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在黄梅姓氏中有四大古姓,即古角山王姓,四祖山於姓,蔡山梅姓和葫芦塘项姓,属汉唐之前黄梅的原居民。据最新统计,於姓在全国人口约14万,排名第365位,不算大姓。但在黄梅却是四大古姓之一,有人口一万余人,占於姓全国人口的十四分之一。
於姓起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的臣子於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黄帝时有臣子名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脚行路的历史,因功大被封于於(河南内乡),称为於则。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尊於则为受姓始祖。
秦汉之际,於则一百六十八世孙於铎为避战乱,举家迁至江西建昌一带,其子於安北上,止于破额之阳,即今大河镇天门一带,定居於家楼。汉至明洪武年间,有后裔从黄梅分迁至江西,江苏,浙江,贵州等地。早在晋朝,就有於姓在双峰山居住的记载。
据《黄梅县志》载:“於氏,原籍河南黎阳,因避秦朝之乱,落籍破额山下”,是定居黄梅最早的宗族之一。於氏族谱中记述,铎公是居双峰之始祖,他生于晋初,其子於竺,道号飞泉,隐居于双峰山。
於竺之八世孙於浩,字来山,与道教名人宋益同朝为官,二人志趣相投,交情颇深,因不满刘裕篡晋,遂归隐破额山不仕(宋益也不满刘裕篡晋而解绶修道,应於浩之邀,千里迢迢来梅黄黄龄古洞修道炼丹);隋朝年间,於浩之十二世孙於鹤,与隋炀帝友善,炀帝即位时,授於鹤为节度使;於鹤之曾孙於碣,在唐初率义士勤王有功,因此,唐皇李渊授於碣为白马将军;於碣的孙子名於涟,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义薄云天。四祖寺的大佛殿里,供奉着一个不信佛道的老者,此老者,於涟也。
据《於邱氏宗谱》载:“涟公家赀丰盛,以破额山为大医禅师建立梵剎,实称四祖焉。工费巨万,经营不懈,邑志、郡志俱皆详录,然公虽献山造寺,非信佛也,不过因四祖‘飞身绿古’所谓神道设教之意耳!”可见,於涟不但献山,而且出巨资建寺,为四祖寺作出了重大贡献。
《黄梅县古墓考》记载有两座於姓名人古墓:一是宋尚书於仕墓,墓在今大河镇黄桥大队於槠树村。一是明都督英山侯於显墓,墓在今大河镇天门狮子山。於显从明太祖朱元璋征战有功,官至前军都督,谥武襄。显之女,为朱元璋十八太子谭王妃,赠英山侯。显之子於琥,明初任宁夏指挥使,后授大都督,因受胡惟庸案牵连被诛,黄梅於姓因此举族逃亡,其子孙隐姓避难而未相认,至此黄梅无於姓。万历之后(1573-1620年),才还本姓。
《黄梅县姓氏志》记载,明成化弘治年间(1480-1505年),於琥后裔於全,又名世艺,在举族逃亡约一百五十年后,孑身归僻处--黄梅县刘塘镇太白湖浜於家庄,在此繁衍生息,筹谋家族的中兴。
这於家庄,背靠大别山余脉绵延不断的山岗,面向碧波万顷的太白湖,南是古长安驿站遗址马铃嘴、正东是於姓后裔迁居地於天禄,东南是黄家湾,东北是宋尚书於仕墓所在地於槠树,西北是黄家桥。
自明清以来,於家庄一直是黄姓人在居住,且位置居于黄家湾和黄家桥中间,遂改称黄中墩,但新村名叫不岀名,人们仍称其为於家庄。黄梅地名志称因村处有於姓的古墓,并附有於氏庄屋,故名。
於琥后裔於全归居梅落籍於家庄后生有二子,其长子有忠支下分灞、鹏、凤、彪、鸾五户,分居太白湖浜和多云山麓,为东户。其次子益吾率子孙迁回破额山麓一天门一带,称西户又称益户。
《於邱氏宗谱》载益公系显祖第十三世孙,益户现有四大房居于梅邑。此后,黄梅於姓分宗。从弘治到明末,东户有外迁至陕西泯州、江西宁国、安徽太平、怀宁等地,详情失考。西户有迁往贵州、成都。清朝,邑内於姓迁出频繁。
今黄梅於姓东西二户共有万余人,东户主要分布在大河镇黄桥村的马铃嘴、於槠树、车路村於家、戢畈村於婆祖大细墩,濯港镇栗林村於天禄。五祖镇渡河桥、洪楼、多云、白羊,苦竹乡郑友、七里畈、河弄口,杉木乡湛畈、蒋咀、于正一,蔡山镇李英、 胡世柏,孔垄镇孔垄街,停前镇,黄梅镇以及龙感湖等地。
西户主要分布在大河镇天门村螺蛳墩、於家楼、李家冲、天门街、叶代庄、江畈、大路岸上,四祖寺村南风岭、罗湾、花桥脚下等,广文冲村於三房、周家等,义丰村於律、夏河、何晓岚,孔垄镇芦律,小池口,刘佐乡段窑等地。
於姓曾是黄梅的名门望族,明洪武年间跌至谷底,沉默十余代人后,於全孑身归僻处,在太白湖浜的於家庄再图中兴。这种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可歌可泣。
我很欣赏於姓的字派歌:守先惟务德,华国在崇文,长克遵师驯,祥和兆庆云。启迪后人务德崇文,与现代所提倡的树德育人一脉相承。近代於姓东户出了两位名人,就是守先惟务德,华国在崇文的典型。
一位是於甘侯(18741950), 字树棠,黄梅县五祖镇渡河桥村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 进士。光绪三十四年(908)任江西宁都州州官和国史馆顾问。辛亥革命后,任湖南宜章知事。民国十七年(1928)在哈尔滨海军学校任秘书。以后长期寄寓北京,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七七事变”后,他回到黄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积极支持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游击队的抗日救国斗争,与共产党在黄梅的领导人赵辛初、桂林栖、邹一清等人常有往来。
民国二十八年(1939) 国民党县长陈宗猷在黄梅乌珠尖一次枪杀革命同志二十八人,并逮捕地下工作者和抗日少年先锋队大批人员。他怒发冲冠,同陈宗猷作面对面的斗争, 推倒陈的案桌,要陈立即释放全部被押人员。於甘侯“拍案惊县堂”,一时传为佳话。
另一位是於垞寒,黄梅县大河镇黄桥村於槠树人,中华大学经济系、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系毕业,硕士学位,民国时期知名的经济学。通晓英、日、德语。历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汉口特别市财政局长、江西省民政厅视察专员、湖北省会计处会计专员、省银行董事,暨南大学、大厦大学、上海商学院、湖北农学院、省高级商业学校经济系教授,中华大学工商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73年病逝于武昌。
我居住在於家庄,与於姓所在马铃嘴、於槠树同属一个行政村,与於天禄,於婆祖相邻相近。虽不同族,亦似亲人。於家庄是黄梅於姓后裔的根,是於姓在黄梅的中兴之地,於姓人,寻根问祖去何方?太白湖浜於家庄。
作者简介
黄仲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链接👇】悠悠南风里(一)
春雨滋润的土地上,禾苗正在拔节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