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最新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故事,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如何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33条稳经济措施来了!
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及时调动政策“工具箱”,从6个方面入手部署了33项稳经济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01
总体部署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
对此,会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围绕稳增长、促发展,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部署了多项举措。此次会议进一步部署了一揽子措施,彰显政策力度和强度,着力稳住经济大盘。”
02
具体措施
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财政及相关政策。
▪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2.64万亿元。
▪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
▪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
二是金融政策。
▪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
▪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
▪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三是稳产业链供应链。
▪优化复工达产政策。
▪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
▪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
四是促消费和有效投资。
▪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
五是保能源安全。
▪落实地方煤炭产量责任,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
▪再开工一批能源项目。
六是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
▪视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会议强调要增强紧迫感,狠抓落实。有关部门要对一揽子措施尽快逐项细化并公布实施。国务院将对地方落实稳经济举措进行督查,地方政府要抓紧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稳经济政策。
03
坚定信心
该免的免、应减的减、能缓的缓、该通的通、能上的上,精准务实的措施背后是一以贯之的政策逻辑——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很显然,国家知道当前国内经济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更清楚当前人民生活面临什么样的困难,相信过不了多久,更多地方就会出台相应落地的稳经济、稳民生、稳就业的政策。
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
传导到每个人身上,简单来说,我们能逐步感受到的可能是,旁边火锅店老板能继续开下去了,失业的地产朋友能找到工作了,创业的同事,公司还能再坚持一会了。
实体经济好转之后,如果你失业,工作更好找了;如果你创业,做项目会更容易些;如果你打工,暂时不用担心公司会不会因为现金流断裂而裁员了。
一揽子措施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鲜明的政策导向和务实的政策效果下好“及时雨”,让市场主体稳住预期,从而稳岗、稳就业、促消费。
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果断应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迎难而上、担当作为,我们就能掌握发展主动权,继续交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答卷。(素材来源:新华社、经济日报等)
-END-
扫码关注 进群聊聊▼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今后15年,中国即将发生的5个战略变化
●又一巨头大裁员!2022年,“稳定”是最大的谎言!
●“疫情短期内不会结束”!接下来,中国经济怎么办?
●未来5年,请做好随时失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