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1990年6月1日,是张学良的90大寿。过寿后,他争取到去美国探亲的机会,于是便有了邓小平派吕正操赴美邀请他回国的事情。吕正操去美国后三探张学良,张学良说:“我也想回大陆,不过有三个条件……”
那么这三个条件是什么呢?最终张学良有没有回大陆呢?
张学良
周恩来临终前还记挂着张姓朋友
1936年12月27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没想到却被对方囚禁在孔祥熙的公馆,完全与外界隔绝往来。12月29日,他被押送到浙江奉化溪口的雪窦山囚禁。
1937年10月的一天,因烟囱失火,雪窦山宾馆被烧,特务们只好押着张学良转移到安徽的黄山。在这里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后,又被押送到湖南苏仙岭。由于当时正值寒冬,山里没有洗澡的地方,张学良便在特务们严加防范下去山下洗澡。
张学良一行人刚在郝州露面,就被一个佩戴国民党炮兵中将军衔的军官看见,他当即向张学良敬了个军礼,这也令特务们十分慌张。他们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准备继续转移张学良。就这样,张学良被转移到湖南的凤凰山。
1941年5月,张学良因患有急性阑尾炎,而被安排到贵阳麒麟洞接受治疗,他在那里一住就是半年。1947年春,张学良又被押送到重庆,然而他还没来得及看一眼抗战胜利后的大陆,就被特务押往白市驿机场,直飞台湾。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保密局也被解散,于是对张学良的看管之责便落在蒋介石长子蒋经国的手中。1950年夏,蒋经国和张学良见面了,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由于彼此早已了解,因此一见面就像是老朋友般熟悉。
1959年,张学良被“解禁”,随后提出要在台北近郊盖房。蒋经国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到北郊复兴岗给他挑选一块好地皮。房子盖好后,他又送去一套中式豪华家具表示祝贺。
1962年4月,蒋经国夫妇陪张学良夫妇两次到体育馆观看表演,这也令体育馆的主任感到格外疑惑。主任问售票员:“经国先生这样忙,怎么还有时间出来看溜冰演出啊?”
售票员笑着说: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经国先生是陪张学良先生看的,他很尊重张学良,对方提出的请求他都会尽量满足,陪他看两场演出又算得了什么?”
张学良虽然得到蒋经国的尊重,但他还处于不自由的状态,不能出台湾。
1974年,不少人得知蒋介石已经病重,于是便打算发动舆论攻势,要求恢复张学良的自由。当他们将这一设想汇报给周恩来的时候,周恩来虽然赞赏了他们这种主持正义的精神,但却劝他们放弃这一想法,那么这是为何呢?
周恩来
周恩来说:
“蒋介石还没有去世,但他对张学良的恨意已渐渐淡化。你们这样一呼吁,说不定反而揭开他的伤疤,搞不好蒋介石气急败坏,还会在自己临死前对张学良下毒手,适得其反,这样不好。”
1975年12月20日,此时距离周恩来去世只有十几天,但他还是约自己办公室的副主任罗青长到病房,和对方聊了很多问题。由于身体还不是太好,周恩来时而清醒,时而昏睡,身体不断被病痛折磨得说不出话来。
周恩来对罗青长说了很多话,但最令他难过的永远是那句:“不要忘了还在台湾的两位姓张的朋友。”这两位姓张的朋友便是发动西安事变、促使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张学良和1945年10月圆满处理李少石事件的张镇将军。
从西安事变爆发到周恩来病重辞世,期间将近40年光阴,他有很多党和国家的大事要考虑、要交代,但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对人民、对民族有过特殊贡献的张学良将军。
邓小平派人赴美接张学良回国
1990年6月3日,是张学良90岁寿辰。在蒋介石、蒋经国先后去世和李登辉上台后,台湾进入一个转折时期。李登辉和蒋氏家族没有太深的渊源,他也不愿意被蒋氏家族留下的关系和包袱缠住手脚。对张学良,他宁愿采取宽松和尊重的姿态。
于是在上任不久后,李登辉就给张学良举行了90岁寿辰,既能尊重张学良本人,又对当时台湾没有任何损失。
这天上午,张学良在妻子赵绮霞的陪同下缓缓走入会客厅。当赵绮霞看见这一场景,她哽咽道:“汉卿,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一天。”张学良点点头,说:“是啊,真想不到……”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和赵绮霞乘坐飞机前往美国,开始了他们的探亲之旅。而在前往美国前,张学良曾在机场对中外记者表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是想回大陆探亲的。”
邓小平
当这一消息传到北京,被邓小平得知后,他连忙给江泽民和杨尚昆打电话,说:“你们应该就这件事开个会呀,研究研究该怎么办!”除此之外,他还针对如何迎接张学良回来做了详细的指示。
为了欢迎张学良回国,江泽民亲自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并对如何迎接张学良回国做了进一步安排部署;
首先,6月在北京为张学良举办91岁寿庆活动;
其次,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
再次,派人去沈阳修缮张氏大帅府和大帅陵,为张学良回来去抚顺安葬父亲张作霖的遗骸做前期准备工作;
最后,派一位同志亲自去美国转达欢迎张学良回大陆的意思。
前三项安排都进展得十分顺利,唯独最后一项,该派谁去美国接张学良呢?经过一番讨论和研究后,中央决定让和张学良十分熟悉的吕正操去。
吕正操和张学良是老乡,早年在东三省讲武堂读书的时候,张学良就是他的老师。除此之外,吕正操还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参加者,不管从私人感情还是其他方面,他都是最合适的那个。
邓小平派人邀请张学良回国,张:我有三个条件
1991年5月23日,吕正操一行人从北京出发。抵达旧金山后才发现晚来一步,原来张学良不在这里,而是去纽约了。
5月29日上午,经过一番辗转,吕正操终于见到了阔别许久的张学良。两人再次相见,四目相对,激动得许久都说不出话。当大家落座后,吕正操感慨道:“自西安一别,咱们两个已经有54年5个月零4天没有见面了……”
还没等张学良说话,一旁的贝太太就说:“当他知道吕将军今天要来看望他,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觉,就等今天和你见面呢!”趁大家聊天,吕正操拿出送给张学良贺寿的礼物——《中国京剧大全》和当代京剧名家的录像带等等。
中午时分,张学良等人到附近一家中餐馆吃饭。席间,张学良和吕正操一边吃一边聊,他问吕正操:“你怎么跑到周恩来那边去了?”吕正操笑着说:
“当年你送蒋介石回南京,我就不相信他会放你回来。你走了之后,东北军就乱了,我赶回冀中接受共产党的指示,趁机脱离东北军,留在冀中开展敌后抗日斗争。”
张学良听后感慨万千,他此生最大的遗憾便是没能上战场直接抗日。随后,他推掉接下来的活动,说:“咱们下次再聊吧,找一个清净的地方……”
5月30日下午,吕正操第二次探望张学良。在两人交谈期间,张学良点名让阎明光也加入到他们的聊天中。阎明光是他们两个共同的朋友阎宝航的女儿。
阎明光对张学良说:“我听说上海有一位名医,治疗眼疾很是厉害,不如你去上海治眼吧?”张学良点点头,说:“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便回大陆去看眼睛吧!”
吕正操听到张学良的话十分高兴,当即说:“欢迎欢迎,我们随时欢迎你回大陆!你想什么时候回去治病,或者探亲,我们都尊重,还可以为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张学良笑着说:“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可不要给我行使什么特权,这样不好。”他顿了顿又说:“我回去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三个条件。”吕正操看了张学良一眼,然后说:“有什么条件你尽管提。”
张学良说:“我回去的话,第一不要欢迎,我不想那么多人知道;第二我不见记者,我讨厌他们一直追问来追问去的;第三,大家约着见面,联络感情可以,但不要搞恭维那一套。”
吕正操听后,半是开玩笑地说:“不见记者没问题,但不要老百姓欢迎我恐怕做不到。毕竟你一下飞机,大家就能认出你,到时候围着你,你恐怕走也走不动啊!”
张学良笑着说:“我不怕见老百姓,我高兴见老百姓!”
这次谈话长达3个多小时,主要是吕正操讲,张学良听。吕正操向他介绍不少新中国的情况,还向他说了老家的新变化。谈话间,张学良还问起了邓小平等新老中央领导人的情况,并表示:“如果我回大陆的话,一定会拜访‘中枢诸公’!”
6月1日是张学良91岁生日,为了避免舆论产生副作用,吕正操一行人不再出席。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张学良居然主动提出要和吕正操见面,这也令他十分高兴。
1991年6月4日下午,张学良和吕正操迎来第三次见面。这次见面,张学良说:“我认为大陆和台湾一定会统一的,两岸不能长期这样下去,这只是时间问题。我一直都主张国家和平统一……”张学良和吕正操此次又聊了两个多小时。
不久后,吕正操回国复命,张学良也离开美国回台湾。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张学良回台湾到他去世,竟然没有回大陆一次,这是因为什么呢?
有人说张学良晚年的身体很不好,行动不便,所以无法回大陆也是很正常的;但也有人说张学良这样做可能是为了避嫌,所以才一再推迟回大陆的行程。
不过据当时去台湾面拜张学良的东北大学校长回忆说:
“张学良其实是很想回大陆看看的,他对自己的家乡感情很深,但他却不能回大陆。原因不是因为他身体不好,也不是为了避嫌,而是跟随他60多年的夫人赵一荻的身体不好。他总不能在妻子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的情况下还独自一人去大陆吧?张学良和赵一荻的感情很好,他肯定希望能和夫人一起回去看看……”
那么大家觉得张学良没有回大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链接👇】黄梅过年习俗
村里那个美人(四)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