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推荐 |《 Oslo University,May'68 》



《Oslo University,May'68 》

表演者:Pentangle
若是评选演员中歌艺最出众者,在《羞耻》《醉乡民谣》《远离尘嚣》中连番倾情献艺的Carey Mulligan绝对是无法被忽略的实力派。如果说初试啼声的《New York,New York》还只是展现了她的迷人声线与过硬的控制力,那么当她扮演起一位身处上世纪那个风起云涌年代的民谣歌手时,则更像是找到了最契合自己天生文艺气质的曲风。在一旁由正经歌星转行而来的演员Justin Timberlake的配合下,这位一张口就极具说服力的“Jane”,戏里戏外都成就了让人绝难忘怀的形象。而经这组三重唱干净、温情、更偏向流行审美的诠释,《Five Hundred Miles》一曲的热度更远远盖过了电影本身,到现在仍是游子离乡、恋人分别时最吸引人跑去播放页面下签到的曲目。
实际上,这首最初由Hedy West搬上舞台的民谣歌曲,也同其他的经典民歌一样,前后经历过无数人的翻唱和改造,“女皇”Joan Baez虽也曾留下动人的独唱影像,但绝大多数传播度广的版本,基本都还是由The Journeymen、The Kingston Trio、Peter,Paul & Mary、The Brothers Four这样的重唱组合录制完成的。相比声线各异、特点鲜明的单人弹唱,风行一时的组合形式从商业角度来看无疑具备着诸多优势:一方面高中低声部的搭配能直接带来舒适的听觉享受,更容易带给人一种“专业感”;另一方面重心在于和声而非演奏的模式进一步降低了欣赏的门槛,经过一定训练打磨后的人声往往悠扬婉转、毫无瑕疵,这就要比许多保留了粗粝感、更加抽象复杂的器乐容易接受得多。
当然,电影《醉乡民谣》中坐在台下一脸茫然不解的Llewyn Davis显然不太青睐这样的表达,而他这一角色的原型,彼时格林威治村中民谣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Dave Van Ronk,自然也压根没尝试过走这条康庄大道。毕竟即便两位有心,以他们那并不甜美的音色和“未经修饰”的唱腔,尤其是更靠近布鲁斯与传统民歌而非流行乐的基底,也着实难以走通“美声”这条路。正如电影中的他哪怕历尽艰辛争取到了在乐坛伯乐面前献艺的机会,结果也只是得到了句“我没听出这有啥赚头”的评价。甚至在片尾登场,此后成为了“时代的声音”的Bob Dylan,助推他事业起步的也并非是令他受教良多的Dave Van Ronk,而是将他那首《Blowin’in the Wind》唱成全美金曲的Peter,Paul & Mary,毕竟以他那分分钟就要把人劝退的歌喉,想要出人头地除了得有些别的本事,也需要“金嗓子”们帮忙打响知名度。
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不过Llewyn Davis某段演出前的开场白倒堪称精辟——“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会过时,那它就是民谣”,正如《Five Hundred Miles》这样的歌曲,哪怕如今的人觉得五百英里已算不上多么遥远的距离,其主题却依旧是任何国度中的每一代人都会遭遇的人生体验。而他没有直接讲出,却用顽固的坚持所传达出的另一层理解正是,如果我们只是利用了这点,满足于随意地制造浅薄的共鸣,那剥离了个体真实感触的音乐实则已成为丢掉了生命血肉的陈腔滥调。这也是为何现在每当我们提起“民谣”两字,头脑中便差不多出现了固定范式的缘故——这一艺术形式好像只为通俗的象征化表达而存在,这也为大量粗制滥造的创作打开了方便之门。一如《Let No Man Steal Your Thyme》这样经典的英式民谣,在它被选用为《远离尘嚣》和新版《蝴蝶梦》的插曲时,导演对其的期待无非是简明扼要地点明女性视角下婚恋中的某种普遍境况——“你们这些美丽温婉、正当盛年的姑娘们,可要留心让你的花园永葆活力,切不可让人偷走了你的百里香,因为当花儿凋谢时,他也将不再多看它一眼……”至于是由Carey Mulligan与Michael Sheen客串献演还是直接引用Pentangle的版本,其音乐表达上的差异相比于歌词内容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上,Pentangle这个严格意义上难以归类的团体或许是对“民谣能往何处去”这一问题给出的最佳答案。尤其他们自1967年成团到1973年第一次解散的鼎盛期,刚好赶上音乐史上的又一轮大变革,无论爵士还是民谣,都面临着摇滚与电声难以阻挡的侵袭。但在“民谣-摇滚”日渐成为主流的大势跟前,乐团主脑之一John Renbourn一边拒绝这一分类,一边坚持认定“能对一首民谣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给它加上摇滚的节奏”。因为他所听到的大多数传统歌谣“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节奏”。为此他还骄傲地以鼓手Terry Cox在几首乐团著名曲目中的表现为例,向大家展示了非但每首中的节奏型都经历了复杂的变换,更是很难从两两间找出雷同的部分。而另一位节奏组成员贝斯手Danny Thompson则同样是爵士乐手出身,在演奏时他会进行大段即兴表演,并常常通过拉弓来引导音乐的推进。不过虽然这两位能够对“民谣-爵士”的分类点头,但“五角星”可谓团如其名,更像是一个包含了民谣、爵士、早期歌谣、布鲁斯等诸多门类,由五位各领域翘楚所组成的“最强联合体”。正如在他们成团以前,Bert Jansch便与John Renbourn一样,早已是民谣界声望很高的吉他演奏家,就在“五人团”最初的作品《The Pentangle》与《Sweet Child》问世前夕,一张冠名《Bert and John》的双人指弹经典便向世人展示了所谓的“民谣巴洛克”可以何等绚丽多变,并且在如万花筒般无限丰富的同时依然保有清丽且满是细节的音色。而最后的“一角”Jacqui McShee至今都还时常活跃于舞台并在2019年推出过最新专辑,她历经数十年不变的高亢嗓音与诠释歌曲的能力几乎为英式民谣女唱将树立了标杆。许多时候,Bert Jansch这位同样优秀的男歌手会加入进来,但很明显,这里的人声完全服从于整体音乐的发展走向,需要在错综复杂的乐音和节奏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短暂的黄金岁月中所做的并非彼此迁就,融合为一个“好听”的组合,而是互相弥补、激励创造,仿佛高手过招,遇强更强。汇集于此的极为庞杂深厚的根基与爵士乐式的开放性结构为他们单独一人时所没法达到的程度提供了可能——正如你很难在其他“民谣团体”中听到如此之多、难以预料的精彩器乐演奏(更不可能出现前卫爵士音乐家Charles Mingus甚至是George Russell的曲目)。而在传统老歌的翻唱方面,也因为源源不绝的活力与轻盈自由的摇摆感的注入,将许多民谣表演时的呆板与滞重一扫而空。但可惜的是,每位成员的惊人天赋,恰恰注定了这一组合只能以松散的方式延续下去,成为不了那类霸占榜单十多年的“一代人的回忆”。不过就像是《Oslo University, May ’68》这样新近编辑出版、当年散落于电台和大学的录音中所呈现的,通过重复来引人共鸣从来不是他们的追求,“借来的时光”里是否仍保留着充沛的鲜活气息,才是生命力永恒的真正定义。
相关推荐

《The Pentangle》
Pentangle

《Sweet Child》
Pentangle

《Basket of Light》
Pentangle

《Cruel Sister》
Pentangle

《Solomon's Seal》
Pentangle

《Bert and John》
Bert Jansch & John Renbourn

《The Black Swan》
Bert Jansch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推荐内容  >
📎
● 本文为节选,刊于《萌芽》2022年4月刊。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责任编辑 / 杨鹏翔
📐  美术设计 / 黎稷欣
 萌芽小铺小程序现已上线 
 长按以下图片即可进入小程序 

购买《萌芽》直通车 🛒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

《萌芽》2022年7月刊

《萌芽》2022年全年刊物

MENGYA MAGAZINE

青春文学标杆
几代作家从这里起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