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母校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网友群和文学群
我瞒着所有人,偷偷回了母校一趟。在校门口徘徊良久,才鼓起勇气踏入这所,曾蹲在地上吃了三年饭的学校。
门卫大叔倒是尽职,警惕地问有什么事。毕业十多年,门卫大叔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读书时的门卫大叔,总是板着个脸,训斥起学生来,总是不留情面。自然惹得许多学生记恨,恨屋及乌,于是把气撒在他养的宝贝斗鸡身上,偷偷去喂它辣条。
我笑了笑,说自己是毕业十来年的学生,想进去看看。其实我是害怕被拒绝的,毕竟对于这座学校而言,我已然算作外人。幸好,他同意了,还热心地陪着我一同闲逛。
当年的老师,大多也都调离了这所学校。只有当年的班主任还在此处。以前他长得十分清秀,许多女生私底下还夸过他帅。如今看人物栏上的照片,多了几分老态。岁月,还真是不饶过任何人。
走在校园,回忆的片段不断闪烁而过。
树下花坛,是弹跳棋的绝佳所在,里面总是坑坑洼洼的,那是特意挖的陷阱,用来提高游戏难度。在教职工宿舍前,有一片泥巴地。夏初,会有很多知了,从地里钻出来。于是我们就凭着小树枝和手,掘地三尺,丝毫不顾及指甲被磨平,只顾寻找那还未出土的知了幼虫。
如今花坛里却是平整得出奇,那排房子前的泥巴地,成了水泥地,摆上了几张石凳。大抵现在的学生,有了不一样的乐趣。拾级而上,以前觉得宽阔的楼道,现在走来,却是觉着拥挤了几分。当年的教室依旧亮堂堂的,被崭新的课桌椅整整齐齐地填满。而当年那既掉漆,又掉木屑的木头桌椅早已不见踪影。比起当年,环境好得太多。
大叔说新修了一栋食堂,学生再也不用自己拿饭盒带米蒸饭。想起当初,与小伙伴争着当席长打菜,食堂就在宿舍一楼,菜谱大多都是炖白菜,老南瓜,海带等,再夹带一点点的肉。没有就餐桌,我们就捧着饭盒,三五成群地蹲在地上吃,大口大口地吃。
墙边,那长满绿草的,在上面打滚摔跤了三年的小土坡,如今变成了小小的足球场,还铺上了人工绿草皮,却依旧是打滚摔跤的好去处。无比嫌弃的煤渣跑道成了水泥跑道,而学校的篮球场还在原处,五年级的篮球赛,我就在这里,投进人生中第一个比赛两分球。
今日的故地重游,拍了许多照片用来留念,又见校园变得如此美好,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学生。心满意足,大可放心地离开。所以,迈出校门时,我不曾回头。我想,她肯定也希望我不要沉迷在儿时的回忆,贪那一时欢愉。
有道是: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我的人生啊,在前方,不在身后。(编者注:黄梅伢也回了趟母校,详见今日本公众号推发的视频。)
作者简介
热心网友供稿
【链接👇】太白湖
回来看母校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他忙
我的爷爷奶奶
一尖二尖, 伸手摸天
月满中秋共今宵
我与黄梅佬的故事(五)
那年 那女孩 那粽子
清官的待遇
心 力
说说性格养成问题
驿站红尘(完结篇)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副主编: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程立祥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