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5日 距离高考还有93天 | 树成林的第92期
这篇内容,是我百天规划课里面唯一一篇有逐字稿的内容;
因为它是唯一我做课程的时候,就准备好了放在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你完成逆袭的临门一脚。
这篇文章,会解决大家最后阶段提分,最大的一个障碍:
自主时间不够,被学校的进度安排拖着走,没有针对性,疲于奔命的问题。
自主时间,是我们提分的基本保障。
自主,是为了保证针对性,解决我们知识点的漏洞,题型的漏洞。
自主,是为了获得掌控感,不陷入因为恐惧产生的拖延和焦虑。
自主,也是为了保证时间的利用率,走完复盘流程,保证学习效率。
那,要保证多少大块时间,又如何保证时间?
1
基础版,三小时。
2
进阶版,四小时。
3
高密版,五小时。
基础版,我们至少要保障3个小时的自主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解决。
不保证,对你百天提分的效率可能就是断崖的影响。
因为大家的绝对时间都这么多,你要能够回答凭什么逆袭的问题,那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相对时间,自主时间,高效时间。
如何保证基础版的时间?
你可以做的事情:
1
早起半个小时,早点到学校,至少获得半个小时的大段时间。
2
中午下课后,留在教室晚半个小时吃饭,至少获得半个小时的大段时间。
(为什么要选择留在教室,核心是保证学习的连贯性,也不用因为老师的拖堂而感觉焦虑和烦躁,同时在教室里面你不需要任何选择和犹豫就可以学习,因为你没有其他娱乐的选择;
而当你回家之后,回到寝室之后,就会有人找你说话,就会出现各种干扰和打断你的诱惑源,加剧你的时间损耗。)
3
下午自习或者晚上自习,至少空出一节的时间,保证一个小时解决问题本上的两个问题。
4
晚上放学之后,留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学完再回家(女生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建议可以考虑回家之后再学)
最后,如果你们学校管理异常严格,安排极其严密,老师的试卷铺满了你所有自习的时间,那除开自习1个小时的时间,无论如何也要考虑保证2个小时的自主时间。
请注意,这已经是最低限度的保底了。
在保证了基础版时间之后,我们再看看进阶对抗版:
三个小时的版本,可能是我们在学校规则,老师作业安排制度下的极致了。
如果我们想要,再多一个小时,保证4个小时的自主时间,我们就需要突破一些规则。
或者说,试图去做一个“不那么听话的学生了”。
也许我们需要权衡的就是:
1, 是不是有些卷子可以不用做。
2, 是不是部分不重要的作业,没有针对性的作业,也可以放弃。
3, 是不是部分知识密度比较低的课堂,可以不听。
卷子和作业是否要做的判断标准就是:
没有答案的作业,老师不会精细讲解的试卷,完全可以不做。
这种就是没有犹豫空间的,可以笃定的不做,因为没有答案没有讲解,你查漏出来都不能补缺,那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关于课堂的放弃,我这里特别想说一下低效的重灾区:
语文和英语。
大部分的语文和英语课堂都是鸡肋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老师课堂上知识密度输出之低令人发指,语文一节课讲两首古诗,英语一节课就一篇完形填空,夸张的是,这是常态。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决绝。
如果说,我们打定主意放弃课堂,需要提前做好的决策就是:
不管你上什么内容,古诗文也好,文言文也好,还是作文分析也好。
我都完全不听,完全不理,我只专注在我的事情上。
如果你无法在科目上做到自由,那就在科目课堂内知识输入密度上做到极致:
你一节课上讲两首古诗,那我在课堂上给自己定的任务目标就是:
一节课做四首古诗,并且完成答案的订正,模板的总结。
课堂的效率就变成了原来的2.5倍。
关于其他的课程是否放弃,我们需要一些量化的标准,这个判断老师水平的客观标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D类老师:知识点讲不清楚,需要对着参考书和讲义念,连课程之间的逻辑线索都有问题的,甚至你去问题之前需要你准备好答案的。
C类老师:能讲清楚知识点和题型,但讲课生硬;就题讲题,就知识点讲知识点,不会在讲完题目之后总结,也不会在讲知识点的过程中发散。
B类老师:会帮你们总结知识点和题型,有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能够梳理出章节下的题型ABCD的解题。
A类老师:讲知识点和题型都有自己的一条精巧的逻辑和线索,讲题目的时候发散极强,会跟你们分析出题人意图,帮你们进行知识点的定位,甚至最牛逼的老师还会跟你说这个课本的哪道母题变化而来的。
如果是CD类的老师,课堂就可以完全放弃了。
因为我们只要能够做到自主,在课堂上就可以有更高的效率。
当然,这只是一个客观标准。
用作参考是可以,但是现实的问题可以会是“这个老师很好,是A类老师,但是我的基础太差,他讲的课我还是听不懂。”
依旧,还是那个针对性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是否适合我们自己的主观判断标准。
在你陷入犹豫,思考和纠结是否要放弃课堂。
害怕不听课会错过重点,害怕不放弃又效率低下的时候。
也许你用这个主观的标准去判断,更可靠,更有说服力一些。
最真实的最有效的最让人无可置否的,那就是数据。
那我们就做一场课堂的AB实验测试。
举例场景:
我在犹豫数学课要不要听,总感觉能够抓住几个点,又觉得课堂效率不高。
你需要的材料:草稿纸,笔记本,睡好精神的自己。
第一天:保证注意力尽量集中的情况下,认真听一节课,跟着老师的逻辑思考。
老师讲题的时候,跟着一起动笔算,老师总结的时候就把核心思路写到笔记本上。
课堂结束之后,思考一下:这个节课到底学会的东西是什么?有哪几个点是在课堂上学会的。
第二天:让自己完全脱离课堂,同时课前一定给自己布置好做题或者学知识点的任务。
上课的过程中就只专注于完成自己的任务,做自己的题目,进行知识点的思考和总结。
依旧量化一下:这节课到底学会的东西是什么?能不能总结成几个点。
注意,这里一定不要“又想听课,又想做题”,我们只选一个,这样才有真实的反馈。
两天结束之后,比较一下:
到底是听课吸收的东西更多,还是自学吸收的东西更多,做出选择。
如果你比较纠结,那辅助我们判断的东西,就是草稿纸的用量,笔记本上记的内容多少。
最后,请注意:
你必须在做出决策之后,坚定地无条件地贯彻你前面的决策。
在课堂上一会又想听课,一会又想自学,两者横跳的效率是最低的,脑子会非常纠结。
所以,你必须在此之前,思考清楚你所有的得失,要保证后面的自动化执行。
最差的情况到底是什么?
听,但是又不全听。
你的精力会被频繁的拉扯,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要么就全听,要么就全不听。
不要指望自己能够做到:我先做自己的任务,耷着耳朵听老师有问题的时候我再聚焦回课堂。
不现实,你既做不到专注,又做不到发现自己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的实力,也跟大脑本身的运营机制不匹配,生理上就不行。
这一步之后,我们就已经衡量好了,完全能够放弃的。
比如说:语文英语,他们是因为知识密度很低。
比如说:化学,是因为老师讲课你完全听不懂或者你觉得老师讲得不太好。
为了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更自由,而不是偷偷摸摸的。
我们还得做到这些事情:跟老师说明情况,获得完全的自主权。
就算,真的被拒绝了,也没有关系,我们要为自主做最大的争取。
这里就是沟通的艺术了,如果说不清楚话的,我建议写信。
核心有几点:
1, 我自学是我的问题,跟不上课程,异常的焦虑;
2, 我自学不会给老师添麻烦,
3, 我自学的责任,不管成绩好还是不好,我会自己承担。
4, 我自学是有方法有路径的,可以把简单的规划写给老师看。
争取一下吧~
现在,该放弃已经放弃了。
那些让你觉得纠结的,不能放弃的,我们就全听然后极致地优化效率。
把我们在课堂上的时间利用压榨到极限,主动地提高知识输入的密度。
再造一个小时,高密度五小时:
我们上节课不是说听课的效率低吗?
其实就是,上课解决问题的时间/上课的时间,这个比例太低了。
而核心在于两点:
1)缺乏分析,我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2)无法透视,我们不知道老师在课堂的哪里会解决我的问题。
两个方式,一个原则解决:
缺乏分析,那我们就去具体分析。
如果老师是讲试卷,那我们就对着自己错误的题目,定位到错误的具体步骤:
01
是题目切入点没找到,完全没头绪的。
02
还是某个步骤卡壳了,思路进行不下去。
03
又或者说是知识点理解的问题,需要再深化一下。
找到了问题,具体到清晰的点,等着老师过来就可以了。
这里,我们保证了主动。
那如果说是老师讲知识,那就课前先扫一遍参考书,看一下课本,定位到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
或者说如果你基础弱,看不懂参考书,让身边的学霸帮你做个勾画和定位嘛。
具体分析完成了。
我们再解决透视的问题。
如果无法透视,那就合作嘛。
上课之前,就是去问问老师讲课的核心大纲嘛,重点在哪里,要达到什么要求。
如果老师都没有,或者你不好意思问,那我们也不能被动,也得保持主动。
什么是主动,不让自己等,随时都在解决问题。
老师讲知识,就同时也定位到参考书的对应知识点部分,看解读相互补充。
老师讲题型,你就在参考书上再找找题型的分析和思路,相互印证,提炼步骤。
有一本题型的书我挺推荐的:天星教育的试题调研,中等成绩、好成绩的同学力荐。
最后,我想给大家一个原则:
那就是,保证自己比老师快。
如果老师讲的题,是你会的:
那你就更快的做一遍,它可以训练你的速度,你解题思路的流畅度,加强肌肉记忆。
老师讲某道题,是你不会的:
你就更快的分析和定位到,不会的卡壳的点在哪里,先老师一步等着老师过来给你讲。
讲完之后,等老师念下一道的时间,你再顺着题目梳理一遍,分析一遍。
基于这个原则下,有一个听课的方案,希望大家坚决执行:
如果你发现你老师讲课讲题比较慢,或者说话比较慢,以及喜欢中途插入废话。
那老师布置的很多作业,你可以不用提前做,老师边上课你就边做。
对于大部分中档题,中低档的题目,这个读题的时间都够你分析完题干,快速地选出选项了。
你分析完定位完,马上接着老师的分析思路,重新理解一下这道题。
听课的效率极好,就像是“你先给老师讲一遍自己的思路,老师觉得你思路比较冗余,给你一个优化版的思路一样”,一对多的授课,就变成一对一的授课。
特别注意一下,可能部分知识密度比较高的课堂是不太适合的,比如说数学物理,尤其是在老师本身思维比较快的情况下。
但是像是一些知识密度比较低的课程,比如生物化学政治,这个方法的效率很高。
你想想都能够知道它有多强大:
1,
节约了你做作业的时间。
2,
同时极大程度地缩短了你从做题到对答案并分析的时间,甚至是最快的反馈时间。
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自主时间那么重要?
因为,逆袭的本质是效率,效率的核心是心理。
需要的心理是“相信且坚定”。
我们得回答凭什么的问题,得不一样。
我们需要让自己够辛苦,让自己脑袋够累来让自己相信。
我们需要让自己足够的纯粹,脑袋里面不装人际,不装不必要的欲望来让自己相信。
一个每天吃饭不挑,都不在意好不好吃,只在意便不便捷;
一个每天都能够早起半个小时,中午晚上都能够留下来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一个每天都深夜才回家,天不亮就起床,经常看到路灯下面一个人都没有场景的人。
你听着,就觉得他们能够逆袭。
就觉得,他们应该逆袭。
这就是,相信。
PS:最近很多同学问到最后冲刺课的事情,这里统一跟大家说一下,我们的冲刺课会在80天的时候上架,也就是下下周~
再回答一下最近很多人留言在问的问题:现在报名百天规划课是不是有点晚了?
1,百天课规划的内容其实是九十天左右的,主要是前面方法论的掌握需要时间;
同时,我们规划的内容是可以根据自己突破的时间和情况浮动的。
从规划的角度来说,也许八十天报名也不算晚。
2,因为百天的方法论的内核是九倍吃苦的效率,所以它是一条极苦极累的逆袭之路。
从吃苦的角度来说,任何时候吃苦,也不算晚。
3,从内耗的角度来说,我从来不喜欢悬而未决的事情,要么就是,要么就否;
不应该有左摇右摆的问题,甚至我脑子里面都不应该有问题。
问题回答完毕~
最后,希望大家未来93天,都不必有任何犹豫和内耗。
这就是百天逆袭最好的状态。
END.
特别推荐
百天规划课
给你一个
最强最系统的学习方法规划指导
完全清晰具体的可透视的提分框架
750分可量化的完全通关路径
未来一百天精确到每个小时任务安排的
全路径规划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介绍⬇
撰文 | 树林同学
排版 | Jodieny
图片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