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4日 | 树成林的第137期
这篇文章,我们要发起一个实验:
一个社会实验,一个检验和打磨一个人对人生掌控能力的实验。
这一次,树林以及写文章的老王,两个在三年前发起树成林的所谓联合创始人,也要全程参与其中。
因为,创业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失控了,而这种失控给我们带来的是看到这篇文章正在上学的你无法想象的内耗。
没错,我们也内耗。
这次实验,我们想解决这种因为失控而带来的精神内耗。
过去三年,我们多次提到内耗的话题,也收到了大量有关内耗的抱怨和反馈。
不管高中还是大学,类似的问题都是:
“我陷入了内耗怎么办?”
“最近很内耗,效率很低怎么办?”
“时常陷入对能力的自我含义怎么办?”
“时常陷入人际关系的内耗怎么办?”
问题各式各样,挨个解决是绝无可能的。
因为这不是某件事的问题,也不是某个场景的问题,这是人的问题:
你之所以会内耗,是因为你是一个内耗的人。
而内耗的本质是什么?
不是性格内向,不是人格扭捏,更不是你生性敏感。
核心的原因是具体的,这个具体的病根叫:失控。
是你在人际关系中的发挥和别人给你的反馈不如你所愿,你才会为人内耗。
是你的付出和拿到的结果在你心中达不到预期,你才会对能力怀疑。
是你接触的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样,你才会反过来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有人说,最让人难受的不是这个世界竟然TM是这个鬼样子,而是这个世界的鬼样子竟然TM地和我想的不一样。
纵使我们理性上都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义务按照自己的预期运行,但我们依然本能地反感不确定性,依然本能地对任何意义上的失控感到惊慌不已甚至手足无措。
想想看吧,倘若你能对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做出精准的预期,然后所有事情的发展也的确如你所愿,你对世界的一切有绝对的掌控权,那你是绝无可能因为外界的反馈而内耗和自我怀疑的 —— 所有的一切无论好坏都只是果然如此,那你就是这个世界的王,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上帝。
上帝是不会内耗的,因为在其之上再无其他。所以,没有内耗的空间。
绝对的全知全能带来绝对的掌控感,而绝对的掌控感将彻底挤压你可能内耗的空间。
所以,内耗不是这个世界的问题,是你的问题。是你对外界薄弱的掌控感注定了失控的发生,注定了失控带给你内耗的折磨。
我相信任何一个脑筋正常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个世界的复杂注定了它不会为任何一个人的个人意志所左右进而而变成那个人想要的样子。
但这并非意味着“失控”就是我们每个人无法逃脱还束手无策的痛苦。
我们很难改变世界,因为世界本身只是发展而不需要被任何人改变。
解决内耗和焦虑的问题,我们要着眼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只要你认同失控是导致内耗的关键,那你对“失控”就应该有一个全新的定义,不是世界超出了我们的掌控范围那么简单,这个定义没有任何建设性。
而是,这个世界与我预期不符。
不是现实本身导致失控,而是现实与你的预期不符导致了失控。
于是你真正要做的简单到只有三点:
首先,让你所能掌控的现实变得更多,能掌控的越多,可能失控的就越少,这是基础;
其次,让你以为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变得更广,预期越乐观,会让你觉得失控的东西就越少;
最后,培养对事物合理预期的能力,预期与现实越精确,可能失控的概率就越低。
这三条不是你要懂的道理,他们是你要去做的事,更是你必须要达成的目标。
先理解下面这张图:
中间的第一层圆圈是以你现在的能力能够掌控的边界范围;
第二层圆圈是你以为自己能掌握的边界范围;
外面的大圈就是真实的世界。
第一层圆圈越大,你能掌握的东西越多,那这个世界事实上能够让你感觉失控的情况自然就越少。
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你的第二个圈,也就是你以为你能掌控的范围它必须要足够得大,这样当你在面对世界的各种变化时,你才有底气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事儿老子搞得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圈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循环路径:
一个人可掌控的范围越小(第一个圈小),他遇到超脱他掌控的情况的概率就越大。一旦遇到失控的情况,会对他的信心产生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他所以为的自己能掌握的范围开始变小(失去对掌握感的信心表现在第二个圈变小)。
而这种对自身掌控感的悲观预期又会不可避免地让他觉得自己生活中的更多事情都处于失控的状态(由于第二个圈变小,所以第三个圈和第二个圈的空隙变大)。
感觉失控再次打击自信,更进一步让你以为自己能掌握的范围变小…
如此恶性循环,直到你以为你能掌握的范围和你实际能掌握的范围完全重合。
那个未曾往外拓展过一点的第一个圈就是你最安全的生存边界。超过这个范围的一切都是失控,都是你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对你的恶意。
待在这个圈子里你很难有进步,因为跨过雷池半步都是失控和恐惧。
时间长了,你甚至连任何意义的行动和挣扎都索性放弃了,深夜emo和内耗顺理成章地变得惶惶无绝期。
这是个负向的死亡循环,但这却是大多数谨小慎微却内耗不已的人最真实的写照。
说真的,很惨。
而我希望你能看到的是另一个循环:
一个人可掌控的范围越大(第一个圈大),他遇到可被他掌控事件的概率就越大。一旦遇到尽在掌控的情况,这会对他的信心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进而导致他所以为的自己能掌握的范围开始变大(增加对掌握感的信心表现为第二个圈变大)。
这种对自身掌控感的乐观预期将会觉得自己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情都被纳入了可控的范围(由于第二个圈变大,所以第三个圈和第二个圈的空隙变小)。
感觉一切尽在掌控继续加持自信,更进一步让你以为自己能掌握的范围变大…
只有在这种良心循环之下,人才会对世界产生更多更强的好奇心、探索欲和行动力,你愿意尝试、愿意拼命硬刚,这些付出最终都会凝练为你能力的增长并对应你实际能掌控范围的扩大(第一个圈变大)。
第一个圈变大,你对自己的预期将变得更为乐观,于是第二圈接着变大…如此往复,在正向循环中,随着第一和第二个圈的边界不断扩大,你拿回的就是你对人生的主动权。
随着第二个圈边界和真实世界的交集越来越大,你对自我,和对世界的掌控感都无疑会变得越来越大。
毫无疑问,这种掌控感正向循环般的积累和扩充,才是解决因为失控导致的内耗的真正解药。
理清了正向循环的逻辑,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 只要你能走上正向的掌控边界增长循环,最开始哪怕一点点掌控感都能得到放大和加强,直到你的掌控能力和你对自己掌控能力的预期强大到足以和这个多少有些操蛋的世界叫板 —— 当大部分屁事都被你纳入第二个圈里,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什么机会再让你因为感到失控而内耗了。
具体怎么做?
小处着手没问题,因为他会在正向循环中被放大。
关键是不能失败,初始掌控感培养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你走上的究竟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循环。
别想着去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先对自己的身体拥有足够的掌控力,做自己身体的王,以此小幅度拓展第一个圈,再通过对“第一个圈变大”这个事实的认定拓展第二个圈…循环多次后,从掌控自己拓展到掌控尽可能大的世界。
“从掌控自己开始,学会做自己身体的主宰,不断拓展控制边界直到感觉世界有序且可爱。”就是这次实验的主旨。
而掌控自己的第一件事,我们选择了 —— 早起。
我不想再重申早起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这些老生常谈的废话,都是年轻人,说了也绝不会有人听进去。
我真正想说的是,早起这件事严格对应“在极其不舒适的情况下,强迫自己做你不想做但觉得应该做的事。”
这是什么?
不是养生建议,而是掌控感。
是你用大脑、用意志、用决心去控制不听话的身体做出你认为真正正确的行动。
是你让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听你的话,是你的意识比一切有形的物理条件都更大,是你最大,是你去做你身体说一不二的王。
我过去也曾以为,无论早睡还是晚睡,其实一天的清醒时间差异并不大,那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能坚持做到早起也没什么了不起。
但后来我在读《巨人的工具》时,看到作者费里斯和一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指挥官杰克·威林克(Jocko Willink)的访谈录,里面写到:
威林克在海豹突击队服役超过20年,退役之后还保持着海豹的作息,他的习惯是每天早上4:45起床做事。
费里斯问威林克为什么非得早起,威林克回答说早起能让他有一种心理上战胜敌人的感觉。
威林克觉得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敌人,一手拿着冲锋枪一手拿着手榴弹,等着跟他交锋,所以每天早上一睡醒,他就问自己我现在要做什么,才能为将来那个与敌人交战的时刻做好准备?
然后他就起来了,开始一天的锻炼和阅读。
看到这里,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评价道:
过去我从没觉得早睡早起的人有什么了不起。现在想来早起的人的确更自律。
该睡觉的时候不睡是容易的,睡得很香到点就起床却是困难的。
如果你真的能4:45起床,心想别人还在睡觉而你已经完成了不少工作,心里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胜利感。
早睡早起不一定是为了养生,也不一定是为了能省出更多的睡眠时间,也可以是为了荣誉感和高看自己一眼。
我觉得,所有因为觉得生活失控而内耗的人,需要的,就是这种荣誉感。
是我能控制我自己按我的想法行事,而不是屈从于安逸和欲望的信心。
是我能彻底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一定能控制自己去做所有我真正认为对的事情。
是从早起开始,我将有意识地度过今天并让时间为我加成真正的价值。
所以为什么选择早起来做这个实验呢?
因为我们想明白了:不管你是高三还是大学,早起从来都不是为了多工作一个小时,而是为了用最好的状态开始清醒的17个小时。
是为了通过别人还在睡觉而你顶着还没亮透的天色就完成了有意义的工作这个事实,让你在走出家门遇到湍急的人流时不自觉地认为“今天,我为我的生活做的准备比你们所有人都更加充分,所以今天老子一定会变得更好。”
让你觉得你能掌控自己,让你觉得你开始能够掌控生活,这才是你选择坚持早起的理由。
我之所以会讲这样的话,是因为三年前的我曾经做到过连续246天每天四点半起床,我曾经切身体会过与所有其他人相比“占得先机”的快感。
只不过,创业三年来,因为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我早已把过去养成的早起习惯抛到了一边。常常熬夜到3、4点,第二天再睡到临近中午。
或许我的身体还没有因为熬夜出现任何异样,但一路的生活伙伴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哎,老王,跟几年前你四点半起床的时候相比,我咋感觉你现在眼睛没有光了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我现在觉得,那道光所代表的不是我勤奋与否或者努力与否,因为我知道我一直都挺勤奋和努力的。
它代表的应该是我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力,是我因为自己能比普通人早起整整3个小时而永远高看自己一眼的魄力。
现在这个习惯没有了,我的优越感也就没有了,那道光自然也没有了。
而这次,我和树林想做的,就是要从自己开始,把属于我们自己眼里的光,给找回来。
之所以说它是个实验,是因为我们想试试从最小的自我控制开始,我们能否把世界的更大一部分纳入到自己的第二个圈里。以及,我们能否带着更多信任我们的人一起去做自己的王。
核心的想法说明白了,感兴趣并觉得有意义,你就来。
话不多说,不管你是高中还是大学,现在我们以树成林的名义正式发起“早起践行营”,作为这个基于改变自己的实验落地的依托。
不为赚钱,因为全勤全返,只要你能按要求做到早起全勤,直接退还报名费或者直接进入下一期早起践行营。
树林和我要全程参与,同样该报名报名,该付费付费,做到全勤该全返全返,做不到该废物就废物。
反正无论怎样,树林和我说好了,这个事儿我们要一直做下去,直到树林跟我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为止。
说一下管理细则:
「践行营管理细则」
早起时间
每天4:30-6:00任意时间皆可完成打卡,未打卡或超时未完成打卡均算打卡失败。
注意:
1.写文章的我决定重新回到每天4:30起床的节奏,但考虑到不同伙伴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同,只需在上午6:00前完成打卡即算早起成功。如果因为生活和学习的安排导致打卡困难或者没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请不要加入。
2.如前文提到,早起不是为了多工作一个小时,而是为了用最好的状态开始清醒的17个小时。请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以选定合适的起床时间,没必要刻意追求过于极限早起时间(比如4:30),请永远以高效学习为出发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点才是关键。
打卡方式
早起打卡:早起后在鹅打卡内根据任务提示输出不少于20字的内容;
早睡打卡:睡前在群内打卡,凭个人意愿参与,不列入全勤全返审核。详情入群后公布。
审核制度
每期为期28天,营末会根据每位成员的打卡情况进行审核,每人每期有2次补打卡机会(仅可在规定时间内补打卡),如果未完成打卡可继续打卡但失去全返资格。
社群活动
01
早睡挑战打卡
早睡才能早起,为了更好地督促大家早起,养成健康的作息,社群内部会开启早睡挑战打卡活动,凭个人意愿参与,不列入全勤全返审核。具体打卡操作详情入群后公布。
02
“夙行者们”
早起互叫匹配活动,每周会发起一次群内接龙,帮助大家匹配早起小伙伴,互相打电话帮助起床困难户。
03
早安XX人
见证全国各地早起人利用早起的时间做的事儿,为自己早起增添一份动力。
此外,还会不定期分享“提神醒脑喷雾”和“晚安小贴士”,助力大家早睡早起,实现清醒高效。
关于报名
树成林早起践行营
第1期报名须知
01
报名资格
对掌握自己的生活有足够的意向,并愿意从早起和我们一起入手;
有追求自律的动力,有坚持的魄力;
认可早起行动的初心与价值观;
02
报名费用
49元 / 28天 / 全勤全返
说明:
人只会对自己付出过代价的事情更加认真,毕竟互联网时代免费的东西从来不被人珍惜,只有对那些自己切实付出过代价的事物,人们才会拿出一丝不苟的态度。
49元的报名费是为了保证大家能够在付出过代价的前提下更好地把早起坚持下去特意设置的门槛。同时这个门槛刚好能让你痛,痛了你才有可能为了“全勤全返”而对自己下狠手改变。
下面是树林和老王的报名付款截图,放在这表示一下跟大家共进退的决心。
最后,只要能完成早起全勤(包括2次补卡机会)会返还报名费或选择直接进入下一期早起践行营。
03
时间安排
报名 —— 2023.3.4 - 2023.3.7 晚12点 (到时截止)
邀请入群 —— 2023.3.8 - 2023.3.9 晚12点
早起试打卡 —— 2023.3.10
正式早起打卡 —— 2023.3.11 - 4.7
04
报名流程
i.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 (2023.3.4-2023.3.7晚12点)
ii.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早起督导微信,通过后发送订单截图(一定要发!否则无法进入群聊)
iii. 给早起督导发送订单截图后,在3月9晚12点前正式拉入早起微信群。
v.我们会在3月10号试打卡,并与3月11日正式开始打卡,4月7号结束,本期打卡有效时间为28天,早起打卡满28天(含补打卡)即可获得全勤全返。
vi.开始为期二十八天的自律之旅
说得差不多了,就这样吧。
这个实验严格来说不需要太多的宣传,因为它本身对我们自己就很重要。
记得上面那句话:
这次,我和树林要从自己开始,把属于我们自己眼里的光,给找回来。
我希望,你也一样。
最后,如果你敢赌,那希望我们能从全国各地哪怕挣扎着也要起来,然后在营里互道一声:早上好。
END.
撰文 | 生活黑客王振宇
排版 | Jodieny
图片来源 : 网络