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南风里(一)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故事缘起】
自第一次出门打工至今,已经好长时间了,从江南到黔南,经海南,到华南,算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行走多年了吧。想写写在悠悠南风里所见的人和事好久了,今天就来捋一捋,闲聊而已,权当娱乐。
为什么想写打工环境?一个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每到一个地方,不同的地方特色让人打开眼界,也大开眼界。再一个,可能是出门在外的原因,很多人的特质可能有被放大,然后就达到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步,奇人异事,让我们看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这第二个观点我自己不是很确定,但是以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还是有点点道理的。比方说,我是一个喜欢呆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社恐,不愿意去经营与别人的关系。那么,在一个没有血缘和亲缘关系,连转转弯的关系也没有的环境里,就像是到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所在,很容易放任自己的自由舒适,其结果是会让自己显得更加的孤僻与不合群。
事实上,我的身边也真的是见到过很多孤僻到特殊的人。可能一般人都会讨厌他们。但是,我对他们是心存同病相怜的理解,有时候甚至是喜爱的。当然,例子也可以反过来找,社牛是不是更牛了?……容易夸大的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特质。总而言之,出门在外见到很多有特色的人,这也是我想记一笔的原因。

第一部:黔南
一,从江南到黔南
十年前,那个暑假快要过完的时候,有同事给我发信息,说有老乡在黔南办的学校需要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去?我不是个深思熟虑的人,就一口答应了。当时主要是对生活不满意,多年困在一种环境里,很想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改变一下,想着即使不能改变什么,就是动一动也是好的,没有更多的想法。一般人都会和老板问待遇,讨价还价,我都没有,说一声就马上收拾行李出发了。
学校在贵州南部一个县城,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老板指示的路线非常详细,自家里岀发,一路顺风。到最后一段,由火车转汽车的大巴上,居然还碰到了一位往同一目的地的老乡。听到那位与司机师傅的一问一答,我就明白他是未来的同事。可是,看他形象猥琐,我就懒得主动搭话,当然,我也是安静惯了,加上初次出门,人更加矜持。

老师这个群体很不好说,太多未老先衰的了。就说一般人感觉吧,那个人看样子超过了六十岁,是个个子瘦矮的一个小老头,一幅眼镜占据了大半个脸。若不是这个眼镜的话,你几乎要以为他就是一个出门做工的老农,你看,他用一根粗短棍,担着两个大蛇皮袋子。
我虽然是初次出远门,但是,我认为我的行李准备的不多不少正好。没有必要带那么多呀,现在物流业这么发达,即使万一有缺的,寄也可以,买也可以。我不是个会操心的人,东西多了怕丢,再行动受阻的样子也太狼狈了。
还记得那次国庆节,进凯里火车站,人挤人,我的人是被挤上楼的,不仅人没有费力,我提的小箱子也是,人和箱子就像在传送带上一样,自动往前。你想想,在那种情况下,如果你手上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大行李,你会有多狼狈!所以,我出门是能够减省尽量减省,我就一个不大的行李箱。所以,当看到他的行李后我就觉得有点意思。
车上没有几个人,但是这个人居然刚好坐在我旁边。经过一番絮絮叨叨地和司机师傅反复确认地址,再把自己的行李安置妥当后,他就开始和我搭讪。听说我也是学校新应聘的同事后,这个人的话就更多了,自我介绍,述说经历,传授经验……
原来他是我们那里一个乡村中学的退休英语教师,话里话外告诉我,他教学能力很强,举例说,曾经有一次所教班级的英语达到了全优 (是全部满分还是全优模糊了,反正是好得特别),并且全市就他一个。然后说到在外面的打工经验,原来他已经在贵州某学校工作过一次了,我看他表达都不是很顺畅,说话躲躲闪闪的样子,当时也没想去问他上一次离校的原因,可见我的冷漠。
他传授的经验是,贵州这个地方很落后,一些学校还比较偏僻,未免缺医少药,他说:你看,我的行李大吧,就是因为这里带了好多的药,诸如感冒药啊,创可贴呀,这些常规药品是要备一些的。
我说,你病了也不需要好多吧,有必要买那么多?他回说,不是只准备自己的呀,学生也会有需要的。听到这,我突然想到小说围城里面的场景:在千辛万苦的近似逃亡一样的路上,那个老师带药去卖。我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不知道贵州是不是他所说的这样子,但是就是觉得这个老师的做法比较可笑,后面我更是回应都懒得和他回应了。
接下来的就主要是他自说自话。这个人继续告诉我说,贵州这个地方落后,好多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突然转折说,贵州的女孩很重感情,举例有个女孩还一直追着他要做他的女儿。
我说为啥?他说:人家孩子可怜啊,爸妈不在身边,我作为班主任就比较关心她,她就粘上我了哟。继续说:我还告诉她,我有个儿子很优秀的,还给照片她看了,所以,她就很羡慕我的家庭,并且对我说,哥哥好幸福啊。
这个老师不知道是不是看我久久不回应,以为我不相信,就拿出手机,把女孩发给他的短信翻出来,递给我看,我把脸稍微往他的方向别过去,当作示意在听,他就边向我伸手机,边一条条地读短信,我只好诺诺连声地应和一下。

这一路对话很奇怪吧,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觉得味道怪怪的。总的来说我对他的行为理解为,推销自己有点用力过猛,到反而让人难以相信的地步了,然后和学生的交往未免太奇怪,让我质疑这个人的人品。
到达学校后,这个人与我不同学部,没有了交集,到第二次听说他的时候是大概两个月后,这人已经离校了。老师离校的原因就多了,但是有同事说到这个人的一点是,不能胜任教学工作。
这是我初到黔南接触的第一位老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为大家是一个地方来的,家乡人,所以同事就知会一声,没有说别的。同事并不知道我与这个人曾经有过一段同路的交集,我也没有和同事评论这个人。
作者简介
金银贵,女,湖北仙桃市人,大学文化,广东某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教师。
【链接👇】村里那个美人(十)
蒋介石的女婿陆久之:上海滩的神秘老人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