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耗资40亿的三门峡大坝,与三峡大坝仅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不尽相同?一个为人称赞,一个问题频出,惹得陕西人要求拆除,三门峡大坝带来的究竟是啥? 初听三门峡大坝这个名字,很多人会觉得陌生,认为别人可能口误说错了,明明是三峡,怎么会多了一个“门”呢?其实,这个地方真实存在。 位置就在黄河中游的下段,距离小浪底水库130公里左右,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控制性大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并且,早于1961年的4月,三门峡就建成了,由主坝和副坝组成,主坝全长713.2米,坝高达到了106米,是混凝土重力坝。而副坝是钢筋混凝土心墙土坝,长144米,高24米。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三门峡大坝的存在,无异于一个功勋碑,向全世界骄傲地展示着,东方那一股坚韧不拔的魄力。 而它不仅控制着91.5%的黄河流域面积,还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作用,消除了河南和山东地区的水灾隐患,又给很多地区带来了电力供应。
要知道那时暴雨频发,洪水侵袭,黄河下游的无数百姓房屋被毁,上百万亩农田被淹,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毫无办法。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才有了修建三门峡大坝的提议,项目还特地请了苏联专家伯克夫,根据经验设置方案。 起初伯克夫计划建在黄河上游的潼关,因为那个位置的黄河径流量最大,只要堵住下游的水患就能得到解决。 但他忽略了一个问题,潼关土质疏松,一旦河水全部拥堵在那里,河水决堤,冲垮大坝,将会有更多人遭殃。 并且,潼关与西安紧密相连,西安又是关中盆地,一旦受牵连,城中的农田和百姓也岌岌可危。 在水利专家刘光斗的反对下,大坝才选在了三门峡,但此时又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他就是清华大学的黄万里教授,也是一名水利专家。 当初建设三峡大坝时,他也曾提出反对意见。 黄万里教授指出,三门峡所处位置,正是黄河泥沙淤积最严重的地方,要是大坝建好,河沙继续累积,会导致河床抬高“水漫金山”。
这次伯克利没有采纳,三门峡大坝很快修好,修成后下游的水患的确得到了解决。并且,河南、山东两省很快迎来了大丰收,迎来百姓一片称赞。 只可惜好景不长,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大坝,却也带来不少灾难,惹得部分陕西人甚至扬言,要炸了这座大坝。 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河流泥沙的淤积,本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国家尝试了各种办法,也不见得有成效。尤其是像黄河这样,流域含沙量更是高得惊人。 而之前黄万里教授所提到的问题,也在一点一点地应验,建成初期,每年的河沙就高达9.38亿~24.5亿吨,远远超出预期。 等到河床快速上升后,上游地区开始问题频发,不但加剧了渭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还导致无数良田被淹没,附近土地盐碱化严重,粮食产量大打折扣。 这座大坝犹如一把宝剑,悬在西安人民的头上。而数据显示,从1965年到2008年期间,渭河流域就发生了137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2000亿,严重威胁陕西部分群众。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好在进行多次改建,又在下游设计了一个小浪底大坝,靠着两个大坝运作,总算稳住了这个局面。 如今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泄沙孔,能够直接将淤泥排出,极大削弱了灾害发生的可能,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宝贵经验,此后大坝修建,定会考虑得更加周全。#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头条看见彼此##我要上微头条#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