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你以为它死了,其实它在闷声发大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环球办公
最新办公资讯,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温度的观点故事,100000+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经历过“断臂”且“坠落山崖”的诺基亚,消失在大众视野后,大家甚至都以为它“死了”。
然而,它不但活着,而且还活得好好的。
01
让大家关注到诺基亚还得源于一条有意思的新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目前正在调查诺基亚等5G专利持有人在许可费方面的反垄断问题。
和大家一样,鸟哥的第一反应是,诺基亚不是在2013年就被微软收购了吗,怎么又垄断了?
当年,诺基亚将引以为豪的大部分手机业务及部分专利技术出售给了微软后,大家都目睹着它如自由落体般坠落:
股价从28欧元一路暴跌至不足2欧元,市值缩水超过90%;手机市场份额从接近50%下挫至不足4%;投资者把它归为垃圾股,媒体猜测它何时会破产。
但是今年二月初,诺基亚公布了2021年Q4及全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1年,诺基亚净销售额为222.02亿欧元(合1565.2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16.23亿欧元,按截稿日期的汇率计算,差不多是114亿人民币。
小米去年的净利润为193亿人民币,美团辛辛苦苦一年,还亏了235亿人民币,京东也净亏44.67亿人民币。这么一比,诺基亚真是在不知不觉地躺赚。
02
问题来了,诺基亚究竟靠什么在赚钱?
在东方财富网查到诺基亚的主营业务构成,以2022年第一季度为例,主要有三大项:电信设备供应占81.77%,企业经营占6.41%,专利授权占5.72%。

东方财富网查询显示
原来,诺基亚现在不做手机了,把重心倾向电信制造设备,这项业务去年为其贡献了179.8亿欧元的销售额,占了总业绩的八成。
并且,据研究公司 Dell'Oro Group调查,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华为销售额占比为28.7%位居第一,爱立信以15%位居第二,诺基亚以14.9%位居第三。
也就是说,在人们视野之外,诺基亚成了世界第三大电信设备制造商。
为什么诺基亚还有这一手?这还得从其曾今合资的子公司说起。
其实从2006年, 开始诺基亚就在搞通信设备了。
2006年,诺基亚和西门子合资成立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简称诺西通信),双方各占50%股份。
诺西通信凭借着技术优势,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通信设备商。
但是,诺西通信在收入方面却是那么的不尽人意。
不仅没有为诺基亚和西门子创造财政收入,还连年亏损,营业多年,亏损累计超过10亿美元。
2013年4月,西门子终于不堪重负,公开宣布出手诺西通信的50%股权。
然而,就是这个“弃子”,后来成了诺基亚的救世主。
彼时的诺基亚,正为了出售手机业务和微软反复周旋,但他们还做出了另一个艰难的决定:
2013年7月,游走在破产边缘的诺基亚,硬是拿出一大笔资金买下了这50%的股权。
此次收购完成后,一个全新的诺基亚也宣告成型。这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涅槃重生”。

诺基亚官网显示
有意思的是,“诺基亚手机”品牌兜兜转转一圈,又回到了诺基亚手中。
2017年,基于安卓系统的诺基亚手机发布。
2018年,诺基亚手机销量增长782%,市场份额达到全球第九。
果然应了一句话: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
03
除了全球前三的电信设备供应商身份,诺基亚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称号——“专利流氓”。
去年,只专利授权这一项业务就给诺基亚带来15.02亿欧元的收入,合人民币106亿。
按说我有专利,你用了我的技术,支付专利费天经地义。
但诺基亚收专利费是出奇的高。就拿5G专利费来说,诺基亚2018年对外公布的5G专利收费标准中要求,每台使用其专利的5G手机,应向诺基亚支付3欧元专利费。相比之下,华为就良心多了,每台仅收2.5美元,合2.36欧元。
具体什么概念?
中国信通院《全球5G专利活动报告(2022年)》显示,诺基亚的专利族(一项专利族包括在不同国家申请并享有共同优先权的多件专利)占比7.6%,那么整台设备的总5G专利成本就高达40欧元,相当于人民币283元。
一个带5G的低端机才2000元上下,这样高昂的价格显然让各大手机厂商难以接受。于是,诺基亚成了满世界诉讼的“专利流氓”。
当然,能成为“专利流氓”,首先得有丰厚的家底,诺基亚早在1960年就成立了电子部,开始涉足电信行业,经历了完整的电信行业发展史。

也是因为此,这些年,诺基亚以高昂的专利费赚得满盆满钵!
04
很多人好奇,诺基亚活得这么滋润,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关于它的消息呢?
数据显示,诺基亚的市场主要在欧洲和北美,净销售额分别占比34.4%和28.3%,其次才是亚太地区的12.6%。亚太地区市场只有欧洲市场的三分之一,不到北美市场一半。
2019年到2021年,华为从被美国列入贸易管制黑名单逐渐升级到“华为的器件供应商只要涉及美国技术的产品,就不允许供应华为5G设备”。三年四次的制裁,让北美市场大门至今对华为紧闭,欧洲市场的态度也模棱两可。
华为、中兴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寸步难行,就给了诺基亚和爱立信绝佳的追赶机会。
在美国全力封杀华为的背景下,诺基亚显然成了最大的赢家。就在今年9月底,诺基亚又连续拿下两个大订单:被芬兰运营商Elisa选定为5G RAN全国供应商;与英国电信(BT)签署5G协议,成为英国电信最大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
这与其自身的努力也不无相关:
当人们都以为诺基亚已经“死透了”那几年,它从全球召集了4万工程师,加班加点攻克5G技术;在诺基亚5G“未来工厂”——奥卢工厂,每天有1000个4G和5G基站从自动生产线上下线……

如今看来,诺基亚当初选择断臂求生——卖掉手机业务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倒逼它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此才有了新诺基亚的成绩。
05
商场如战场,可怕的不是断臂求生,而是因为没有断臂求生的魄力最后搞得满盘皆输。
当年诺基亚被微软收购,其公司CEO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震惊的话语:
我们并没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可是,谁说卖掉手机业务就活不了了?大不了再转型呗。
只要活下去,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诺基亚的历史就是一个典型企业的自我救赎和转型重生之路,现在大火的新东方也是如此,他们的翻盘给大多数企业带来了积极启示。
不彻底宣告结束,就会有重新振作起来的机会,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对每个企业和个体来说: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向困境投降!
-END-
一个聚焦企业办公/职场干货的商业圈
关注我们 邀请进群


鸟哥好文,延伸阅读
●为什么俞敏洪总能带出强悍的团队?
●公务员进村卖房,一堆城市懵了
●从今以后,我们只能靠一种办法赚钱了(深度)
●新房降价12%!楼市,真的救不动了?

↑用华为终端,办公更安全高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