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玉米如同发霉一般长了“黑瘤”,没承想因祸得福,身价暴涨价值堪比黑松露,农村收购一根难求,长出的“黑瘤”究竟是什么? 这种“黑瘤”不少人见过,就扒在玉米上,黑黑的,呈块状生长,远看十分的唬人,近看却十分的恶心。 老人看到,骂骂咧咧地掰下来,顺手就丢到了水沟里,忍不住人啐一口唾沫的同时,还要说一句“晦气”。而不知情的小孩看到,悄悄扯下一颗塞到嘴里,一咬满嘴的黑,逗得人忍俊不禁。
农民伯伯看到,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而且,整个玉米就像发霉了一样,很多人害怕它自带毒性,也不敢轻易食用,因为长相实在不像什么“正经玩意”。 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它还真是无毒的,在国外,还会专门种植这种“黑瘤”玉米售卖的,他们会拿来生吃,也会用来煲汤,炒着吃。 尤其是墨西哥,还将其称之为“玉米黑松露”,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不但可以卷在玉米饼里,还可以炒熟食用。 据吃过的人描述,既有玉米的清甜,还有菌类的爽滑。说到这应该有人猜出,这究竟是什么了。
孢子的寄生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寄生在作物上,也可以藏在土壤和粪肥,还会散落在地表,在雨水的作用下,慢慢去到土壤身深处。 由于存活率高,存活时间长,孢子轻而易举的就能完成萌发和传染,就算干旱缺水也不能阻挡它的步伐。 而且,传播速度很快,不管是幼苗和成株,都会收到侵害,形成不同的穗状物,给作物的产量带来损害。 2000年,我国就出现了长玉米黑粉菌的情况,180万hm2的面积,其中绝收的不低于3万hm2,病田株率达到了20%-30%,平均减产10%-30%,甚至有的地块发病率高达85%。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