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
每种动物都有的发情期为什么人类没有?是漫长的时间让人类进化掉了自己发情期,还是说我们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发情?春天的夜晚,小区里总会传来猫猫的叫声,有的时候吵的人后半夜都睡不着觉。除了躁动不安的猫猫,赵老师的那句深入人心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交配的季节。”也给大家一个明确的认知——动物是在发情期才开始交配的。每种动物都有发情期,那人作为动物怎么没有跟着大部队在每年特定的时候一起蠢蠢欲动呢?
那是不是可以从这里证明人类其实是有发情期的呢?并不是。其中有两个重要分别:第一,有发情期的动物在没有成功受孕时,会吸收掉子宫内膜,而会来月经的动物则会把子宫内膜排出;第二,有发情期的动物只会在发情期的时间内有性活跃,但是有月经的动物的性活跃期并不受时间限制。有的动物在发情期间,会有一些带血分泌物排出体外,但并不是月经,而是发情期开始的表现。简单点来说,人类并没有明显的性活跃期,也没有明显的外在变化。你可以说人类一年到头都可以“想”,但是也可以365天都不“想”。
其次,为了提高存活率,动物得认真安排时间。按照环境变化,再考虑一下妊娠或者孵化所需要的时间。动物会确保自己的下一代出生在一个食物充足、温度适宜、自己也更好抚养的时候,为了这个日程表,有固定发情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繁衍的成功率,母螳螂在交配结束之后就会吃掉公螳螂,雄性袋鼩在发情期会进行2到3周的“马拉松”,雄性鮟鱇鱼会自愿退化变成雌性身体的一部分。对于有些动物来说,繁衍后代变成了必须付出牺牲的生存游戏。这么看来,人类好像的确通过进化的手段,让自己摆脱了发情期的困扰。比如女性在排卵期并没有任何可以通过肉眼就能观察到的、明显的外在改变,这种排卵方式被称为“隐蔽排卵”。
点击下方👇“Hi科普”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百科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