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小小蚯蚓为何引起国家注意?不但写进中央一号文件,而且严厉打击“绝户式”捕蚯蚓的行为,蚯蚓是如何成为重点保护对象的? 202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写的: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
而它们没有骨骼也没有角质层,大多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对食物的要求也不高。 另外,最适合蚯蚓生存的温度在5℃~30℃之间,如果低于0℃,将会面临死亡,0℃~5℃则会进入休眠期,高于32℃就会停止生长。 由于它们总是躲在农田和臭水沟里,人们对蚯蚓的态度也不好,总以为它们是害虫,会影响到作物生长。 实际上,蚯蚓是益虫,还是土壤的功臣,对我们的作物有保护的功能,表现十分优异。首先就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透气保水性,让农作物更好地吸收养分。
最后,蚯蚓的粪便属于有机肥,有机质含量约30%,不仅含有锌、氮、磷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18种氨基酸,能够增强土壤肥力,调节土壤酸碱度,还能减少病害的发生。 而这些有效成分,可是任何化肥和有机肥都无法比拟的,属于经济又实惠的肥料。数据显示,一斤蚯蚓粪便产生的效果,等同于10斤农家肥。 从这些好处就能看出,蚯蚓对土壤的重要性,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却被不法分子盯上了,因为它们还有三个用途:饲料、鱼饵、中药。 在经济价值的诱惑下,不少人开始出售蚯蚓,而这些人不想着如何养殖提高产量,反倒走起歪门邪道,电捕蚯蚓,也叫绝户式捕捉蚯蚓。 和电鱼一样的原理,只不过电压小很多,蚯蚓电晕后会迷迷糊糊的爬到土壤外,到时候轻轻松松就能收入囊中。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