了一份关于不良反应的调查问卷。不良反应一般为轻度或中度,其中一名参与者报告了严重的手臂疼痛,另一名参与者报告了严重的头痛。没有参与者报告发烧或过敏反应。研究期间有一例轻度器官排斥。
Segev说:“考虑到疫苗可能带来的好处,这些反应似乎可以接受。”Werbel和Segev指出,这项研究只检查了抗体水平,未来的研究需要观察第三剂疫苗后免疫反应的增加是否与较低的SARS-CoV-2感染率有关。
“尽管第三剂疫苗似乎将移植受者的免疫反应提高到比一剂或两剂后更高的水平,但这些人可能仍然比已接种疫苗的普通人群面临更大的SARS-CoV-2感染风险,”Werbel说。“因此,我们建议移植受者和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继续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并采取其他COVID-19安全措施。”
https://www.acpjournals.org/doi/10.7326/L21-0282
03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新型防御机制 RIG-I受体是关键
自 COVID-19 首次正式报告和大流行蔓延开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已经对其展开了大量深入的分析,以开发有效的治疗方式。据悉,新冠病毒在不同感染者身上的症状不尽相同。比如大多数感染者的症状较轻、甚至没有感觉,但少数重症感染者却必须接受精心的救治。为了搞清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许多科学家都在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

SARS-CoV-2 病毒复制被 RIG-I 抑制(图自:Taisho Yamada)
近日,由日本遗传医学研究所 Akinori Takaoka 教授带领的一支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刚刚揭示了一种针对 SARS-CoV-2 病毒的新型防御机制。
该反应涉及用于识别病毒模式的 RIG-I 受体,它是一种检测 RNA 病毒的生物学分子,能够抑制 SARS-CoV-2 在人肺细胞的复制。而上调该蛋白的表达,即可增强 COPD 患者的免疫反应。
这项研究发现,有助于预测 COVID-19 患者的预后。感兴趣的朋友,可移步至近日发表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的文章。
原标题为《RIG-I triggers a signaling-abortive anti-SARS-CoV-2 defense in human lung cells》。

Taisho Yamada(上图左)与研究通讯作者 Akinori Takaoka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超过 1.62 亿人受到 COVID-19 的影响。这些人中有约 40~45% 为无症状感染者,另有 35~40% 的患者为轻症患者,而其余 19% 则是严重要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
这些症状通常与并发症和风险因素有关,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但不同个体对于病毒的反应存在巨大差异。
进入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病原体,可被称作模式识别受体(PRR)的蛋白质给检测到,同时这些蛋白质也会激发身体对这些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考虑到病毒感染是由一部分 PRR 检测到的,科学家们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属于其子集的 RIG-I 蛋白质上。众所周知,其对于检测和响应 RNA 病毒(比如流感)也至关重要。
在细胞培养系中开展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肺细胞中几乎没有对 SARS-CoV-2 的先天免疫反应,这表明导致免疫反应的信号通路被中止。
科学家们因此研究了 RIG-I 的作用,发现它的缺乏会导致病毒复制的增加。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团队证实了对病毒复制的抑制效果,对 RIG-I 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
先前的一项研究表明,COPD 患者肺细胞中的 RIG-I 表达出现了下调。为此,科学家们使用了来自两名 COPD 患者的原代肺细胞,并得出这种情况会在 5 天后检出病毒复制的结论。
而通过上调 RIG-I 表达的全反式视黄酸(ATRA)来处理这些 COPD 细胞,即可显著降低细胞中的病毒滴度。
此外如果使用 RIG-I 突变体,他们也能够阐明 RIG-I 对 SARS-CoV-2 复制的抑制机理 —— 解旋酶域是 RIG-I 中的结构元件,它会与病毒 RNA 相互作用,从而阻断主导病毒复制的衍生酶。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证明了 RIG-I 具有独特的病毒识别模式,全称为“RIG-1 介导信号传导失败的抗 SARS-CoV-2 防御机制”。
最后,它还表明 RIG-1 表达水平是预测 COVID-19 患者预后的潜在参数这一。通过进一步的工作,我们或可找到控制 SARS-CoV-2 感染的新策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1-00942-0
04
美国完成3亿剂COVID-19疫苗接种 但独立日70%目标能否实现依然存疑
拜登总统在本周的一条推文中宣布,美国已经达到(并超过)其最新的COVID-19疫苗里程碑:在总统上任的前150天里,已经为全美民众注射了3亿剂。在美国,超过65%的成年人至少接种了一剂COVID-19疫苗,其中超过55%的人已经实现2针或单针(强生)完全接种。然而,一些人对美国是否能达到拜登7月4日的疫苗接种目标仍持怀疑态度。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一个COVID-19数据跟踪器,可在任何特定时间对全国的疫苗接种进度进行报告。截至周五,美国总人口的53.1%,包括12岁及以上的孩子,已经接受了至少一剂COVID-19疫苗。超过3.17亿剂的COVID-19疫苗已被接种,还有数千剂已被送达并准备接种。
与过去的里程碑一样,拜登总统在他的Twitter账户上指出了最新的里程碑,最终大大超过了他的原始目标,同时接近了他的最新目标:在独立日之前为70%的成人接种至少一剂COVID-19疫苗。
超过65%的美国成年人已经接受了至少一剂COVID-19疫苗,而现在离7月4日只剩下两个多星期了。
不管怎么说,美国很快就会达到70%的疫苗接种率,前提是要计算那些至少接受一剂疫苗的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那些完全没有接种任何疫苗的人相比,单剂COVID-19疫苗可以提供有限的对SARS-CoV-2病毒的实质性保护。
05
没有证据表明SARS-CoV-2变种的呼吸道病毒载量更高 但症状依旧明显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两个SARS-CoV-2变种与较高的传播能力有关,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感染变种的病人的上呼吸道中的病毒载量较高。引起COVID-19的病毒SARS-CoV-2不断演变的变种的出现和更高的传播一直令人担忧。

研究人员调查了B.1.1.7(首次在英国发现的变种)和B.1.351(首次在南非发现的变种),以评估患者是否显示出更高的病毒载荷,因此增加了脱落能力并提升传播性。
变异体是用全基因组测序法鉴定的。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大型样本队列表明,到2021年4月,英国的变种构成了75%的循环病毒。研究人员将134个变种样本与126个对照样本进行了比较,在获得患者的临床信息后,能够将基因组学数据与临床疾病和结果联系起来。所有样本都进行了额外的测试,以确定其病毒载荷。通过查看开始出现症状后的天数(这些信息与疾病的阶段相关),这为比较各组之间的病毒复制和脱落情况增加了清晰度。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Adannaya Amadi说:"这些变种显示出更高的传播性的原因还不清楚。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确实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了这些变种的病人不太可能没有症状。尽管那些感染了变种的人死亡或进入重症监护室的风险并不高,但他们更有可能住院治疗。"
这项研究是在Heba Mostafa博士在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实验室进行的,该实验室一直在为马里兰州进行大规模的SARS-CoV-2全基因组测序,并为全国公开的监测数字提供数据。
Alex Luo, C. Paul Morris, Matthew Schwartz, Eili Y。Klein和Heba H. Mostafa对这项工作也有贡献。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理学系和马里兰州卫生部的资助。


Science视频号 

按此关注微信视频号
Science科学 
了解未知 开启认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Science科学英语平台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关注英文公众号
TechEdge 
科技 点亮未来

按此关注中文公众号

◢ 豁然开朗请打赏 ◣

分享“票圈”,逢考必过,点亮“在看”SCI录用率提高18%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