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读
《亚瑟与乔治》
作者:朱利安·巴恩斯
译者:赵安琪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故事中的主角,一个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亚瑟·柯南·道尔,此刻正经历着人生理想的破灭:创作瓶颈、爱妻重病、信仰危机······另一个是一心想成为律师的印度移民乔治,他因自己的肤色无辜入狱,入狱之后他也就失去了成为律师的可能。书中三分之一的内容都在追溯乔治的案件,描述他对于英国法律是如何深信不疑,以及他又是如何因为一桩他没有犯下的罪行而入了狱。书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内容讲述的是柯南·道尔的人生——他和第一任妻子路易斯的关系,以及他和情人珍的交往。就在柯南·道尔正处于自己的麻烦中的时候,他决定接手处理乔治的案件。
朱利安·巴恩斯一直对侦探题材颇有兴趣,早在1980年他就曾用假名Dan Kavanagh写过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讲一个双性恋前警员追踪在SOHO区发生的罪恶和谋杀。在《亚瑟与乔治》中,他选择去展现的是变革时代中小人物们的生存法则,探讨的内容包括法律、犯罪、种族、身份······这些在眼下的世界中依旧是无解的,某种程度上这个故事也是一则寓言。若去深挖藏匿在这个故事背后的秘密,便会发现答案或许正蕴藏于英国人本身。朱利安·巴恩斯为一段看似枯燥而漫长的历史加入了鲜活的生命,他自己曾把这本小说称作一本“时间被设定在过去的当代小说”,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无意于贴近真实的历史。
· 在听
《Fantômas》
表演者:Amiina
Amiina乐队起初由冰岛的四个女生组成,Solrun、Maria、Edda和Hidur,她们是古典音乐弦乐出身。从第一张专辑《Kurr》开始,她们的音乐就不甘于坠入古典架构的束缚,而是致力于寻找流动的连接与呼吸。起初,在Amiina的音乐里能感受到最多的是静谧与沉思,她们擅长于在弦乐的基础上加入灵动的声音:桌面竖琴、锯琴、马林巴、合成器、玻璃酒杯、玩具铃铛等,尽管使用的配器非常多,却能将这些元素巧妙搭配,创作的音乐透露着透明的颜色,流露出水母般柔美的气质。直到2016年,Amiina推出了《Fantômas》这张专辑,它打破了之前固有的音乐气息,有了更多实验性的突破,每首音乐又不缺乏故事性的连续。这张专辑是为一部法国无声电影做的配乐,但是若抛开影像,单独听这张专辑,每首曲子都勾勒出强烈的视觉画面和连贯的情绪推进,视觉与听觉的连接性非常强烈。Amiina在原有的纯净氛围中融入了黑暗与力量的部分,在乐队组成上也添加了鼓组和电子采样的部分,这样的变化让Amiina的音乐界限不断突破,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 在看
《冰血暴》第四季
导演:诺亚·霍利等
编剧:诺亚·霍利等
主演:克里斯·洛克/杰西·巴克利/本·卫肖
新一季《冰血暴》虽在节奏上与前作大有不同,遭受死忠诟病,但因其指涉的身份政治议题“过分直白”,甚至部分角色直接挂着“五月花”这样的名字出镜,从观众的反应中,倒是折射出了剧集一直以来致力于探讨的核心要义。当有人兴奋地在屏幕前记下“麦卡锡”“艾森豪威尔”“普利茅斯岩”“萨特的磨坊”,或是意大利人讲“成为一个美国人,你得……”,又或是黑人说“我这是在和400年的历史作斗争”,满足于自己轻易便串联起了这一国度的发家史及各族裔从尝试融合到分崩离析的宏大图景时,他们或许并未意识到,在这个最初由科恩兄弟搭建的平行世界里,“并非所有事情都说得通”,本季中“发生于1950年代堪萨斯城的真实故事”,也同样延续了这片“法外之地”中的一贯逻辑——意外、巧合、怪癖、先于理性的情绪化、富有哲思的强词夺理,乃至凌驾于人类的自然(超自然?)之力,才是造就了“历史”的真正要素,这也让西西弗斯式的荒诞与荒凉,呈现出高度的现实意义。须知,并非所有隐喻性丰富的作品其意义和重心都仅停留在隐喻本身,尤其种种显见的有关历史的“明喻”,就更接近虚无主义基调下被有意夸张了的玩笑。立场、误解、仇杀,哪怕是稍纵即逝的善意,在“The Future is Now”的广告牌下都显得缺乏意义,每个妙语连珠、手段过硬的人物,也都在“命运”恶搞式的设计下最终变得无力可笑。例如当影像风格惊艳的第九集末尾寓言般的时刻降临时,你或许会想起早先“医生·参议员”那句看似无聊的俏皮话——“要是人人都那么有本事,还要龙卷风做什么?”因而,有心人大可尝试破解布设其中的丰富符码,将其当作填字游戏般的消遣。例如考据出那块几番出现的冥王星发现者纪念碑,原是为堪萨斯人克莱德·汤博而设(而这颗向来因存在感不强而遭吐槽的星体也已被正式剔除出行星行列),或是信用卡公认确由大来国际的弗兰克·X.麦克纳马拉所发明(但或许真如剧中所交代的那样,窃取了拥有先进新经济理念的黑人帮派先驱们的成果?)。若再往前推推,如果说本次频频露脸的邪灵船长算是奴隶贸易原罪之化身,那第二季中飞碟降临的“狗血”桥段(虽然奔逃中的女主角对此不屑一顾),或是洗手间偶遇里根总统的场面又该如何以真伪的尺度对其做出阐释?
在开篇与结尾,女孩所做的历史课报告中,重申了“过去难以预料”这一《冰血暴》世界观中的重要部分,与此相对应,“未来”因其只是徒劳的重演,反倒显得条理清晰,让人误以为能够掌握真理、对抗命运。好在这部剧提醒了我们,尚可以寻求文学性的反讽与诗意。
本文发表于《萌芽》2021年2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萌芽》2021年9月刊
点击购买⬆️
《萌芽》2021年全年刊物
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