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华 | 黄梅知县曹麟开发配新疆后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乾隆四十六年,因黄梅县监生石卓槐诗案,乾隆御判石卓槐凌迟处死,黄梅知县曹麟开革职,并发配乌鲁木齐,终身不得返回内地。原汉阳知县、候补同知蒋业晋,开除公职永不叙用,并发配乌鲁木齐服苦役。
这位黄梅父母官曹麟开,所任官职虽不算高,却才志非凡。在被发配期间,足迹踏遍天山南北。因发配,而成为一位有名的边塞诗人。 有《新疆题景诗》八首,《寨上竹枝词》三十首,《新纪事诗》十六首,存录于和瑛编纂的《三州辑略•艺文》。
一、他在发配后的诗作中,描绘西域风光,少见孤寂寥落。

《八景诗》是曹麟开最具特色的佳作,他分别以轮台秋月、红山晓钟、虹桥烟柳、逐瀑晚渡、温泉夜雨、祁连晴雪、瀚海流沙、葱岭晴云为题,用七律形式,描绘了奇异秀丽的西域风光。
如《红山晓钟):崖前伏虎依僧定,云外鲸铿警梦残。下界正当群籁息,上方飞落一声寒。唤回海鹤来仙峤,敲散天花满戒坛。去国不知身绝城,关心犹作早朝看。红山,是乌鲁木齐城的标志,又作上方山。
又如《虹桥烟柳》:婉蜒长江跨碧浔,拂栏柳色染烟深。阅人多矣攀条过,今我来思侧帽吟。情尽故低迎送路,魂销漫绾别离心。记从廿四桥头望,明月吹箫思不禁。
再如《涿激晚渡》云:逐濃渡口碧潆洄,漠漠流沙暝色催。几处伏流穿塞合,一支健水划城开。谷蠡遍浇氐羌种,疏勒重屯戊已来。不识劳劳问津者,个中谁是济川才。
自叙贬放出关之后,大西北的自然景观开拓了他的胸宇,在其西城诗作中,绝少感受到一般流放诗人的孤寂寥落。题咏纪事之间,满是对西域这片土地的好奇、喜悦与热爱。
曹麟开在《八景诗•温泉夜雨》云:曾试华清第二泉,温汤复此弄漪涟。沸珠洞底敲朱火,皎镜潭心喷紫烟。黍谷气蒸飞作雨,渠黎波暖溉为田。依稀共话巴山夜。剪烛西窗忆当年。
其《八景诗•祁连晴雪》写天山云:雪从太古积蒙溟,秀耸祁连若建瓴。雄跨两关开月家,势盘五郡控龙庭。苍茫气界中边白,皎洁光摇天地青。记得贰师征战处,摩崖冰壑尚留铭。
除了高山大川,西域戈壁也是令诗人感到奇异振奋终生难忘的风光。《八景诗•瀚海流沙)诗云:龙荒漠漠望无涯,地阅沧桑几岁华。弱水回波趋瀚海,合黎余浪入流沙。预知风色驼呜碛,远带秋声雁落霞。不识蓬莱何处是,几人曾此泛仙槎。
二、他在发配后的诗作中,反映西北战事,抒写南北统一。   
 曹麟开西戍新疆,足迹踏遍天山南北,所赋《新疆纪事诗十六首》,成了一组清军平定天山南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壮丽史诗。
如《叶尔羌》:战苦曾闻黑水隅,浮梁径渡险逾泸。孤军深入重闻合,三月相持力不渝。末弩固难穿鲁缟,奇兵倏见拔螯弧。旌头已落无多杀,半筑鯨鯢半献俘。此诗记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中的重要战役一黑水营之战。
又如《乌什》:戍士无劳夜枕戈,永宁城外散鸣驼。东回姑墨千峰雪,南下于阗九折河。五翎侯仍招旧部,二昆弥已靖沙陀。吹鞭争唱天鹅曲,不数摩诃兜勒歌。乌什指今阿克苏一带,诗中以奏凯的军乐声之盛,表现清军的平叛得到当地人的热烈拥护。
曹麟开在《喀什噶尔>诗云:西望浑河似带萦,徕宁城郭已新更。亲和疏勒唐天宝,王缚兜题汉永平。职贡牟尼遗械在,折冲都尉赐緋荣。喀什噶尔是南疆重镇,历史上一直同中原王朝保持密切的联系。清朝继承前代的政治主权,接管这一地区以后,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很快出现了“遍白山南尽耨耕"的欣欣向荣景象。
三、他在发配后的诗作中,歌咏西北风情,倡导民族团结。
曹麟开的《塞上竹枝词》三十首,继承并发展了纪晓岚开创的以竹枝词考察新疆自然、人文景观的传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西域民俗风情的连环画。
其中有直接反映边疆风俗民情的,如写维吾尔族民间歌舞盛会:“羌女妖娆细马驮,鼙婆逻边曼声歌。一年一度芦笙会,别唱三春摩鸟歌。”一幅乡民云集,男女老幼欢歌起舞的景象跃然纸上。有描写的维吾尔族高空走绳达瓦孜艺人的高超技艺。“百尺竿头步可登,分棚云际缴长绳。捷儿逞技凌空舞,不数寻撞度索能。”
在天山北麓广袤的草原上,蒙古族和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割鲜啖肉,燎毛以燔。他声色俱出地摹写西域健儿驰骋草原的骁勇身态。且看:“绿眼番儿逞捷趲,骣骑生马箭横媵。冲寒惯喜春游猎,阿耨山头去射雕。"
还有西域的独特气候:郎披狐貉妾披缣,隔岭相看两不嫌。一样地形天气异,庭州多雪火州炎。诗中“庭州”指吉木萨尔,地处天山北龍,“火州"即吐鲁番,在天山南龍,仅有一山之隔,温差却十分悬殊。山北天寒,山南则气候炎热。
只有在西城,才能看到梦幻般的海市蛋楼景象:迷离餍市罩山峦,晓起呼郎拭眼看。天上琼楼如可到,君骑白凤妾骑鸾。此诗描写的是巴里坤海子的海市蛋楼奇景。
在他的竹枝词中除了表现风俗民情之外,也常常怀古咏今,不忘歌颂祖国统大业。 如《塞上竹枝词》之八:东侯尉接西侯尉,大月氏连小月氏。穆素尔山中隔断,往来长是踏冰梯。此诗既写出了西域地理的奇险,也再一次证明了西域与中原本是一家。一道冰梯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同时也架起了中原人与西城各民族之间友谊的桥梁。
清代新疆贬官远离中原,与家人相隔万里,思乡念亲的情感时时萦绕在他们心头。与曹麟开同案的蒋业晋在出嘉峪关时即写道:“客去得无泪,生还望此门。”思乡盼归之情溢于言表。蒋业晋在被遣乌鲁木齐后,得到将军明亮的赏识,经常追随明亮打猎、阅军、饮茶、听琴,生活也丰富多彩。其《立厓诗钞》多有记述。
这些诗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风格独特,真实广泛地反映了清代中晚期西北地区的山川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在清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简介
黄仲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链接👇】悠悠南风里
马长芬 | 登太行山有感
我20多岁,在陌生的城市努力着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